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小狗乘絲字打一成語的答案

  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一隻小狗乘絲字打一成語,你們知道答案是什麼嗎?如果不知道,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一隻小狗乘絲字打一成語

  一絲不苟

  一絲不苟的詞語解析

  [釋義] 苟:苟且。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語出]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苟;升遷就在指日。”

  [正音] 苟;不能讀作“jù”。

  [辨形] 苟;不能寫作“荀”。

  [近義] 小心謹慎 小心翼翼 不苟言笑

  [反義] 粗枝大葉 馬馬虎虎

  [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一絲不亂”;都有“辦事認真”。但~偏重於“不苟”;有一點也不馬虎的意思;“一絲不亂”偏重於“不亂”;有佈置或收拾得非常整齊;一點也不零亂的意思。

  一絲不苟的成語故事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禁止殺牛。一天,鄉紳張靜齋和舉人范進相約去拜訪知縣湯奉。湯奉設宴招待他們,席間有位老者將一些人士拼湊起來的五十多斤牛肉送給他。湯知縣一向受賄,可上朝又有禁令,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就問張靜齋:“剛才有幾個人送來五十斤牛肉,要求對他們的政策放鬆一點,你說我收還是不收?”張靜齋搖頭道:“萬萬使不得,我們都是朝廷命官,心中應只有皇上,不能收受賄賂,即使是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也不例外。”並舉例說:“洪武年間,有一次皇上到劉伯溫家中造訪,正巧江南張士誠送來一罈子小菜。劉伯溫開啟一看,發現是一罈子金子。皇上見了勃然大怒,第二天就把劉伯溫貶為青田知縣,不久又將他毒死。”湯奉聽張靜齋說得頭頭是道,於是急忙請教該如何處理才好。張靜齋說:“你可以藉此事大作文章,把這個老者和那幾個人抓起來,用一副大枷鎖了,把牛肉堆在枷上,並且出一張告示,說明他們膽大妄為。如果上司知道你辦事一絲不苟,一定會提拔你的。”湯知縣聽了連連稱是。

  一絲不苟造句

  1. 紅綠燈先生,您那一絲不苟的精神和善解人意的品質讓我敬佩!

  2. 調查研究要深入細緻,一絲不苟;粗枝大葉,馬馬虎虎,是不會達到目的的。

  3. 白求恩對醫療技術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4. 爸爸寫文章一絲不苟,用詞造句反覆推敲。

  5. 一絲不苟勤於政務,一生為民樂在其中。

  6. 學習並不是有興趣就可以的,它還需要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和持之以恆的毅力。

  7. 易事、苦事、難事、好事、窩囊事,凡事皆能裝心中,一絲不苟地去辦。易事認真辦,苦事用力辦,難事用心辦,好事朝更好的方向去辦,窩囊事要理智地去辦。

  8. 張老師對待教學工作一向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9. 假如傳統或“世代相傳”的意義僅是盲目地或一絲不苟地因循前人的風格,那麼傳統就一無可取。艾略特

  10. 遵章守紀一絲不苟,落實標準一點不差。

  11. 一絲不苟的工作,熱忱周到的服務。

  12. 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一塵不染克己奉公,一絲不苟勤於政務,一身為民樂在其中。

  13. 從事醫藥研究的人,一定要有一絲不苟的精神,……紙上錯一筆無干大雅,醫理上錯一著人命攸關。

  14. 她是個是一絲不苟的人,銀錢帳目,管理得一清二楚。

  15. 一提到工作,媽媽總是那麼緊張,那麼一絲不苟。

  16. 第十三車隊工作一絲不苟,車輛的每一個小毛病,隨時發現,隨時修理。

  17. 我為了手抄報做的能得到老師的讚揚,我一絲不苟的做,絕不敷衍。

  18. 即使是常規的機械的事務性工作,也應該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地做好。

  19. 在考試中我還平靜的答題,一絲不苟的檢查。

  20. 他對工作一絲不苟,生活上卻食無求飽,居無求安。

  21. 因樹為屋,我們從他在這些小事情上一絲不苟的精神,可以保證,委託給他重大的工作也一定能夠很好地完成。

  22. 筆畫的長短筆順的先後,都必須一絲不苟才能不出錯。

  23. 俗話說的好嚴師出高徒嘛,張老師很嚴厲的,早晨一進教室總能看見她在一絲不苟的觀察所有讀書的同學,不讀和讀不好的同學就會被留在放學的時候在讀!

  24. 溫暖是飄飄灑灑的春雨;溫暖是寫在臉上的笑影;溫暖是義無返顧的響應;溫暖是一絲不苟的配合;溫暖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溫暖是彼此間的信任。溫暖是情,溫暖是愛,願人間處處充滿溫暖。

  25. 在海邊撿起的這一枚貝殼的時候,裡面曾經居住過的小小柔軟的肉體早已死去,在陽光、砂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貝殼中生命所留下來的痕跡已經完全消失了。但是,為了這樣一個短暫和細小的生命,為了這樣一個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蒼給它製作出來的小居中所卻有多精緻、多仔細、多麼地一絲不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