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保健誤區

  很多女性在平時非常重視身體的保健工作,這樣身體才會健康,但是有些時候在保健時存在一些誤區,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資料,僅供參考。

  

  1.低估心臟疾病的威脅

  調查表明40%的女性認為乳腺癌是她們首要的致死因素。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對女性危害最大的應數心血管疾病,每年有50多萬的女性會因此病而喪生,這一數字超過了因各種型別的癌症而致死的人數總和。

  同時醫生們對女性的心臟病也缺乏正確的診斷。這其中部分原因是由於女性冠狀心臟病的主要現象有別於“典型”的男性症狀。男性通常表現為心絞痛和左臂下方疼痛,而女性卻是氣短和身體處於靜止狀態時的間歇疼痛。因此即使醫生與女性患者本人都很難鑑別心臟病的症狀。

  這裡提供一種方法可以供女性作為參照,那就是了解全面的膽固醇指標。因高密度脂蛋白***HDL***的指數高而膽固醇總數高的女性一般不會有患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反之一些女性的膽固醇指標只是略微偏高,而低密度的脂蛋白***HDL***的指數卻很高,那麼這些女性就一定要多加註意自己的心臟了。

  2.推遲對宮頸癌的檢查

  許多女性都知道應該定期進行對宮頸癌的檢查,然而據專家介紹有1/4的女性至少3年都沒有做過這項檢查了。

  婦產科建議那些有過性行為或年齡超過18歲的女性,每年進行骨盆的檢查與帕氏塗片檢驗。另有一引起專家認為患病率低的婦女可以每隔3年進行一次檢查,然而對於那些患病率高的女性***比如有多個性夥伴***,如果每年不進行檢查是相當危險的。

  3.不重視乳房檢查

  據美國國家健康中心的統計,在過去的兩年中僅有61%的40歲以上的女性接受過乳房透視檢查,其中65歲以上接受檢查的女性更是屈指可數,而這些上了年紀的女性恰恰正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另外還有很多40歲以上的婦女連乳房自我檢查都不做。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有些女性害怕會發現什麼不良情況,因此寧可不做檢查,其這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在90%以上,而乳透是及早發現乳腺癌的最佳方法之一,專家建議從40歲起每年進行乳透檢查。

  4.不瞭解家族病史

  瞭解家族病史——特別是直系親屬在50歲之前所患疾病——有時可以幫助女性確定自己該進行那些檢查,以及在何時開始進行定期檢查。

  例如普通女性一般有10%的機率會患上卵巢癌,而如果一位女性的母親或姐妹患過此病,那麼她的患病機率一下便會躍升到50%——9%。因此這類女性會被建議每年接受超聲波檢查及血液化驗,並且還要定期進行骨盆檢查。

  同樣地如果你家裡有乳腺癌的病史,專家通常建議要比自己的直系親屬患乳腺癌的年齡提前5至10年便開始每年進行乳透檢查,但一般不需要提前到30歲以前。

  5.忽視補鈣

  兩個50歲以上的婦女中便會有一個因骨質疏鬆而骨折,這其中包括造成駝背的脊柱骨折與可能導致死亡的骨盆骨折。

  女性的骨質大約在30歲時達到最高點,隨後每年都會略有下降,而在絕經後下降後速度還會加快,因此女性要儘量提高自己的骨密度,以減少骨質的缺損。科學部門建議19歲到50歲的女性***包括妊娠期與哺乳期的女性***每天補充1000毫克的鈣,51歲以上每天補充1200毫克。

  6.缺乏運動

  女性經常會推說沒有時間,其實有規律的運動正是節省時間的一種方法,因為運動會給你增添更多的精力,幫你減輕壓力,降低患病的機率、促進身體的全面健康,而且還可保持體形。健康專家建議每天最好進行30分鐘的身體鍛鍊,做家務、養護花卉與散步也可算作運動。此外肌肉的強度鍛鍊也很重要。

  以下各種檢查同樣不可忽視:

  全面身體檢查:建議50歲之前每1到5年進行1次全面體檢;

  50歲到55歲之前每一年到兩年進行1次;

  55歲以上每年1次。

  膽固醇檢測:20到60歲每5年檢測1次,60歲以上遵醫囑。

  血壓測量:從18歲起每年測量1次。

  面板癌檢查:每隔3到6個月便要進行自我檢查,一旦發現身上的痣有任何變化,立刻去看醫生。

  結腸癌檢查:一般從50歲起每年進行糞便潛隱血化驗,此外每年進行1次乙狀結腸鏡檢查和

  指式腸檢查。

  骨密度測試:婦女絕經時檢測1次,此後遵醫囑。

  女性養生保健的誤區

  1.過多的補充維生素

  人體是極需要維生素的,缺乏維生素,會有很多維生素缺乏症的發生。但是,過多的服用維生素,對身體也是有一定的損害的。

  2.棕色穀物營養高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會把棕色的食物與穀類食物當作是一類食物來區分,從而認為這類食物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在購買的時候還是需要看清楚區分清楚,這類食物不管是過多還是過少的攝取對身體都是沒有好處的。

  3.只要喝酒就是對女性健康有害處

  喝酒其實並不是一個壞習慣,關鍵是在於你喝酒的量自己是否懂得拿捏,只要是不貪杯,適量的喝點小酒對於女性養生保健來說是非常有益的事情,一般的酒類中的酒精可以起到抗凝的作用,而紅酒則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對於鞏固身體的健康有一定的好處。

  4.低糖≠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身體的胰島素產生問題從而產生的病症,而不是說時刻在飲食中保持低糖的飲食習慣就可以避免的,食物總的含糖量對於糖尿病起不到什麼影響,食物中的糖分只會讓人體的血糖升高,想要杜絕糖尿病還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方面注意才行。

  5.喝牛奶增高膽固醇

  膽固醇在牛奶中的含量並不高,並且牛奶中所含有的乳清酸具有抑制膽固醇的作用。經常喝牛奶不僅對面板好,還可以降低高血壓。

  6.膽固醇與雞蛋

  眾多周知雞蛋中的膽固醇是最高的,食用的過度是會導致疾病產生,但是如果只要適量食用,那麼其實不會影響膽固醇的問題。

  7.每天喝2L水

  很多訊息都說女性每天喝足八杯水或者2L水,是對身體對肌膚最好的保護,其實這個方法太片面了,人體每天可以通過各種途徑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而並不是單一的喝水,而且2L水這樣的量規定也不正確,人體只需要攝取每天所需要的水分即可,如果要是量過多的話也是會威脅健康,想要推測水分是否正常,可以觀察自己的尿液,如尿液呈現一種淡黃色的話,那麼說明你體內的水分是正常的,沒有必要去補充的。

  女性健康誤區

  1.整天工作,沒有休息

  長時間從事一種工作會讓人感到無聊,而無聊恰恰讓身體感到疲憊。每天都應該儘可能地為自己找點兒樂,例如:看看笑話,翻翻休閒雜誌,給好朋友打個電話。

  讓自己偶然做做白日夢等一些能讓自己輕鬆的事情。

  2.健身房裡的馬大哈

  最好準備專門的健身軟底鞋或厚棉襪,因為潮溼的健身房地毯很容易隱藏和滋生細菌,如足癬和足底疣。類似的還有公共更衣室和泳池的拖鞋,雖然都已消毒,但還是穿自己的最保險。

  3.經年不變的避孕方式

  避孕方法應隨著身體狀況的改變而改變。即使你比較習慣目前的避孕方法,也要在體檢時向醫生詢問是否仍適合你現在的狀況。5年前常用的避孕藥未必仍適合你現在的身體。

  4.超負荷的衛生棉條

  忙碌的你在量少的日子裡也許會忘記體內衛生棉條的存在。長時間不更換棉條容易導致陰道炎症以及其他婦科疾病。衛生棉條的最長負荷時間是8小時,所以睡前務必要更換新棉條。

  5.牙線會讓牙縫變寬嗎?

  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實際上,由於牙線質地很軟,所以比起牙籤來更不會傷害牙齒。一般的,一天使用一次牙線就夠了,但如果你的牙齒稀疏,就必須隨身帶著牙線。每次進食完用牙線清潔時,儘量使牙線到達牙縫深處,進入齦溝底,以清潔齦溝區,但注意不要用力過大,以免損傷牙周組織。

  6.鍛鍊模式一成不變

  如果多年不改變鍛鍊模式,很容易造成經常鍛鍊的那部分肌肉勞損,而沒有運動到的肌肉一直被忽視。

  長此以往,很可能使身體不成比例的發展。而且,從心理上看,時常變換鍛鍊方式不僅使鍛鍊更加有效,而且更有新鮮感,也更容易堅持。

  7.高跟鞋的美麗錯誤

  高跟鞋問世以來一直備受女性的青睞。但鞋跟在7cm以上的高跟鞋使人體重心自然前移,給膝關節造成了壓力。研究發現:膝部壓力過大是導致關節炎的直接原因之一。另外,如果身體重量過多集中在前腳掌上,趾骨也會因為負擔過重而變粗。科學證明,過高的高跟鞋還是跟腱和脊椎骨變形的罪魁。據統計,喜歡穿高跟鞋的英國婦女中有62%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疾病。

  8.呼吸太淺

  人們平時的呼吸總是太淺。這樣血管裡含的氧氣水平就低於二氧化碳水平,人因此就會感到疲憊。如果血液中氧氣不足,就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這對人的身體是很不利的,所以應該每天多做幾次深呼吸

  9.長期用冷水刷牙

  資料表明:人的牙齒最適應35~36.5攝氏度的溫度,

  如果經常用冷水刺激牙齒將導致牙齦出血、牙髓痙攣或其他牙病的發生。牙齒的壽命平均比人的壽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涼水刷牙”的習慣上。

  10.忽視常規婦科檢查

  最新醫學報道發現:近5年,及早發現的宮頸癌死亡率降低了70%。婦科癌症初期症狀很容易被忽視,所以定期婦科分泌物檢查很重要。醫生建議所有18歲以上的女性,特別是已有性經驗的女性,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婦科常規檢查,其中包括分泌物化驗和盆腔檢查。

  11.忘記更換牙刷

  服役過長的牙刷刷毛變形,不但不能有效地清潔牙齒,還經常戳傷了牙齦。牙刷的最長使用期限是半年,口腔醫生建議:3個月更換一次牙刷。

  12.疏忽健康保險

  20~35歲的女性一般健康狀況較好,容易忽視健康保險。而此間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就難以應付。所以未雨綢繆就顯得尤其重要了。建議選擇保費較低的純保障型壽險附加住院醫療、預防癌險等險種,保金額度佔年收入的7~10倍、總保費支出佔收入的1/10左右比較合適。

  13.對“高蛋白減肥法”的誤解

  一種比較流行的減肥觀念認為: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混合後會在體內滯留較長時間。如果只攝取一種,就會減少在體內滯留和被吸收的時間,從而達到減肥的效果。孰不知碳水化合物是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缺乏會導致疲勞和脫水,提供豐富維生素和纖維的蔬菜和水果也不可或缺。無論用什麼方法減肥,都必須保證每天攝入的穀物、蔬菜和水果佔到總攝入量的55%以上。

  14.只在用餐前洗手

  很多專家認為,最有效的減少疾病的方法就是勤洗手。僅在餐前洗手顯然是不夠的,去過衛生間,打噴嚏、咳嗽和擦完鼻涕以及撫摩完小動物後都應及時洗手。

  15.體重增加

  如果你忽然間重了5斤,那麼你一定比從前更容易感到累。

  你做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帶著這些多餘的贅肉進行。多餘的體重也給心臟增加了負擔和壓力。除了定期鍛鍊外,還要注意健康飲食,少吃垃圾食品。因為你每減掉一斤贅肉,就為自己的身體減輕了一斤多餘的負擔。

  16.身體總處於缺水狀態

  身體輕微缺水會導致疲勞,因為缺水時血流量減低,而這時心臟不得不增加跳動的次數和力度以確保有充足的供血量。所以,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才喝水,因為當你感到口渴時,你的身體已經失去了2%~3%的水分。平時吃飯的時候也應該多喝湯,或吃些高水分的水果和蔬菜,以便每天確保8~9杯水的攝入量。

  17.“從一而終”的床墊

  我們經常更換床單和枕巾,卻容易忽視床墊的清潔。每個季度要清理一次床墊,每年至少要有一次把床墊晾晒2小時。床墊髒了,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滌,不要用汽油或清潔劑。而且每使用半年後要將床墊的前後位置調換一下。

  18.香水造成的美麗傷害

  香水中的檀香油、麝香和檸檬香及酒精等化學成分,在陽光照射下可能分解出有害物質,使面板灼痛、出疹甚至發炎。所以在噴香水時儘量避免直接噴在面板上太多,噴在衣服上也同樣可以香氣襲人。

  19.烏煙瘴氣的晨練

  如果你每天在交通擁堵的馬路上晨跑,

  還不如在室內多睡一會兒。研究證明,長期吸入汽車廢氣,會使肺活量降低20%,還可能導致哮喘、肺氣腫。現在你可以每晚收看空氣質量預報,如果汙染程度是中度以上,即使在遠離馬路的公園也不適於晨練。

  20.不穩定的體重

 

  每天測體重是個好習慣,可是為什麼體重總無緣無故地發生變化?原來體內水分的變化使體重在一天中有1~3公斤的增減幅度。也許你增加的兩斤是因為剛剛喝完的那壺茶。所以每天固定在早晨剛起床後尚未進食時測出的體重是比較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