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羊管理措施方法

  冬季寒風肆虐,氣候惡劣,養殖羊的時候要做好關鍵的管理措施的預防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冬季養羊五大管護措施

  1、保暖

  羊的耐寒能力相對較強,但冬季羊舍不能低於0℃,羔羊舍不能低於8℃,產房保持在10~18℃為宜。過冬前,要及早檢修羊舍,對屋頂和牆壁進行必要的修補,防止漏風漏雪。地處野外的羊圈,應在北牆外用玉米秸埋設擋風屏障;密閉式羊圈,應在門口、視窗上懸掛擋風草簾;簡易式養羊大棚,可將屋簷向前延伸,架設塑料暖棚,頂上覆蓋草簾子。過於寒冷的季節,應在圈舍內生火爐取暖。

  2、保群

  冬牧能夠讓羊群吃到合適的牧草,還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有利於增強體質,有利於鍛鍊抗寒、抗病能力,是保群的主要措施。放牧要選擇避風向陽、水源較好的陽坡低凹地。初冬時節,有些牧草、野菜還未枯死,這時要抓緊時間放牧,抓住晴天中午比較暖和的有利時間,讓羊群儘量多采食一些青草、野菜。深冬季節將羊群轉為舍飼。對體質虛弱的羊,要實行特殊的管理措施,如飼餵多汁飼料、增加精料飼餵量、加強體質鍛鍊等。

  3、保膘

  供給羊群優質青乾草和作物秸稈,及時補充豆粕、玉米、瓜幹、麥麩等精料,保證每天每隻羊能吃到200~250克精料,留做種用的小公羊和小母羊,每天每隻羊應補飼500~600克精料。每天定時供給2~3次飲水,最好飲用淡鹽水,水溫達到18℃左右。深冬季節,即使天氣很冷,晴天中午也要儘量讓羊群外出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抗寒能力。母羊的保膘十分重要,妊娠前期,日糧可由50%的苜蓿、30%的青乾草、15%的青貯玉米、5%的精料組成;妊娠後期,日糧組成為1~1.5千克青乾草、1.5千克青貯飼料、0.45千克精料。

  4、保胎

  公、母羊要分開飼養,防止公羊追逐、爬跨懷孕母羊;懷孕母羊要有單獨的圈舍,圈舍門儘量寬大一些,舍內飼養數量合適,保證每隻孕羊的佔地面積達到2~2.5平方米,防止孕羊受到意外的擠壓;要多給孕羊供應精料和淡鹽水,必須使用溫水,避免飲冰水、吃霜凍草,確保喂飲合理;要加強日常管理,防止羊群內部出現爭鬥、打架、衝撞等行為;放牧路途不要太遠,不走陡坡和險路,避免人為追打,防止孕羊驚嚇、急跳、跌滑。

  5、保健

  冬季羊群易患口蹄疫、鏈球菌病、痘病、痢疾、感冒、大腸桿菌病等疾病,秋末冬初,應及時對羊群進行免疫接種。經過一個秋季的放牧,羊群有可能感染絛蟲、肝片吸蟲等寄生蟲病,冬季表現出明顯的症狀,因此,冬前還要及時對羊群進行預防性驅蟲,常用的藥物主要有敵百蟲、伊維菌素、硫雙二氯酚、吡喹酮、滅絛靈等。平時要經常打掃圈舍,保持舍內清潔乾燥,及時清除糞便,通過堆積發酵進行無害化處理,殘料要進行篩選處理,已經汙染的不能再使用。注意經常刷拭羊群體表和被毛,以便促進血液迴圈、增進機體健康。

  冬季羔羊的飼養管理

  一、特別注意防寒保暖,使產羔房的溫度保持在8~10℃,羔羊舍的溫度在8℃以上。

  二、羔羊出生後,擦掉口鼻處的粘液,並讓母羊將羊羔全身舔淨,如果母羊不舔,可在羊羔身上撒點麥麩或玉米粉。

  三、母羊產後3天的乳汁稱為初乳,其中含有大量的抗體,可以增強羔羊的抵抗力,而且含有維生素A、大量蛋白質等,營養豐富,對羔羊生長及預防下痢有重要作用。所以,羔羊出生後最初幾天應該讓其吸吮到足夠數量的初乳。

  四、加強母羊的飼養,多喂一些青綠多汁飼料,如萵筍葉、黑麥草、葫蘿蔔、紅苕等,並補飼精料,如玉米、麩皮、米糠等,使之有充足的乳喂羔羊。

  五、如果母羊乳少或母羊死亡的,可將羔羊寄養給乳母。乳母需找死了羔羊或泌乳量特別大,母性特別強的母羊。母羊是靠嗅覺來認識羔羊的,所以在寄養時應在夜間將乳母的乳汁抹在寄養羔羊身上,或將羔羊的尿液抹在乳母的鼻端,使氣味混淆,無法區別,然後將羔羊放入乳母欄內,如此2~3日,即可寄養成功。

  六、出生15天后,對羔羊進行補飼,喂一些玉米粉、大麥粉、麥麩、黃豆粉等。飼餵量:15~20日齡,每隻日喂50~70克;21~30日齡,每隻日喂100~150克;31~60日齡,每隻日喂200~250克。

  七、羔羊生性活潑,生後7~10天,可讓羔羊在舍外晒太陽,最初為30~60分鐘,以後逐漸延長時間。20天后,可隨母羊外出放牧。如果母羊進行舍飼,要設運動場,讓羔羊活動和跳躍,以促進羔羊骨骼發育。

  冬季如何有效管理羊群

  到了冬季,天氣寒冷,牧草粗硬,營養丟失,羊群冬牧面臨很多困難,特別是母羊處於懷孕期,自身需要營養,胎兒的生長髮育更需要營養,單靠放牧滿足不了其營養需要,唯一的措施是補飼。

  初冬的乾草、樹葉很多,天氣又不很冷,太陽出山後放牧,中午連續放牧至晚歸牧,羊群尚能吃飽,保住膘情。深冬雪厚,陰坡常積需難化,牧草缺乏,要在陽坡或背風及高燥草地放牧。風雪天可放牧在山谷溝邊。風雪天不能出牧,須及時補飼。補飼過遲將很快掉膘。一般從11月上旬至翌年5月為補飼期或舍飼期。一般每天補飼兩次,早出牧前補1次,晚歸牧後補1次。補飼的方法是先草後料,再後是多汁飼料和青貯飼料。礦物質可加在草料中餵給。補飼的數量可根據羊體重和羊的只數,測算出一晝夜的草料數,再減去放牧所獲草料量即為應補喂的飼料量。

  由放牧轉為補飼或全天舍飼,需要一個逐日適應的階段,一般為10天左右。做法是要逐日縮短放牧時間,增加早晚補飼的數量,使羊逐漸適應和習慣舍飼。在舍飼初期,應該餵給質量好的乾草,待羊習慣後再餵給一般乾草,防止營養驟降。這樣做,將能使羊很快適應舍飼,不然將會發生消化不良等疾病而招致經濟損失。舍飼後須注意圈舍衛生、乾燥、通風,並讓羊適當保持運動量,以有利於羊的健康和母羊的正常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