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橋樑實習總結報告

  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技術很強的課程,只有通過實踐實習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參考。

  篇一

  一、實習工地概況及工程進度

  1、工程設計資料

  xx立交橋修建於xx市南環路***柳邕路:城市快速路***及g209國道***柳石路***交會處。採用完全苜蓿葉式立體交叉。立交橋主跨線橋為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橋,跨線橋全長180m***共兩跨四聯***,立交橋匝道共有8條機動車道及4非機動車道,另沿柳石路兩側有兩非機動車道的地下通道***此通道經當地交通部門研究有臨時修改,實習結束地僅有聽聞,未見修改圖紙***。

  2、工程實地情況

  xx立交橋位於城郊結合部,又是兩城市主幹道交會,再加上週邊的陽合大橋、長途客運站、公交車站、機場及舊機場開發區等,施工場地交通量極大。建橋處為峽長山谷,交通組織難度很大,僅實習其間周邊就發和車禍十餘起。場地內高壓線、通訊電纜、給排水管道繁多,並有房屋拆遷滯後等問題。

  3、工程進度

  由於工程經過轉包等,各類內業資類缺失很多,加上上述交通、拆遷等特殊情況,工程進度十分緩慢。炎炎七月,民工數量不足,又由於匝道換填用素土取料因難也使得工程進度遠遠跟不上所謂的專案部制定的施工計劃。

  二、實習期間主要負責:測量內外業

  實習期間,熟練掌握了水準測量及全站儀測量,能準確完成水準測量任務,能較好完成全站儀的放樣及測設任務,對施工測量過程也有較全面的認識。

  實習其間的主要測量專案:

  1、路基鋪築的高程、橫縱坡的控制

  立交橋匝道標準設計路段***新建***為70cm換填素土,80cm級配碎石土,路面結構層分別為25cm級配碎石、30cm水穩碎石及7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ac-25***、6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ac-20sbs改性***、4cm細粒式瀝青混凝土***ac-13***。測量主要為路基施工放出道路邊樁及坡腳樁並測量出樁的高程,為施工提供高程資料支援並控制道路的橫縱坡。

  2、關於橋樑的放樣及橋支架、模板的高程測量

  主體跨線橋,實習時橋墩己養護完畢,測量組對其標高進行了附合,放出支座位置並通氣孔位置。主要施測的是樑橋支架,通過座標地面高程及橋底設計標高反算出支架高度,並與支架搭設後測得的資料進行驗證,精確控制箱梁底、翼板模線形。

  3、頂管作業,通訊、排水等檢查井放樣

  頂管——應當是實習中遇到的書本上沒有,也從沒有聽說過的課題,不過為頂管作業進行測量卻也只是簡單的放樣,這算是實習過程中的一個見識吧。另外通訊、給排水檢查井的放樣,匝道護欄燈架等的放樣也是實習中的主要工作。

  4、內業

  主要是進行測量的內業工作,將以上三種測量所得的水準高程,座標等等資料進行整理並歸檔。並通過部分測得資料與設計計算所得資料進行比較,從而指導施工員進行路基、支架、鋼筋、模板、支座等等的施工。

  三、測量具體內容及相關的資料

  1、跨線橋

  xx立交橋跨線橋位於r=XX圓曲線上,區域性有加寬,跨徑佈置採用墩臺平行佈置,各分孔線與道路設計中心線法線斜交角度均不相同。因此關於跨線橋測量的計算與放樣進行得十分仔細。

  a、 地基處理

  防止支架沉陷,地基處理是關鍵。地基處理的設計資料為清除地表草皮或虛土32~45cm,在2cm平整度的控制指標下做以20cm厚的6%水泥碎石墊層,並設定2%橫坡再在上面做10cm厚c20混凝土。在地基處理上有部分己做完地面但沒有測量資料,內業時這部分資料完全採用“巨集”通過excel完成的,挖機清表也完全是憑司機的個人經驗及現場施工員的隨意指導。“***”也算是實習中所見所得吧——算是瞭解現場施工的一部分吧。

  b、支架搭設

  跨線橋支架採用鋼管腳手架構件搭設。箱梁標準堆面採用φ48ⅹ鋼管腳手架,縱橫間距*,橫杆間距為。測量組主要放樣出距道路中心線分別為、、、、及整5m樁位置,並測得地面高程,由地面高程推算至設計高程,通過調整支架高度達到控制橋底、翼板線形的作用。地面高程只是一個推算,將支架精確到設計標高所容許的範圍內則通過橋面的水準測量得到。

  c、支架預壓

  支架預壓材料為袋裝中沙,根據樑施工順序的方向逐步進行,便於流水作業。然後根據預壓測試結果,確定支架的施工預拋高值,以消除施工中因支架變形而造成的箱梁線形和標高誤差。

  沉降觀測,載入前對所有點進行觀測,每次載入完成後每隔2小時觀測一次,最後一次載入完成後,觀測到各點均不再沉降為止。觀測點分別佈設於1/4、1/2、3/4跨度截面處。由於測量的要求太高,為節省時間,沉降觀測並沒有按施工方案精確進行,雖然進行了預壓但遠沒有達到規範要求。但是做內業時資料完全符合要求——這又是“巨集”的功勞了。

  解除安裝:沉降量穩定後,即可測出所有點的高程,然後分層解除安裝。全部解除安裝完成後,測量各點的高程,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己經消除,計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量,據此確定模板準確的立模高度和預拱度。

  d、模板和鋼筋

  箱梁外側模採用整體式定型鋼模,端頭採用拼裝鋼模,底模、內模採用18cm竹膠板。

  鋼筋綁紮主要放出橫隔樑、腹板樑邊緣線。鋼筋都由鋼筋工按尺寸做出,各種鋼筋骨架做完後測量組只需進行一次高程複測。

  e、 預應力管道

  按《xx立交橋現澆箱梁施工方案》:預應力管道在充分熟悉圖紙預應力鋼束座標的基礎上,嚴格按座標用架立鋼筋對預應力管道定位,特別是拐彎點處一定要準確,形狀圓滑,線形順暢。

  只是建築行業的所謂“分包”讓這一次實習與預應力的安裝失之交臂,預應力安裝這一倒工序被分包了出去,沒有親見預應力管道、預應力鋼束的安裝過程,也沒有要我們進行測量。甚是遺憾!

  f、 混凝土澆築

  xx立交橋工程箱梁混凝土採用商品砼,用汽車泵打入箱梁模板內,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箱梁混凝土的澆築採取兩次澆築成型,第一層至頂板下緣線——即箱室上倒角下邊緣,懸臂一次澆築成型。

  實習結束時,剛剛澆完第一層混凝土,沒能看到第二次澆築、養護、拆內外模等工藝。

  混凝土的澆築過程中也看到了一些反面的教材,一向不怎麼說話的監理對專案部的施工組織很是不滿,說“振搗不夠及時”,這部分細節,將在後面說明。

  2、路基

  路基的測量主要為路基施工提供高程資料,由測量資料與設計資料的差值及鬆鋪係數***鬆鋪係數教課書中沒有***通過放樣出來的邊樁、中樁、坡腳樁為路基施工指示出相對應的相鋪高度,並拉線以控制路基的縱、橫坡。

  路基測量的難點主要在於邊坡及坡腳樁座標的現場計算。不得不說,此次xx立交橋實習之行,又一次見識到了高科技的強大,看上去頗為麻煩的座標計算,原來在測量專用計算器下是那麼簡單。

  邊樁及坡腳樁放樣過程:

  a、選擇適當的位置架設全站儀並整平;

  b、選擇水準點,利用後方交會得到測站座標及高程資料;

  c、使用計算器,跟據樁號及距中樁的偏距***路面寬度——為定值***,得到邊樁的座標;

  d、放樣出邊樁並測得此樁的標高;

  e、由***設計標高-實測高程****邊坡坡度i+路面寬度=當前高程坡腳樁偏距,得到偏距,使用此偏距得到坡腳樁座標,放樣出坡腳樁。邊樁資料可以指導路基填土的高度,坡腳樁可以指示出填土範圍。

  篇二

  實習方向:道路與橋樑工程

  實習地點:xxxx

  實習時間:6.12-6.22

  實習學生xxxx

  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原則,使學生到施工現場或管理部門去學習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施工實習不僅對學生能否在實踐中演習知識技能的一種訓練,也是對學生的敬業精神、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的綜合檢驗。

  土木工程的學習,不僅要注意知識的積累,更應該注意能力的培養,為此,學校為了讓大家對本專業有更好的認識,在我們大二的期末,組織了一次外出實習,好讓大家可以將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聯絡到實際當中。

  進入路橋專業已經一學期了,可對這個專業並不十分了解,現在終於有機會可以對這個專業有個較全面的認識,我們感到十分的開心。

  認識實習是土木工程教學計劃中第一個實踐性教學環節,其對本土學生建立正確的專業思想,樹立正確的專業知識學習態度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作用。

  實習分兩部分:參觀實驗室模型,工地,各種建築和路橋;聽講座。

  通過本次實習參觀中,我們主要了解了如下內容:

  1:實際觀察各種路橋模型,理論聯絡實際,認識並瞭解路橋的結構,

  2:通過自己實地的觀察並記錄,瞭解公路的交通量,計算一般地市內公路橋樑的交通壓力,

  3:瞭解板的配筋方法、施工要領。

  4:瞭解橋樑交通中的作用、及其與道路線型的主從關係。

  5:瞭解橋址選擇依據,及其與河流走向的關係的內容和要求。

  6:瞭解立交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主要組成部分。

  7:瞭解橋樑、板橋、斜拉橋等的結構構造特點。

  本次實習講座中,我們主要了解到:

  1、瞭解路橋結構設計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程式、工作方法及前景;

  2、瞭解工程建設監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程式、工作方法及前景;

  3、瞭解路橋工程專案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工作程式、工作法及前景。

  一:動員大會

  6月12日上午7:30,我們土木6、7、8三個班到了校本部開實習動員會,兩位老師對實習的安排作了詳細的說明。由於大家對本部的情況不是很瞭解,所以我們好多同學都遲到了。還好,老師沒有批評我們,這讓我原本因為第一次實習而緊張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轉變,給我們介紹實習內容的是一個上個年紀的教授,雖然歲月的皺紋已經出現在他的臉上,可是他的聲音卻依然鏗鏘有力,通過他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實習的有關時間***6月12至6月23號***目的***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絡***地點***大部分是在xxx本市,個別是去別的地方***以及實習期間我們所應該完成的一些任務***仔細觀察各種建築的結構和構造,每天都要寫一篇日記***。在這之後他有強調了實習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以前我們學校就有過因為實習期間不注意安全而出現事故的例子,所以他在說這話的時候用了很嚴肅的語氣。因為是認識實習,我們的專業知識肯定不夠應付實習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有鑑於此,老師建議我們在實習前先去圖書館借閱有關書籍,在實習期間以便弄懂和加深對實習時遇到的不明白的地方的理解

  老師還交代了一下實習中的注意事項。我們要遵守實習規定的時間,按時到達和按時回來。我們要團結和互相幫助,這樣我們的實習一定會順利的完成。並且在每天的實習之後我們還要寫一篇不低於100字的實習日記,記錄每天的實習所得,也算是心情日記吧。

  二:交通量的測定

  實習日期:xxx年6月13日

  實習目的:測定地市道路的交通量

  實習地點:xxx大酒店路口東西方向

  組員:xxxx

  我們6月13號的任務是測道路交通量。我們班的學生分成了三個實習小組,每組平均10個人。上午九點左右,我所在的實習小組從宿舍出發,到達了xxx大酒店路口。雖然我們這組的人員比較少,可是我們還是各自分配了任務,一個人負責記錄從東往西的汽車的數量,一個人負責記錄從西往東的汽車的數量,其他兩個人分別負責自行車數量的測定和摩托車數量的記錄。

  分好之後我們就開始測量了,我負責的是統計單位時間裡汽車的數量,不知不覺的半個小時就過去了,它讓很多車輛從我們眼前駛過,同時也讓我們想要得到的資料出現在我們的記錄紙上。資料如下:自行車:161輛,其中由北向南68輛,由南向北的有93輛

  摩托車:98輛,其中由北向南49輛,由南向北的有49輛

  汽車:546輛,其中由北向南303輛,由南向北的有243輛

  回到宿舍之後我們又對資料進行了分析:自行車的流量***一小時***s=2*161=312輛/h,其中由北向南s1=68*2=136輛/1h,由南向北的有s2=93*2=186輛/1h;摩托車每小時流量:m=98*2=196輛/h,其中由北向南m1=49*2=98輛/h,由南向北的有m2=49*2=98輛/h;汽車每小時的流量:n=546*2=1092輛/h,其中由北向南n1=303*2=606輛/h,由南向北的有n2=243*2=486輛/h。

  實習的第一天就這樣結束了,總的來說感覺還是不錯的,雖然天很熱,但是我們還是堅持下來了,這使我們對接下來的實習更有信心了!

  三:參觀路橋模型

  實習日期:xxx年6月14日

  實習目的:參觀本部實驗室路橋模型

  實習地點:本部土木工程系實驗室

  組員:xxxx

  在與具體的路和橋建築接觸之前,老師安排我們進行了一次各類路、橋模型的參觀,當各類橋的模型展現在我們面前時,老師一邊給我們講解,一邊拿起相應的模型給我們看,以前只是大概知道橋的一些構造,但今天從老師的講解中我們知道了更詳細的情況:橋樑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個分支,它與房屋建築工程一樣,也是用磚石、木、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各種金屬材料建造的結構工程。橋樑按其受力特點和結構體系分為:樑式橋、拱式橋、剛架橋、吊橋、組合體系橋,吊索橋、斜拉橋等。按照橋的用途、大小模型和建築材料等方面,橋樑又分為:***1***按用途分類公路橋、鐵路橋、公路鐵路橋、農用橋、人行橋、運水橋、專用橋樑。***2***按照橋樑全長和主跨徑的不同分類特大橋***多孔橋全長大於500m,單孔橋全長大於100m***、大橋***多孔橋全長小於500m,大於100m,單孔橋全長大於40m,小於100m***、中橋***多孔橋全長小於100m,大於30m;單孔橋全長小於40m,大於20m***和小橋***多孔橋全長小於30m,大於80m;單孔橋全長小於20m,大於5m***。按照橋樑主要承重結構所用的材料分類垢工橋、鋼筋混凝土橋、鋼橋、木橋***易腐蝕,且資源有限,除臨時用外,一般不宜的採用***等***4***按照跨越障礙的性質分類跨河橋、跨線橋、高架橋和棧橋等。***5***按照上部結構的行車道位置分為:上承載式橋、中承載式橋、下承載式橋。為了更深的讓我們瞭解橋樑老師也把橋的組成介紹給我們聽:橋樑的支撐結構為橋墩與橋臺。橋臺是橋樑兩端橋頭的支承結構,是道路與橋樑的連線點。橋墩是多跨橋的中間支承結構年,橋臺和橋墩都是有臺***墩***帽、臺***墩***身和基礎組成。

  看完橋樑模型之後,我們又來到了道路的設計示意圖前面:我國公路等級按照其使用功能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另外,按照公路的位置以及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運輸特點的行政管理體系分類為:國道、省道、縣道、鄉***鎮***道及專用公路幾種。

  公路的結構建設:路基建設、路面建設、公路排水構築物建設、公路特殊構築物、公路沿線附屬結構建設。

  四:參觀xxx大橋

  實習日期:xxx年6月15日

  實習目的:參觀xxxxxx大橋

  實習地點:xxxxxx大橋

  組員:xxxx

  早上5:50的時候全班的同學不約而同的集中到了校門口,大約6:30的時候三輛客車緩緩而來,車還沒停穩,人家便蜂湧而入,各自找好了自己的座位。

  7:10分的時候我們到達了今天的第一站:xxxxxx大橋。

  xxxxxx大橋素有長淮第一橋之稱。其位xxx鎮東南端,是xxx上最長的鐵路、公路兩用橋。xxxxxx大橋由國家投資,鐵道部大橋局第四工程處施工,公路橋面瀝青攤鋪由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大橋由市xxx大橋工程指揮部負責工程建設,1977年7月開工,1980年10月完成鐵路橋工程,並試車行駛成功。1982年7月公路橋建成通車。

  鐵路橋正橋6孔,孔長96米,橋面鋪設雙軌,南端引橋61孔,北端引橋26孔,每孔跨徑32.7米,全長3428.5米。河面主橋6跨,長579.6米,公路橋面至地面垂直距離38米。上層公路橋引橋南有61孔,北有19孔,每孔跨徑32.7米,全長3195.7米,橋面寬14米,其中行車道寬11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5米。主橋正交南岸引線岔下游,北岸引線岔上游,各位於半徑250米曲線,正橋平坡橋頭引線3%。正橋均為鑽孔灌注樁基礎,預應力鋼筋混泥土橋墩,橋墩直徑1.25米,水中橋墩下到新鮮岩石層,最深達38米,是一座永久性特大橋。

  五:參觀xxx公路大橋施工現場

  實習日期:xxx年6月16日

  實習目的:參觀xxx公路大橋施工現場,瞭解橋樑施工的一般步驟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項,混凝土結構等

  實習地點:xxx公路大橋施工現場

  組員:xxxx

  今天的實習第一次與施工接觸,參觀的是xxx高速路的xxx段施工現場,到了之後,有此工程的專案經理帶我們參觀。今天參觀xxx高速路的第八和第九路段。專案經理一邊帶我們往施工現場走去,一邊給我們介紹有關的工程情況。

  位於xxx市xxx區xxx鄉全長14.333km起訖樁號k60 500-k74 832.5設計標準:全封閉,全立交;雙道向四車道,高速公路。路基寬28米,主要工程量:路基土礦258.893立方米,大中橋227.12米***共4座***小橋120.9米***共4座***分離立交橋1306.77米***共7座***,通道25道,涵洞42道,互通立交1處,合同期14個月。

  果然是很長,一開始所有同學還都可以跟的上,後來有的同學就覺得路線太長了不願意走了。好不容易參觀完了這一路段正準備回去了,老師突然向那個經理提出要去另一段參觀的要求,經理說"那在三公里以外呢!""沒事,去看看"老師說道,就這樣我們又馬不停蹄地前往第九合同段參觀。

  是xxx特大一號橋。位於xxx北岸,全長3773米,起訖樁號k74 832.5-k78 565.5。設計標準:全封閉,全立交;雙道向四車道,高速公路。主要工程量:樁基498根,露臺系樑68個,墩樁448根,蓋樑224道,預製箱864片,混凝土總量為999111.21立方米,工期為17個月。

  今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刺激的一天,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而且也鍛鍊了我們的身體,真是一舉兩得!

  六:參觀xxx立交橋

  實習日期:xxx年6月18日

  實習目的:參觀xxx立交橋

  實習地點:xxx立交橋

  組員:xxxxx

  xxx立交橋簡介:

  xxx立交橋位於xxx市長江路、合用化路、屯溪路交叉口。設計為雙"y"型定向式加環形匝道組成的四層***地面三層、地下一層***互通式立交橋。橋樑由兩段高架橋及17條匝道組成,道路累計全長953***米***其中橋長3886.14米***。設計總路線17條***5個路口***,各類道路總面積145300平方米。

  是一項綜合性城市交通樞紐工程,xxx立交橋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xxx大都市的起點和標誌工程,該橋工程質量經xxx市政工程質量監督站驗評為優良等級。該橋榮獲安徽省市政工程質量最高獎市政工程"銀路獎"和鐵道部優質工程一等獎。還被評為xxx市十大名勝景觀之一"五里飛虹"。

  xxx立交橋位於xxx市區西部,在長江西路、屯溪路、合作化路的會合處,距離市中心2.6公里,是安徽省第一座高標準公路立交橋,成為xxx市一環路上的壯麗景觀。1995年6月開工,1996年6月20號竣工。這座立交橋分地上三層.地下一層,橋樑面積4萬平方米,佔地8.9公頃。為雙"y"定向式加環型匝道的四層互通式立交,分五個交叉道向四周幅射,解決了17個流向的交通。道路累計全長953***米***其中橋長3886.14米***。設計總路線17條***5個路口***,各類道路總面積145300平方米。最高一層的高梁橋,距底層路面高達21米,長11oo多米,橋樑全長3886m。xxx立交橋配套建設了園林綠化工程,綠化面積達5萬平方米。橋心區由四塊遊園綠地組成,其中1號、4號綠地為開放式遊園,綠地上鋪草坪,內有噴泉、金字塔等,2、3號為封閉綠地,有金葉女貞,紅葉小桀等組成"s"形曲線。整座橋樑設計新穎高雅,造型美觀流暢,功能合理完善,氣勢雄偉壯觀。整個橋樑縱橫交接,四通八達如十幾條巨龍翻江倒海,給人以美的動感。xxx立交橋投資2億多元。

  1995年6月開工,1996年6越20竣工,立交橋佔地15公頃,為雙y足向式加環型匝道的死層互通式立交橋,共有17條匝道,機動車道全長9.78公里,面積10.4萬平方米。橋樑全長3886m,面積4.16萬平方米,xxx立交橋配套建設了園林綠化工程,綠化面積達5萬平方米。橋心區由四塊遊園綠地組成,其中1號、4號綠地為開放式遊園,綠地上鋪草坪,內有噴泉、金字塔等,2、3號為封閉綠地,有金葉女貞,紅葉小桀等組成"s"形曲線。利用設施才能得以存在和發展,而現代城市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地下空間的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利用與城市地面活動的規模與質量存在密切聯絡,必須保持兩者平衡發展。

  在高密度城市化的時代,為了支援地表、空中的土地利用,出現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多種用途的地下空間利用形式。現在,人們希望形成的是一種在受到土地空間制約時能有效發揮功能的城市地下空間利用體系。人們正在探索城市體系的最佳狀態,意在通過修改部分城市規劃建設法案與城市區域開發制度,建立一套合理的科學的城市綜合開發制度,包括立體交通制度、公共溝制度、地下停車場規劃建設與管理制度、集中供熱系統建設制度、中心城區再開發制度等因此學校在我們實習的時候給我們請中國工程院的院士xxx教授來給我們做了一篇關於地下空間的發展和利用的學術報告。報告共分六部分內容,具體如下:

  一、現代的地下空間利用:

  1、地鐵。

  2、其他設施。燃氣管道網路,供水網路,汙水排放網路,電力管線,暖氣系統,電話資訊系統,公共設施管道,人行道網路,停車場,地下購物中心,地下道路等。

  二、利用地下空間的原因:

  1、土地價格昂貴。

  2、氣候條件。

  3、人類對地面的使用。

  4、核防護屏障。

  三、地下空間利用中的問題:

  1、成本高。越深越高。

  2、拆除十分困難等。

  四、誰擁有地下空間的使用權?

  1、各國的情況各不相同。

  2、在日本,土地所有者擁有空中權和直到地心的地下空間所有權。xxx年生效《深層地下空間使用法》。

  五、地下空間的災難預防:

  1、地震。

  2、洪水。

  3、火災等。

  六、制定地下空間總體規劃的必要性:

  1、使用深層地下空間多。

  2、拆除非常困難。

  3、行人更易受到傷害,尤其是老人們。

  4、開發娛樂區域的潛力。

  由於我國社會城市化的程度和速度越來越高,因此,向地下發展空間顯得日益重要,另外一些需要嚴格保密和高度安全的工程也最好是建在地下。再者一個國家對其地下資源的利用也是表明它綜合實力的一個重要部分。總之總之,在城市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不積極開發利用地下空間而想進一步擴大城市中間的空間容量和實用效能是非常困難的。

  八:參觀校內雙橋

  實習日期:xxx年6月20日

  實習目的:參觀校內北區雙橋的施工現場,瞭解一般小型橋樑的施工過程及工程中的注意事項

  實習地點:校北區南北橋

  組員:xxxx

  6月20日吃過早飯,我們就在樓下等著老師來。今天的任務是參觀校園內的南北兩座正在修建的橋。

  老師來後,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先北橋。這是一座拱橋,總跨度25米,共有三跨,中間跨度12米,兩邊跨度6.5米。橋墩為圓柱形,上部直徑1.5米,下部直徑2米。施工期間工人每天挖一米,十多米的橋墩基礎挖了十天左右。

  南橋和北橋所跨越的是同一條小河。河的另一邊原是xxx的校區,現已被我們學校買下,並建起了宿舍樓。為了下學期搬進新宿舍的學生方便上課,修建了這兩座橋。南橋是雙跨拱橋。兩座橋相距不遠,建好後一定會為學校增加不少的風景。

  九:觀看混凝土教學錄象

  今天的實習任務是觀看有關混凝土的教學錄象,通過一個小時的對混凝土的瞭解和學習我大體上知道了這一在現代建築中幾乎離不開的材料的一些訊息:***1***混凝土是當代世界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膠結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製,經過攪拌振搗成型,在一定條件下養護而成的人造石料。混凝土具有原料豐富,價格低廉,生產工藝簡單的特點,因而其使用兩越來越大;同時混凝土還具有抗壓強度高,耐久性好,強度等級範圍廣,使用範圍十分廣泛,不僅在各種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在造船業,機械工業,海洋開發,地熱工程等中,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其種類很多,按膠凝材料的不同,分為水泥混凝土***有叫普通混凝土***、瀝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及聚合物混凝土等;按表觀密度的不同,分為重混凝土***密度》2600kg/m^3***普通混凝土***密度=1950--2600kg/m^3***,輕混凝土***密度《1950kg/m^3***;按使用功能不同,分為結構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熱混凝土、耐酸混凝土及防輻射混凝土等;按施工工藝不同,又分為噴射混凝土、振動灌漿混凝土等。為了克服混凝土抗拉強度低的缺陷,人們還將混凝土與其他材料複合,出現了鋼筋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各種纖維增強混凝土及聚合物浸漬混凝土等。

  ***2***混凝土的早期養護:混凝土常見的裂縫,大多數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縫,其主要原因是溫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區的溫度驟降也容易形成裂縫。因此說混凝土的保溫對防止表面早期裂縫尤其重要。從溫度應力觀點出發,保溫應達到下述要求:1***防止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縫。2***防止混凝土超冷,應該儘量設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溫度不低於混凝土使用期的穩定溫度。3***防止老混凝土過冷,以減少新老混凝土間的約束。混凝土的早期養護,主要目的在於保持適宜的溫溼條件,以達到兩個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溫、溼度變形的侵襲,防止有害的冷縮和幹縮。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順利進行,以期達到設計的強度和抗裂能力。適宜的溫溼度條件是相互關聯的。混凝上的保溫措施常常也有保溼的效果。從理論上分析,新澆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

  全可以滿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餘。但由於蒸發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損失,從而推遲或防礙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這種不利影響。因此混凝土澆築後的最初幾天是養護的關鍵時期,在施工中應切實重視起來。所以在施工時我們要謹慎的處理這些事件,根據不同情況不同處理。

  十:結束語

  持續兩個星期的認識實習就這樣結束了,兩個星期的時間的確不能說是很長,可是它帶給我們的卻是永遠也忘不了的經歷。

  在這兩個星期裡,我們去過xxx大橋,去過xxx大橋,看過xxx的xxx大橋,我們知道了有關路橋的更多知識,瞭解了路和橋的建築工序和方法,知道了路和橋的大體分類,掌握了一些實踐的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次實習是將我們以前所學的知識初步的與實踐聯絡起來,不僅讓我們堅信了以前所學的知識的正確性,同時也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接觸了好多有用的新名詞、新術語,也為我們明年將要進行的專業課的學習鋪下了道路。在這短短的兩個星期裡,我們不僅在知識上更上一曾樓,而且在身體素質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實習期間有下雨天,有高溫天氣,我們並沒有因為這些而不去實習,相反,每天的任務我們都是按時的、保質保量的完成。記得在去xxx參觀大橋的時候,天氣很熱,而偏偏我們所要參觀的大橋很長,大熱的天沒有一個同學嚷著要回去,都是一個個爭先恐後的要去看看這座橋的最前段是什麼樣的,還有就是同學之間的友誼也打破了過去狹小的範圍,好多平時不怎麼說話的同學在這次實習中因為在一個組,所以大家也變得更熟了。

  總之,在這次實習中,我們的各個方面都有了進步,相信這次實習給我們帶來的經歷一定可以為我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很大的幫助!

>>>點選下一頁閱讀更多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