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知識黑板報

  完善和發展中醫養生知識管理體系,促進中醫養生知識的系統梳理和廣泛傳播。那麼關於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圖片:

>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1:

  1、琴醫心,花醫肝,香醫脾,石醫腎,泉醫肺,劍醫膽。——《幽夢續影》

  2、活到老,學到老,知識多,身體好。不知保養不算巧。

  3、與其救療於有疾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丹溪心法》

  4、齒,骨之窮也,朝朝琢齒,齒不齲。——《養生要集》

  5、解憂排怒鬆弛祕訣:冷靜五分鐘。於社會,看主流,想本質;於別人,看優點,想長處;於家庭,看老小,想和睦;於自己,看缺點,想身體。

  6、出則以車,入則以輦,務以自佚,命以曰招蹶之機。——《呂氏春秋》

  7、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萬病息。——《衛生寶鑑》

  8、晚飯少吃口,活到九十九。——《養生要集》

  9、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外輕內順,而生理備矣。——《蘇沈良方》

  10、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壽世保元》

  11、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損智,多事則形疲。——《養生要集》

  12、高興與悲傷,快樂與悽愴,欣慰與苦悶,安詳與旁徨,振奮與萎靡,寬鬆與緊張,愉快與痛苦,喜悅與憎惡,歡欣與惆悵,前者促進健康,後者誘發病恙。

  13、省思慮則心血不耗,發不易白。——《醫先》

  14、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療疾病是法寶,藥療食療與神療,三管其下療效好。

  15、治身養性謹務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抱朴子》

  16、人借氣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養,所忌最是怒。——《老老恆言》

  17、大喜蕩心,微抑則定;甚怒煩性,稍忍即歇。——《退庵隨筆》

  18、夫精神志意者,靜而日充者壯,躁而日耗者老。——《淮南子》

  19、養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壽:養花辛苦有誰知,風風雨雨要護持,但願來春春意濃,瑤花喜見綴瓊枝。

  20、牢齒之法,早朝叩齒三百下為良。——《養生要集》

  內容2:

  1、記住:睡覺是養生第一要素。

  睡覺的時間應該是晚21:00~早3:00。因為這個時間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則春夏不長,即第2天沒精神。

  2、一切藥物對治病來說都是治標,不是治本,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因為一切的病都是錯誤的因產生錯誤的果。錯誤的因不除,錯誤的果就不會絕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從心生,心淨則身淨,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復系統來修復自己的疾病,其實人和動物是一樣的,動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確的觀念遠比昂貴的藥物和危險的手術更能幫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確的觀念,你就會有正確的決定,你就會有正確的行為,你就可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絕對不是從書本里學來的,而是從自己的真誠心、清淨心***就是佛家所說的菩提心***,從定中生出來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構造最完美的靈體,健康的身體是人生來就具足的;

  人的健康狀況的調節是靠人體本身所具有的調節修復系統來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輔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現象是人體在調節、清理身體垃圾時所表現的現象,是人體自動調節平衡所表現出的狀態,所以應該把它們當成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應該去把它當成病因來消滅。

  所以當人在生病的時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裡要***,心定則氣順,氣順則血暢,氣順血暢則百病消。

  7、人的健康離不開兩大要素:1***,足夠的氣血;2***,暢通的經絡***包括血管和排洩垃圾的通道***。

  8、足夠的氣血靠:足夠的食物+ 膽汁+必要時間內***晚上天黑後~ 午夜1點40***優質的睡眠***這個時候大腦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經主導***+良好的生活習慣。

  9、暢通的經絡需要:清淨心。一切七情六慾都會破壞清淨心,從而破壞經絡的正常執行。

  10、維持健康的身體不僅需要“增收***增加氣血***”,也需要“節支***減少血氣的損耗***”。

  11、過度地增加食物不僅不會增加血氣,而且會成為身體中的垃圾負擔,反過來還得靠消耗血氣來把他們清理掉。五臟六腑是一個血氣加工廠,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無限的,所以食物的數量必須得到控制。

  12、適當運動可以幫助人的氣血執行,但同時也在消耗人的氣血。人體的微迴圈主要應該靠鬆靜來達到的,這也是健康必不可少的。

  13、人體中的垃圾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血氣來清除它們,但人的血氣因為垃圾的增多和血脈的阻塞而減少,這就形成了惡性迴圈,這也正是人衰老的機理。

  所以,人要想健康不老,就要:1***,減少體內的垃圾;2***,增加血脈經絡的暢通;3***,增加體內的氣血。

  14、與其相信藥物,相信檢查的資料,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覺,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調節能力。但這需要在你得道***智慧開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這一切。

  15、健康,從調節心性開始。為了你的健康,你學佛吧。學佛得到的快樂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6、對於一個有宿疾的人來說,只有氣血充足了***一是通過這裡所介紹的補充氣血的方法,二是通過靜坐打通氣機***,病情才會顯現出來。

  所以練功的人在功夫達到一定水平後都會出現一些“有病”的現象。這個時候要沉住氣,定下心來多做些靜功來增加自己的氣血,以儘快度過這個時期。

  17、人違背了養生法則,雖不一定會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大大增加得病的機會。這就和交通規則一樣,你違背了交通規則,不一定會出事故,但其危險性是顯而易見的。

  18、人為什麼必須保持一定的飢渴才是對養生有利呢?其實這就是“虛”的妙用。道家講,虛則靈。這和謙虛使人進步,自滿使人落後一樣,所以人必須經常保持“虛靈”的狀態,才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健康。

  19、人要想健康,就必須使體內有足夠的"氣"來"氣化"所進的食物,只有這樣,你的體內才不會積累垃圾,不會有多餘的食物來釋放遊離的"虛火"損害你體內的臟器。這個"虛火"反過來會損耗你的"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現代人生病,大多數是飲食不節的緣故。

  20、靜養法:安坐***臥***在床上,把身心一齊放下,自己渾身如融化,不許用一毫氣力,好像沒有這個身子相似。呼吸順其自然,心也不許它用一點力,一起念便是用力了。把心安在腳底板下,此是引火向下,引水向上,自然全身氣血順暢。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