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的中藥屬性

  陳皮,又稱為橘皮、廣陳皮,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下面小編要介紹的是。

  

  入藥部位

  本品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皮。藥材分為“陳皮”和“廣陳皮”。採摘成熟果實,剝取果皮,晒乾或低溫乾燥。

  性味歸經

  【性味】 辛苦,溫。

  ①《本經》:"味辛,溫。"

  ②《別錄》:"無毒。"

  ③崔禹錫《食經》:"味辛苦。"

  【歸經】 入脾、肺經。

  ①《品彙精要》:"行手太陰、足太陰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脾、胃四經。"

  ③《本草求真》:"入脾、大腸。"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禁/宜人群

  氣虛及陰虛燥咳患者不宜。吐血癥慎服。

  ①《本草經疏》:中氣虛,氣不歸元者,忌與耗氣藥同用;胃虛有火嘔吐,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陰虛咳嗽生痰,不宜與半夏、南星等同用;瘧非寒甚者,亦勿使。

  ②《本草匯言》:亡液之證,自汗之證,元虛之人,吐血之證不可用。

  ③《本草從新》:無滯勿用。

  ④《得配本草》:痘疹灌漿時禁用。

  需要提醒的是,陳皮茶性味偏溫,如果伴有口苦等“上火”症狀,以及陰虛火旺者不宜飲用。同時,泡藥茶時,千萬不可把鮮橘皮當陳皮。這是因為,鮮橘皮不僅不具備陳皮的藥用功效,而且表面可能還殘留農藥和保鮮劑。

  炮製方法

  除去雜質,噴淋水,潤透,切絲,陰乾。

  陳皮的選方

  ① 治脾胃不調,冷氣暴折,客乘於中,寒則氣收聚,聚則壅遏不通,是以脹滿,其脈弦遲:黃橘皮四兩,白朮二兩。上為細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湯下三十丸,食前。***《雞蜂普濟方》寬中丸***

  ② 治胸痺,胸中氣塞短氣: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薑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橘皮枳實生薑湯***

  ③ 治乾嘔噦,手足厥者:橘皮四兩,生薑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橘皮湯***

  ④ 治噦逆: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十枚,生薑半斤,甘草五兩,人蔘一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橘皮竹茹湯。②方以下出《金匱要略》***

  ⑤ 治反胃吐食:真橘皮,以壁土炒香為末,每服二錢,生薑三片,棗肉一枚,水二鍾,煎一鍾,溫服。***《仁齋直指方》***

  ⑥治痰膈氣脹:陳皮三錢。水煎熱服。***《簡便單方》***

  ⑦治大便祕結:陳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軟,焙乾為末,復以溫酒調服二錢。***《普濟方》***

  ⑧治卒食噎:橘皮一兩***湯浸去瓤***。焙為末,以水一大盞,煎取半盞,熱服。***《食醫心鏡》***

  ⑨治疳瘦:陳橘皮一兩,黃連一兩五錢***去須,米泔浸一日***。上為細末,研入麝香五分,用豬膽七個,分藥入在膽內,漿水煮,候臨熟,以針微扎破,以熟為度,取出以粟米粥和丸綠豆大,每服十丸至二、三十丸,米飲下,量兒大小與之,無時。久服消食和氣,長肌肉。***《小兒藥證直訣》橘連丸***

  ⑩治產後吹奶:陳皮一兩,甘草一錢。水煎服,即散。***《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