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有哪些原則

  夏季氣候炎熱溫度高,人休新陳代謝旺盛。如果人們在炎熱的夏天能注意養生之道,對健身防病,延年益壽大有裨益。夏季養生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夏季養生注意的原則

  作息:晚睡早起。夏季日照時間延長,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睡眠方面也要相對“晚睡”、“早起”,建議晚上10點之前就寢,早上6點左右起床。掌握“子午覺”原則,即子時大睡,午時小憩。但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小時為宜。午睡醒後不要立即起床去工作或學習,因為此時腦部供血量不足,會出現短暫的腦功能紊亂,使人感到頭昏腦漲,最好靜躺10分鐘後再起床。立夏後的這種作息一旦確定,要做好自我約束,保護生物鐘不致紊亂。

  飲食:增酸減辛。夏季,人體臟腑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飲食上可以吃些酸的食物,以補腎助肝,調養胃氣,如番茄、檸檬、草莓、葡萄、菠蘿、芒果等,它們的酸味能斂汗祛溼、生津解渴、健胃消食。辛辣之物儘量少吃,因夏季陽氣上升,易上火的食物會造成身體內外皆熱,出現痤瘡、口腔潰瘍、便祕等病症。

  情緒:靜心養氣。夏天老人易感到煩躁不安,因此立夏養生要“養心”。一是“戒燥戒怒”,老人要儘可能保持精神安靜、心情舒暢。氣溫過高時,最好減少外出,避開中高強度的運動。二是飲食上少吃高脂厚味,可多吃豆製品、雞肉、瘦肉等,既補充營養,又起到強心的作用。

  保健:健脾除溼。夏天溼熱,老人容易脾虛,建議每週吃一到兩次赤小豆排骨湯、紅豆薏仁粥、山藥蓮子湯等,可以改善脾虛導致的精神疲倦、食慾不振、大便溏洩等。另外不要過食西瓜、苦瓜等寒涼食物,否則會令脾胃受傷,助長“內溼”,不利於健康。老人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房中,不要在潮溼的凳子、草地上坐臥;洗浴後要等頭髮自然乾透或完全吹乾再睡覺。適當運動出汗有利於內溼的排出,如慢走、瑜珈、太極等。

  防病:冬病夏治。三伏天日照時間長,自然界陽氣最旺盛,此時進行中藥穴位貼敷治療,以扶正固本,防治“冬病”,可取得顯著療效。適合於“冬病夏治”的常見疾病有感冒、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過敏性鼻炎、風溼與類風溼性關節炎及脾胃虛寒類疾病等。此外,夏天也是利於中藥外用的時節,如用中藥煎湯洗浴,可以防治多種面板病。

  適合夏天喝的養生茶

  1、菊花茶

  菊花茶可清熱解表,清肝明目。適宜在夏天感冒、發熱、微惡風寒、口乾、尿黃、舌質紅、苔薄黃時飲用,也可用於高血壓初期出現頭痛、目赤等症狀時飲用。

  具體做法,每天用5克的幹菊花泡茶飲用,也可將菊花與金銀花、甘草同煎代茶飲用,煎煮時間不能太長。

  2、綠茶

  綠茶味略苦性寒,具有消熱、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強心提神的功能。綠茶綠葉綠湯,清鮮爽口,滋味甘香並略帶苦寒味,富含維生素、氨基酸、礦物質等營養成分,飲之既有消暑解熱之功,又具增添營養之效。

  這類茶比較細嫩,不適合用剛煮沸的水泡,以80℃~85℃為宜,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佳,沖泡時間為2~3分鐘,最好現泡現飲。

  3、荷葉茶

  荷花的花、葉、果實在中藥書經的記載中都有“輕身、化油”的作用,不但能去除體內油脂,還能改善面色。飲用一段時間後,會自然變得不愛吃油膩的食物,對攝取油脂成分過多的人群最為適合。

  枸杞8克、幹荷葉15克、冰糖適量。將枸杞與荷葉放入茶壺中,加開水加蓋燜幾分鐘,再加入適量冰糖即可。

  4、二子茶

  二子茶是由決明子、枸杞子泡製而成,有益肝滋腎、明目通便的功效,適宜於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目眩、雙目乾澀、視物模糊、大便乾結等症狀。

  取決明子50克,枸杞子15克,冰糖50克。將決明子略炒香後搗碎,與枸杞子、冰糖共放茶壺中,衝入沸水適量,蓋悶15分鐘代茶頻頻飲用,每天1劑。

  5、山楂茶

  山楂有消食導滯、活血化淤的作用。經常飲用山楂茶,可降低血糖,調節血壓。

  具體方法為,每天數次用鮮嫩山楂果1~2枚泡茶飲用,想助消化則可食用炒山楂或焦山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