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心菜的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

  捲心菜是冬性較強的作物,由營養生長轉為生殖生長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下面一起來看看捲心菜的種植時間吧!

  捲心菜的種植時間

  捲心菜適應性強,既耐寒又耐熱,我國北方春、夏、秋均可露地栽培。東北、西北和華北的高寒地區,多於春、夏育苗,夏栽秋收,生長期長,葉球個大。華北及東北、西北的部分城市,以春、秋兩茬栽培為主,亦可進行多茬栽培。

  捲心菜的種植密度

  1、早熟品種:株距為33-40釐米,每畝種植4000-6000株。

  2、中熟品種:株距為45-50釐米,每畝種植2500-3000株。

  3、晚熟品種:株距為60-65釐米,每備種植1500-1800株。

  捲心菜的種植條件

  捲心菜對環境的要求和大白菜基本相同,但比大白菜適應性更廣,抗性也更強一些。

  1、溫度:捲心菜喜溫和氣候,能抗嚴霜和較耐高溫。結球期適宜的溫度為15-20°C,但適應溫度範圍為7-25°C,幼苗能忍耐-15°C低溫和35°C的高溫。

  2、土壤:捲心菜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和空氣溼潤,若土壤乾旱會影響結球,降低產量。

  3、光照:捲心菜為長日性作物,對光強適應性較寬,光飽和點為30000-50000lx。

  4、肥料:捲心菜為喜肥和耐用肥作物,吸肥量較多,在幼苗期和蓮座期需氮肥較多,結球期需磷、鉀肥較多,全生長期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約為3:1:4。每生產1000kg葉球,吸收氮4.1-4.8kg、磷0.12-0.13kg、鉀4.9-5.4kg。在施足氮肥的基礎上,配合施用磷、鉀肥,有明顯的增產效果。

  捲心菜的肥水管理

  捲心菜定植後需澆緩苗水,此時由於所溫較低,澆水後要及時中耕鬆土,以利保墒並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的恢復和生長。進入蓮座期,植株要形成強大的同化器官,吸收水肥較多,可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施氮素化肥15——20kg,並充分供應水分,促進葉球生長。待葉球形成後,應控制澆水,防止裂天,利於貯藏。

  捲心菜成活後,進行第一次追肥,每畝用10%的人畜糞稀液追施,畝施600-800公斤。以後於攤盤期、結球前、中期追肥次,追肥濃度為30-40%,1500公斤左右,追肥以人糞尿、豬肥等為主,可加一點氮化肥,一般每100公斤加尿素0.5公斤即可。

  再就整個生育期內,化肥只宜加2次以下、以免影響品質。在氣溫高、太陽大,久晴不雨的情況下,可採用相應措施進行挑水澆苗或灌水溼苗抗旱。灌水在晴天傍晚進行,灌齊溝面後馬上將溝內餘水排出,以免造成漚根,影響生長。另外春捲心菜的追肥與上述秋堪藍追肥有所不同。在基肥一樣的情況下,春捲心菜在冬季一般以澆清水進行抗旱保為主,但澆清水也不宜過多,只要菜苗長勢較好,沒有出現缺水,就不要澆水。

  開春後,春捲心菜生長迅速,此時宜追肥2-3次40%左右濃度的重肥,1次在株間葉長滿田土,稱為“封行”時進行,另1-2次在結球前、中期進行。每畝施人糞尿液1500公斤左右。

  捲心菜的病蟲害防治

  1、捲心菜蟲害防治

  菜青蟲、蚜蟲、菜螟、斜紋夜蛾、小菜蛾、黃條跳甲等,可用安綠寶1000倍液稀液、乙醯甲胺磷500—800倍液稀液、甲基異柳磷500—600倍稀液防治。

  捲心菜生長的初期容易受到菜青蟲的危害,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他啃食嫩葉,嚴重能引起絕產。要採用低度低殘留高效的殺蟲劑進行治理。噴施殺蟲劑的時間最好是在傍晚時候,此時噴藥可以避免由陽光照射引起的濃度和成分的變化,利於發揮殺蟲劑的最大功效。

  2、捲心菜病害防治

  軟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等等,可採用80%代森鋅500倍稀液、百菌清600倍稀液、敵克松原粉600倍稀液噴施或灌澆病株及周圍健株根部進行防治。結球甘藍又稱捲心菜、高麗菜、洋白菜,原產於歐洲地中海一帶,是世界上栽培歷史最長、面積最大的蔬菜之一,結球甘藍為二年生草本植物,適應性強,根系發達,一年可多次栽培,我地一般只進行越冬春甘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