最新的排球簡介及規則

  排球運動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殼,橡膠做膽,大小和足球相似。下面是為大家收集的,望大家喜歡。

  一、排球簡介

  排球,排球***volleyball***球類運動專案之一,球場長方形,中間隔有高網,比賽雙方***每方六人***各佔球場的一方,球員用手把球從網上空打來打去。排球運動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殼,橡膠做膽,大小和足球相似。

  這項運動源於美國。1895年,美國馬薩諸塞州***舊稱麻省***霍利約克市,一位叫威廉·摩根的體育工作人員發明的。[1] 初期,排球被稱為Mintonette***小網子之意***。1896年,霍爾斯泰德教授根據比賽特點,提議改為Volleyball***空中擊球***,即現代國際通用名稱Volleyball***排球***。當時的正式用球圓周為25~27英寸***約63.5~68.8釐米***,重量為9~12盎司***約255~346克***。現代國際比賽用球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有很大改變,但球的規格還和以前差不多。

  二、比賽規則

  1、球員規定

  位置

  球員通常不需要掌握全部六種技術——發球、一傳***接發球***、二傳***舉球、託球***、扣球、攔網、救球,而是通常根據球隊的戰術,以其中的一種或多種為專長。最常見的位置分配包含三種位置:攻手***分為主攻手和副攻手***、二傳手和自由人***專職防守的球員***。 為了有效阻擋對方的進攻,並在對方有足夠反應時間之前將球以陡峭的角度高速彈回對方場地, 一般來說由身材較高且彈跳力好的球員擔當攻手。

  二傳手:二傳手的職責在於組織全隊的進攻,他們負責在二傳時將球送至讓攻手最適宜扣球的位置。二傳手必須有能力和扣球隊員組合出多種變化以破壞對方的防守。移動快速、傳球精準是一個二傳手的必備素質。一位好的舉球員可串起全隊的攻勢,並且必須相當瞭解隊上各攻擊手的特性與習慣,在比賽中更要保持清楚的頭腦與思維,另外,在某些時候二傳手也必須扮演攻擊手角色,所以除了練習舉球技巧外,二傳手也必須具備些許長球攻擊能力,所以一位優秀的二傳手的訓練與養成也是相當辛苦的,因此一個好的二傳手是整支隊伍的靈魂。

  自由人:自由人是專職防守的球員,負責接接發球和扣球***救球***。通常自由人具有全隊最快的反應速度和最好的一傳技術。由於自由人不需要在網前進攻或防守***規則不允許***,可以由一傳技術好的矮個子球員勝任。在比賽中被指定為自由人的球員不可以擔任其他位置。自由人的替換次數是不受限制的,但兩次的替換之間必須隔一次死球,而且只能由被替換下場者將其替換下場。替換的時間必須在裁判吹哨示意發球前做更換。特別的,自由人同一局比賽中的兩次上場可以替換不同的球員。每一局開始前,自由人不得先進場,必須等第二裁判核對先發球員後才可替換進場。

  副攻:;副攻手是經常在靠近二傳手的位置打出快攻的球員。副攻手專職攔網,因為他們必須阻擋來自對方副攻手的快攻,並且需要從中間向兩邊快速移動以組織雙人攔網。通常副攻手是隊中最高的球員,且要求有很好的防守技術。

  主攻手:主攻手是在靠近標誌杆的位置進攻的球員。由於大多數傳向主攻位置的球都是高球,因此主攻手往往採用很長的助跑,有時甚至從邊線外開始助跑。在進攻中主攻手通常依靠強力扣殺得分,但有時也要求以斜線助跑和快攻來擾亂對方的防守。主攻手還需要掌握一傳技術,因為在對方發球時他們通常作為自由人以外的第二一傳點。慣用右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4號位***前排左側***進攻,相對的,慣用左手的主攻手最適合在2號位***前排右側***進攻。

  人數規定

  規則規定1個隊最多有12名隊員 ,教練員、助理教練員、醫生各1人。

  隊員服裝必須統一 ,上衣前後有明顯號碼。

  教練員可在暫停和局間間隙時間進行指導。

  比賽中只有場上隊長可向裁判員提出詢問或要求解釋規則。

  如果教練員或隊員有非道德行為表現,裁判員將出示黃牌給予警告,如再犯將出示紅牌 ,判罰該隊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

  如有辱罵裁判員或對方隊員等嚴重犯規者,將取消其該局或全場比賽資格。

  每局比賽前,教練員必須將上場陣容位置表交給記錄員或第二裁判員,不得更改。

  每隊上場6人 ,站成兩排 ,從左至右,前排為4、3、2號位,後排為5、6、1號位。

  在發球時,雙方隊員都必須按規定位置站好,否則將被判失發球權或對方得1分。

  換人規定

  比賽成死球時 ,教練員和隊長可向裁判員請求暫停或換人。

  每次暫停不得超過30秒。

  1局比賽每隊可要求兩次暫停。

  每隊在1局比賽中,換人最多不得超過6人次。

  技術規定

  ①發球:

  獲得發球權的一方須先輪轉 ,1號位隊員在裁判員鳴哨後3秒鐘內將球擊出。

  發球離手後 ,如果球在中途觸及發球隊場上隊員、標誌杆、其他障礙物,發球不過網或球落在對方界外均為發球失誤,失發球權。

  在本隊未失誤前,發球隊員連續發球。

  ②觸球:

  隊員可用身體任何部位觸球,但不得停留,如出現撈、捧、推、擲球的情況則被判為持球。

  每隊最多觸球3次***攔網除外*** ,如果 1 個隊員連續觸球多於 1 次***攔網除外***,被判為連擊。

  同隊2個隊員同時觸球作為2次觸球。

  但雙方隊員在網上同時觸球后均再可擊球3次。

  ③進攻性擊球:

  直接向對方場區的擊球為進攻性擊球。

  前排隊員可在本場區對任何高度的球作進攻性擊球。

  後排隊員在進攻線前的前場區只能作整個球體不高於球網上沿的進攻性擊球,但在進攻線後起跳則可擊任何高度的球。

  ④過網:

  隊員不得過網擊球,但擊球點在本場區,球離手後手隨球過網不判過網犯規。

  對方擊球前 ,攔網隊員手觸及對方場區上空的球,判攔網隊員過網犯規。

  當對方隊員擊球后,許可在對方場區攔網。

  ⑤過中線:

  隊員身體任何部位越過中線觸及對方場區地面即判過中線犯規。

  但一腳或雙腳的一部分踏過中線,而另一部分踏在中線上或在中線上空則不判犯規。

  隊員可伸手在網下擊球,但不得阻礙對方隊員。

  ⑥攔網:

  只准前排隊員進行單人或集體攔網。

  在1次攔網中,球可連續觸及1個或幾個攔網隊員的手 、頭或腰部以上身體任何部位均算1次攔網。

  攔網後本隊可再擊球3次。攔網手觸球后 ,球落界外為觸手出界,判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