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功效與作用

  穿山甲鱗片屬於中藥材,又名甲片、川甲、川甲片、鱗甲片。穿山甲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鱗片是穿山甲身上的類似於魚鱗的保護甲殼,市場價值很高,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穿山甲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穿山甲的功效和作用

  通經下乳

  穿山甲鱗片能夠起到催奶下乳的作用,用於產婦乳汁分泌不足,後期環境因素引起的不產奶等有很好的下奶作用。一般可以在燉豬蹄時放十克左右。也可治療女性乳房腫脹,小葉增生,以及哺乳期乳管阻塞而腫脹。

  調經

  穿山甲鱗片還具有活血調經的作用,用於治療婦女月經減少,閉經,痛經,經血黑等。

  祛風除溼

  穿山甲鱗片對風寒溼邪痺阻經脈,氣血凝滯不通所致的腰腿骨節疼痛,風溼痺痛,屈伸困難,中風癱瘓,疥癬,風癩等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活血散結,消腫止痛

  癰腫初起紅腫熱痛,跌打損傷,關節腫脹,脅肋疼痛,半身不遂以及各種淋巴結腫大、腫瘤包塊及各種癌症均可以使用穿山甲進行治療。

  止血功能

  把炮製成的穿山甲研磨,用時將出血處沾幹,迅速把穿山甲粉均勻地撒在出血部位上,可以起到迅速止血作用,還可以用於鼻出血等。

  穿山甲的藥理作用

  1.降低血液粘度作用:1.1.對大白鼠凝血時間的影響: 取大白鼠30只,體重300±20g,隨機分成2組,分別腹腔注射穿山甲片水煎液***濃度10%***及等容量生理鹽水,1小時後,再次給藥。然後注射戊巴比妥鈉麻醉,鼠尾取血,測定玻片、毛細管凝血時間及毛細管高度。本實驗結果表明,穿山甲片的水煎液有明顯延長大白鼠凝血時間的作用和降低大白鼠血液粘度的作用。

  1.2.對小白鼠凝血時間的影響: 取小白鼠36只***18±2g***,隨機等分為3組,分別灌胃穿山甲片水煎液及等量生理鹽水,3天后,眼眶後靜脈叢取血,用毛細管法測定凝血時間。實驗結果表明,穿山中片的水煎液有明顯延長小白鼠凝血時間和降低小白鼠血液粘度的作用。

  2.抗炎作用:取小白鼠84只,隨機分組,灌胃穿山甲片水煎液和生理鹽水,1周後,將小鼠左耳正反面塗以巴豆油液***內含巴豆油2%,無水乙醇20%,無水乙醚78%***使其發炎腫脹,4小時後,將小白鼠處死,迅速剪下兩耳,以直徑4mm的不鏽鋼圓沖沖下一圓面,精稱,左右耳之差即為左耳實際腫脹重量,計算腫脹百分率,結果見表4。實驗結果表明穿山甲片的水提液、醇提液均有明顯的抗巴油油引起的小白鼠耳部炎症作用***P<0.01,P<0.05***。

  3.對小白鼠常壓缺氧的耐受能力的影響:穿山甲片中的環二肽Ⅵ和Ⅶ能夠提高小白鼠常壓缺氧的耐受能力。

  穿山甲的形態特徵

  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不同個體體重和身長差異極大。頭呈圓錐狀,眼小,吻尖。舌長,無齒。耳不發達。足具5趾,並有強爪;前足爪長,尤以中間第3爪特長,後足爪較短小。全身鱗甲如瓦狀。自額頂部至背、四肢外側、尾背腹面都有。鱗甲從背脊中央向兩側排列,呈縱列狀。鱗片呈黑褐色。鱗有三種形狀:背鱗成闊的菱形,鱗基有縱紋,邊緣光滑。縱紋條數不一,隨鱗片大小而定。腹側、前肢近腹部內側和後肢鱗片成盾狀,中央有龍骨狀突起,鱗基也有縱紋。尾側鱗成摺合狀。鱗片之間雜有硬毛。兩頰、眼、耳以及頸腹部、四肢外側、尾基都生有長的白色和棕黃色稀疏的硬毛。絨毛極少。成體兩相鄰鱗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狀。雌體有乳頭1對。

  穿山甲是特化物種、視覺基本退化、尤以嗅覺靈敏。 穿山甲的肝臟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統弱,屬於單室胃,胃中披著角質膜,胃腺部的黏膜處密佈許多呈"S"型的皺襞,借吞食時吞進胃中的小砂石將食物磨碎。穿山甲腸管表面平滑,小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