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飲食吃什麼好有哪些飲食禁忌

  骨折是指由於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或完全斷裂的一種疾病。吃什麼好呢?下面小編整理了骨折的飲食及禁忌,一起來了解吧。

  骨折飲食吃什麼

  早期***1-2周***

  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只,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3-4周***

  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

  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骨折患者飲食禁忌

  1、忌盲目補充鈣質

  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能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

  2、忌食不易消化食物

  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胃腸消化排便的食物。

  3、忌多吃肉喝骨頭湯

  若大量攝入磷和鈣,會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

  4、忌不飲水或少飲水

  若不飲水或飲水減少,易引起大便祕結,小便瀦留,也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

  5、忌偏食

  飲食上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骨折後要注意哪些事項

  骨折早期骨斷筋傷,氣滯血瘀,淤血內停,腫脹疼痛,體溫偏高,此時不可急於服用營養品,腳骨折後應食蔬菜、水果、牛奶、米粥、麵食等,忌食酸辣、油膩及刺激性食物,待病情穩定,二便通暢、舌苔脈象正常後,在適當給予補養之品。

  骨折中期骨細胞佔據血腫位置,形成骨痂,腳骨折後應給予持續接骨,調和營養的食物,如雞蛋、排骨湯、魚類、動物肝腎、胡蘿蔔、瘦肉、豆製品等,同時加服中苭,從而壯骨益髓,促進骨折癒合。

  忌多吃肉骨頭。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

  患有骨折的病人主要進行關節活動,自己做一些關節伸屈活動,鍛鍊自身的關節活動能力及筋骨舒縮能力,以加強肌力。腳骨折後飲食上應從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腳骨折後忌少喝水。臥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儘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臥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祕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