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槽症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牙齒的健康與否直接關係我們的幸福指數。而幹槽症便是口腔疾病中很常見的一種,它是在人們拔牙之後出現的一種疾病。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有關於幹槽症的病因,希望能幫到你。

  病因

  1.感染:但迄今為止,單一的病原菌尚未發現。多數學者認為幹槽症是一種混合感染,厭氧菌起重要作用。感染的作用可以使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即引起血凝塊的纖維蛋白溶解。基於感染學說,全身或區域性使用抗菌藥物可預防及治療幹槽症,針對厭氧菌的藥物預防幹槽症也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2.拔牙創傷:複雜拔牙,創傷大、時間長,發生幹槽症機率較高。創傷使骨組織易發生繼發感染,創傷使骨壁的血管栓塞,導致牙槽窩內血凝塊形成障礙,創傷產生的組胺影響傷口癒合,創傷骨組織使組織活化劑釋放,導致纖維蛋白溶解,確切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3.吸菸:吸菸者較不吸菸者患病率高5倍,拔牙後24小時內吸菸的發生幹槽症的比率高達40%。冠周炎患牙較未發生冠周炎的幹槽症發生率高。

  4.解剖因素:此學說認為下頜磨牙去有較厚的密質骨,致使該部位的血液供應不良。下頜智牙拔除後,骨腔大,血凝塊不易附著。下頜牙拔除後,食物及唾液易進入拔牙創而引發感染。它解釋了為什麼下頜智牙拔除後,幹槽症的發生率高於其他部位。依據這一觀點採用縫合縮小拔牙創,以及拔牙窩內填放藥劑佔據空間的預防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治療方法

  1、手術治療

  區域性麻醉下徹底清創,使用3%過氧化氫溶液反覆擦拭,取出腐敗壞死物質,直至牙槽窩清潔,不用反覆搔刮拔牙窩,生理鹽水反覆沖洗,將碘仿紗條填入拔牙創,可以縫合牙齦。經上述處理後絕大多數可以基本止痛,如果無明顯疼痛,10天左右取出碘條。

  2、藥物法

  ①可應用健脾和胃,補氣生血的中藥,如山藥、扁豆、白朮、六曲、麥芽、半夏、薏苡仁、白豆蔻、黃芪、黨蔘、當歸、阿膠、紫河車、何首烏。再隨證選用中藥,如風火實熱型選用敗醬草、白頭翁、山豆根、土茯苓、馬齒莧、白花蛇舌草、金銀花、板藍根、陳蒼朮、白芷、白殭蠶。

  ②中成藥選用歸芪丸、健脾丸、金銀花露。

  3、鍼灸法

  取頰車、地倉、合谷。留針15分鐘。有止痛消炎作用。

  日常護理

  傷口癒合之前儘量進食軟食,避免拔牙側咀嚼,注意口腔的清潔衛生,淡鹽水漱口刷牙。吸菸者更容易出現幹槽症,建議術後戒菸2~3天。牙後應按醫生囑咐行事,嚴禁撥牙後24小時內刷牙、漱口、吐沫、舌頭觸動傷口,保護好拔牙窩內的血凝快,減少發生幹槽症的可能性。

  拔牙後就要好好保護傷口內的血凝塊,當天不能漱口以免沖掉它,更不要用手指或者舌頭觸動傷口。傷口長好之前最好進軟食,不要用拔牙側咀嚼,注意飲食的清潔衛生,用冷開水漱口刷牙。若發生幹槽症,應馬上由口腔科醫生處理。

  術後應儘量縮小拔牙創口,壓迫頰、舌側骨板,使之復位以縮小創口,並拉攏縫合牙齦,縫合時注意不宜過緊過密,以防術後腫脹。嚴重感冒期間或身體、精神狀況不佳的時候不建議拔牙,尤其是難度比較的後牙。

  漱口對幹槽症患者是有益的,但是不能在拔牙後頻繁漱口,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保證創口順利形成凝血塊,杜絕多次漱口。疼痛時,儘量不適用冰塊敷臉,忍耐一下,到口腔醫院就診。一旦發生幹槽症,治療原則是徹底清創以及隔離外界對牙齒槽窩的刺激,促進肉芽組織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