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為主題的手抄報

  讀書價值觀就是人們在讀書過程中,基於自身讀書需求和內容而形成的,對讀書的目的、意義和價值的認識與理解,簡單地說就是為什麼讀書,讀什麼書,怎樣去讀書,如何讀好書等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1:讀書典故

  1.挾策讀書

  比喻勤奮讀書的典故。語出《莊子·外篇·駢拇第八》:“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奚事,則博塞以遊。”策,寫書的竹簡。博寒,古代的一種遊戲。後人便以“挾策”、“挾冊”、“挾策讀書”、“挾策亡羊”、“讀書亡羊”表示專心致志地勤奮讀書。

  2.高鳳流麥

  形容專心致志勤奮讀書的典故。語出《後漢書·逸民傳·高鳳》:“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於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後遂為名儒,乃教授業於西唐山中。”後人於是以“流麥”、“麥流”、“棄麥”、“麥不收”、“中庭麥”、“高鳳”等來形容專心讀書。

  圖一

  圖二

  圖三

  2:我讀書,我快樂!

  我讀書,我快樂!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雖然我的書中既沒有黃金屋,又沒有顏如玉。但是提起書,我總有一種格外親切的感覺,她就像我的知心朋友一樣,總是給我以幫助,給我以啟示。也正因為有她,我的生活變得絢麗多彩!

  從小我就與書形影不離,上幼兒園時媽媽就給我買了許多故事書,那精彩的情節,深邃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彷彿把我帶入了那座小木屋裡,在暖暖的火爐前,我告誡自己,不能以外貌來判斷人的美與醜;《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看到了她那悲慘的童年生活,使我倍加珍惜現在擁有的美好時光;《懸樑刺股》中的主人公蘇秦激起了我學習的火花,------書告訴我許多我不知道的故事,書讓我經歷了許多我未必能經歷的事情。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更愛讀書了,那薄薄的故事書變成了一本本厚厚的世界名著。高爾基的《童年》讓我瞭解了一代文學大師的童年生活,看清了俄國沙皇黑暗腐朽的統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為保爾.柯察金那種堅強的意志所深深震撼,教育我在困難,挫折面前樹立信心,重新揚起自信的風帆,載著我理想的小船駛向成功的彼岸;一套《中華上下五千年》叢書展示一步褶褶生輝的中國歷史,讓我看見了我們偉大祖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使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我深知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願將這談話繼續下去。

  書,讓世界簡單的人變得豐富;書,讓世界喧囂的人返璞歸真。在匆匆的旅途中,在沉沉的行囊裡,在紫檀木的小几上微微發黃的書頁上也都清晰地鐫刻著淡遠的記憶。於是獲得了一種如在書中游的感覺------我深愛這種感覺。

  一本讓人受益的好書,也許就是一次生命的拓展。總希望在浮生半日的悠閒裡,陪伴我們的,是一杯清茶,一卷好書;總希望喧囂繁複之後,留一隅書香,讓好友相聚往來吟唱…… 這便是書帶給我的幸福感! 人生的積澱,可行萬里路,亦可讀萬卷書。書海浩瀚,撲進去其樂無窮!我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