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祛溼方法是什麼

  春夏季陰雨綿綿,體內溼過重,會引起溼疹疾病,因此及時去除體內溼氣很關鍵哦!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單的祛溼方法

  一、艾葉泡澡除溼

  艾葉泡腳具有驅寒的作用。艾屬於極陽的藥物,用艾葉水泡腳能有效地祛虛火、寒火,可以治療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周炎、牙齦炎、中耳炎等疾病。對於身體寒溼重的病人,每週一次用艾葉水泡腳是可以的,但用艾葉水泡腳的同時,必須停吃寒涼的食物。不要再讓寒溼侵入,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再吃補益的食物身體也不容易上火了,而且體質在慢慢地增強。

  在夏季,用艾草泡腳可以有效預防或治療長期吹空調導致的感冒、發燒等症狀。但專家提醒,艾葉屬於苦性物質,一般都有涼性的作用,有降火尤其是降肝火的作用,“體虛、氣血不足的人,建議在泡腳前喝一碗紅棗桂圓湯或茶,以補充體內可能損耗的元氣”。艾葉泡腳對身體有好處,但也不能經常泡。據瞭解,艾葉泡腳能將虛火、寒火往下引,就會引起頭面部的氣血兩虧,供血不足,反而會引起頭暈、頭痛,及情緒上的變化等。

  可取生薑、菖蒲、藿香各50克,艾葉100克,放入大鍋,加滿水,煮開後再熬10分鐘;用紗布濾去藥渣,加入適量的熱水,泡澡15-30分鐘,有助於全身的化溼滅菌。

  二、喝薏米紅小豆粥

  薏米,在中藥裡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赤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養血,古籍裡記載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說經常吃赤小豆還有減肥的作用。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

  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運動量少,脾虛溼盛。既要去溼,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不給脾胃造成多大負擔。夏天正好是暑氣連天的時候,內溼外也溼,用這兩味藥正好能起到一個養血、祛溼的作用。實踐證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減肥功效,既能減肥,又不傷身體。尤其是對於中老年肥胖,效果尤其好。

  三、北風起時保持室內通風

  其實,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外界溼氣誘發內溼,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專家提醒市民,在潮溼天氣裡,應該關窗關門,把溼氣拒在外面,否則室內的傢俱和家電很容易吸溼。另外,別穿潮溼不幹的衣服,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水分,吹乾頭髮。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溼氣包裹著身體,如果地板溼了,還得立即拖幹,免得溼氣滯留。

  一旦吹北風時,或天氣好轉,溼氣減少時,就應該及時讓空氣流通,帶走室內的溼氣。如果外界溼氣仍然很重,建議開啟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四、熱水泡腳

  對付溼邪的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用熱水泡腳。進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會把熱水泡腳這個好習慣給忽略了,其實天氣越熱,溼邪越重,熱水泡腳就顯得更有必要。張世卿醫生解釋說,伏天陽氣最盛,熱水泡腳可以通過刺激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等足部的六條經絡,從而起到健脾、除溼、通經、利水的作用。

  對於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熱水泡腳就可以。出現四肢乏力、發睏、食慾減退的人來講,可以在熱水中加上威靈仙***祛溼***20克、蒼朮***通經***15克、白朮***健脾***15克,效果會更好。在泡腳水裡加入杜仲20克、川斷15克、伸筋草30克,可以補益精氣、強筋壯骨,適合患有骨質疏鬆的中老年朋友。

  容易雙腳冰涼的人,可以在水裡加桂枝15克,可以溫通經絡。高血壓適合加夏枯草30克、澤瀉15克,夏枯草有清肝火、澤瀉有利水除溼的作用。靜脈曲張的人則可加當歸20克、牛膝25克,這兩味藥可以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可以祛溼的食譜

  1、祛溼養生粥

  食材:紅豆、薏仁、蓮子適量。

  做法:先將所有食材泡1小時,然後上鍋煮1小時即可。

  功效:紅豆利水祛溼,薏仁美容養顏,蓮子養心安神,是伏天必備祛溼粥。

  2、四神湯

  食材:薏米、山藥、茯苓、蓮子適量。

  做法:將所有食材放入養生壺,1小時後即可。

  功效:對於脾胃不和者、體內溼氣較重者、肥胖人群、失眠多夢者都有很好的調理。

  3、紅棗桂圓黑糖糙米漿

  食材:紅棗 桂圓 黑糖 糙米 大豆胜肽 紅薏仁粉。

  做法:將糙米蒸熟,再加入去核紅棗、桂圓肉、黑糖,外加一勺大豆胜肽和紅薏仁粉,用調理機打2分半即可。

  功效:健脾利溼、利水消腫、抗疲勞、增強免疫力。

  4、無花果麥仁湯

  食材:無花果6顆,薏仁30克,麥仁20克,原色冰糖適量,水適量。

  做法:將薏仁,麥仁放到鍋中加入水煮開,開鍋後小夥煮30分鐘,然後放入無花果,再煮20分鐘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止咳平喘、去火祛溼。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