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養胃的水果

  在我們生活中,不科學的飲食往往容易出現胃病,胃病的出現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1、木瓜

  木瓜含木瓜酵素,有助於分解並加速蛋白質吸收,可緩解消化不良和胃炎,木瓜也是健脾胃、治胃痛的好食物。木瓜偏寒,不建議空腹食用。尤其是胃寒、體虛者不宜多吃,否則容易導致腹瀉。食用木瓜多是產於南方的番木瓜,可以生吃,也可作為蔬菜和肉類一起燉煮。

  2、石榴

  中醫認為味道甘甜的石榴具有生津止渴,潤燥的功效,而味道酸澀的石榴可以治療腹痛腹瀉等疾病。另外,石榴中含有鞣酸、維生素C、檸檬酸、蘋果酸等多種有助於消化和降血脂的物質,對於調理腸胃有一定的功效。石榴籽不太容易消化,腸胃不好的人可以連籽嚼嚼,然後吐出來。

  3、桂圓

  李時珍曾說過:“食品以荔枝為美,滋益則龍眼為良”。和荔枝性屬溼熱不同,桂圓能入藥,有壯陽益氣、溫胃補脾等多種功效。中醫裡可用於治療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眩暈等症。

  4、菠蘿

  菠蘿性味甘平,具有健胃消食、補脾止瀉、清胃解渴等功用。每100克菠蘿果實中所含的維生素C高達30毫克,並含有豐富的水分,適當食用對腎炎,高血壓病患者有益。它的果肉中和木瓜一樣含有一種能分解蛋白質的酵素,因此它能柔軟肉質、消解血塊。每次吃菠蘿不可過多,過量食用對腸胃有害。

  5、櫻桃

  專家指出,櫻桃營養豐富,其中鐵的含量尤為突出,超過柑橘、梨和蘋果20倍以上,居水果首位。櫻桃性溫,味甘微酸,具有補中益氣、調中益顏、健脾開胃的功效。需注意的是,櫻桃屬火,不可多食,身體陰虛火旺應忌食或少食。

  6、芒果

  中醫認為芒果味甘酸、性涼無毒,具有清熱生津、解渴利尿、益胃止嘔等功效。芒果特別適合胃陰不足、口渴咽乾、胃氣虛弱、嘔吐暈般等症。芒果中所含的糖類及維生素含量非常高,尤其是維生素A原含量佔了水果之最,還有明目的作用。

  7、蘋果

  蘋果味甘、性涼,可健脾補氣益胃,生津潤燥,適宜脾虛食少、胃陰虧虛、陰虛胃痛等症。煮熟的蘋果可以養胃止腹瀉,熟吃除部分維生素丟失外,蘋果大部分營養成分均可保留。煮過的果膠會起到吸附的作用,這樣會更容易吸收有毒物質。

  養胃的禁忌

  1、忌狼吞虎嚥

  食物進入胃內,經儲納、研磨、消化,將食物變成乳糜狀,才能排入腸內。如果咀嚼不細、狼吞虎嚥,食物粗糙,就會增加胃的負擔,延長停留時間,可致胃粘膜損傷;另外細嚼慢嚥,能增加唾液分泌,而使胃酸和膽汁分泌減少,有利於胃的保護。

  2、忌咖啡濃茶

  咖啡、濃茶均為中樞興奮劑,都能通過反射引起胃粘膜缺血,使胃粘膜的保護功能遭到破壞,從而導致潰瘍發生。

  3、忌濫用藥物

  容易損傷胃粘膜的藥物主要有三類:一是乙醯水楊酸類,如阿斯匹林;二是保泰鬆、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物;三是皮質類固醇等激素類藥物。故應儘量避免服用這些藥物,如必須使用時,則要控制劑量和療程。

  4、忌精神緊張

  一個人在緊張、煩惱、憤怒時,其不良情緒可通過大腦皮質擴散到邊緣系統,影響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直接導致胃腸分泌出過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縮、幽門痙攣、排空障礙,胃粘膜保護層受損,最終形成潰瘍。

  5、忌過度疲勞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如果過度疲勞,都會引起胃腸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調,胃酸過多而粘液減少,使粘膜受到損害。

  6、忌酗酒無度

  酒精本身可以直接損害胃粘膜。除此之外,還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過來加重胃的損傷。

  7、忌嗜煙成癖

  吸菸將使胃粘膜血管收縮,減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這是一種粘膜保護因子。與此同時,吸菸還會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對粘膜的破壞。

  8、忌飢飽不均

  飢餓時,胃內的胃酸、蛋白酶無食物中和,濃度較高,易造成粘膜的自我消化;而暴飲暴食又易損害胃的自我保護機制。胃壁過多擴張,食物停留時間過長等都會促成胃損傷。

  9、忌飲食不潔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病和十二指腸潰瘍的重要病因之一。在潰瘍病人中,該菌的檢出率高達70%以上,而潰瘍病治癒後,該菌亦消失。潰瘍病人可通過餐具、牙具以及接吻等密切接觸傳染,不潔的食物,也是感染的原因之一。

  10、忌晚餐過飽

  很多人喜歡把一天的食物營養集中在晚餐上,或者在睡前吃點東西。這樣做,不僅會造成睡眠不實,容易導致肥胖,還可因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分泌過多而誘發潰瘍形成。

  健康養胃食譜

  猴頭菇雞湯滋補養胃靚湯

  猴頭菇含有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多糖體,能助消化,猴頭菇雞湯是一款滋補下養胃的靚湯,非常適合胃病患者食用。面介紹兩種猴頭菇雞湯的不同做法。

  做法一:猴頭菇3顆,雞半隻,枸杞幾十粒,火腿幾片,姜、鹽、料酒適量。猴頭菇用溫水泡發洗淨。雞放入開水鍋裡焯水並加薑片、料酒去腥。將焯過水的雞撈出切塊,火腿切片,同猴頭菇和薑片一起放進電燉紫砂鍋裡,一次加足冷水,燉4個小時,燉好前半個小時加枸杞,出鍋前加鹽調味即可。

  做法二:雞肉250克,黃豆150克,猴頭菇200克,茯苓30克,紅棗適量,油鹽適量。將雞肉洗淨後切塊備用,黃豆先用清水浸泡,洗淨後備用,猴頭菇用溫開水浸泡軟之後切成薄片備用,茯苓、紅棗去核***分別洗淨。將上述材料一起放進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3個小時,以黃豆軟爛為度。

  提示:幹猴頭菇要經過洗滌、漲發、漂洗和烹製4個階段,當猴頭菇軟爛如豆腐時,其營養成分才能完全析出。另外,幹猴頭菇發不好會有苦味,應多泡,多擠水換水,將苦味去盡。

  酒釀蒸鴨滋陰暖胃

  《紅樓夢》中有許多養生大菜,其中包括滋陰暖胃的酒釀蒸鴨。酒釀開胃暖胃,鴨子滋陰補腎,鴨肉經過酒釀的浸泡和蒸制,不僅去了腥味,而且香甜可口,有助於消化吸收。

  材料:鴨子半隻,米酒150克,枸杞20顆,生薑5片,蔥一段,鹽適量。

  做法:鴨子剁大塊,用清水浸泡半小時左右,其間反覆換水,直到血水退去,肉色發白。將鴨塊放入容器中,加入適量的鹽,倒入米酒,用手抓勻,使鴨肉充分浸泡蔥切在其中,靜置20分鐘左右。薑切片,段,鍋中加水,將鴨塊連同米酒一起放入蒸鍋,放入蔥段、薑片,撒上枸杞,大火燒開,轉小火蒸45分鐘左右。

  提示:蒸鴨的時間根據自家火力而定,其間可以嘗一下肉質,不要蒸太久,否則肉質老了影響口感。

  實這4種藥材為主,與豬肚一起燉制而成,在臺灣和閩南坊間非常流行。此湯是款性質平和的藥膳,具有養胃功效,尤其適合食慾不振、容易腹瀉、脾胃虛弱、免疫力差以及消化吸收不良的人。但經常便祕者不宜過多食用。

  做法:將處理乾淨的豬肚切成小片,直接放入燉盅,再放入淮山、蓮子、茯苓、芡實各適量,入水浸沒肚片即可。然後將燉盅放入大鍋中隔水蒸兩三個小時即成。這樣燉出來的湯很清淡,有著四神的香味,並且完全沒有油膩感。

  提示:四神湯藥材含有大量澱粉,單一燉煮口感比較澀,適量新增蛋白質可以增加潤滑感,葷食者除了可用豬肚搭

  豬小腸、豬排配四神外,還可選用豬骨、

  骨等;而素食者可選用豆製品一起煮粥或煲湯,也有幫助消化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