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網路前景怎麼樣

  現如今,網路的使用已經十分普遍,就連無線網路也開始流行起來,那麼關於無線網路大家瞭解多少呢。比如,大家知道嗎。小編在這裡為大家詳細介紹。

  現在說起“網路大勢”,無線連線必然身居其間,在今年的“N+I 99"上就有苗頭。以前是朗訊、北電狂擂無線LAN的戰鼓,現在越來越多的有線網路大腕加入戰團,如3Com正在國內推廣其11M無線LAN新產品,而IDG電訊亦曾言“誰又能保證明天Cisco不會推出自己的無線LAN產品呢?”又如Microsoft最近宣佈購買一家小公司Sendit,作為其無線移動訪問Internet技術的研發中心,這亦是Microsoft第二次在無線手持技術方面的動作,還有五月,諾基亞在國內推廣基於WAP的無線接入,搜狐想成為無線資訊服務提供商的意向已顯露,看來無線接入不遠了。

  拉斯維加斯從來就是一個讓人充滿幻想的地方,5月在那兒舉辦的“N+I 99"難免成為廠商們對技術發展方向進行豪賭的展臺,無線區域網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無線區域網從其標準IEEE802.11在1997年6月被制定以來,就一直在區域網內聯領域不斷髮展,但這次的“N+I 99"又賦予了它一個全新的發展前景——“最後一公里接入”,也就是說,在網際網路城域主幹網路架設齊全的情況下,無線區域網以其靈活佈設、高頻寬和無線接入的優勢,成為一種很有發展前景的網際網路入戶解決方式。

  近年來網路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一方面,在區域網組網上,速率可以達到千兆,但“接入點的固定和有限”,伴隨著使用者“移動辦公”的需求逐漸強烈,有線接入也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時候;另一方面,多個區域網的互連,或者由於佈線的多方限制,或者因為租用專線的高昂成本,每每使網際互連遇到障礙。無線區域網也就應運而生了, 它所提供的“一點對多點接入”、“點對點中繼”等工作模式為使用者提供了一種替代有線的高效高速的解決方案。而標準的統一,為無線網技術的不斷髮展奠定了基礎。

  對應用來說,更重要的是,某種程度上的“相容”就意味著競爭開始出現;而在IT這個行業,“相容”,就意味著“十倍速時代”降臨了。

  今年“N+I 99"展出的無線接入裝置大多采用結合了分碼多重進接***CDMA***的直序擴頻技術。噪聲干擾、多徑效應、效能不穩定和傳輸速率低一直是橫亙無線應用的幾座大山,而這種技術被證明是當前先進可行的解決方案。

  直擴主要是在媒質訪問控制層***MAC***進行了創新。以貝爾實驗室研製的WaveLAN產品為例,我們能具體瞭解一下直擴技術的實現。在WaveLAN中,稱作“Theseus"的數字訊號處理器***DSP***產生11位隨機程式碼信元,正是這種隨機碼元提供了直擴產品的“三強”。

  1、分碼多重進接能力強

  我們知道開放的2.4GHz ISM頻帶***工業、科學教育、醫學頻帶***範圍是2.4~2.484GHz。WaveLAN IEEE802.11支援2.4GHz頻帶下的13個子通道,每個通道佔有高達22MHz的頻寬,並可在2.4GHz頻帶下同時擁有3個完全獨佔的子通道,因此可將相互干擾減至最小。在每一個子通道內,依據11位隨機碼元對各***使用者進行編碼分址。各使用者使用正交或接近正交的擴頻編碼,各使用者的源訊號能被複合到同一個無線發射通道中,實現頻道複用。在選擇低速傳輸模式下,WaveLAN可在滿足辦公自動化應用的需求下,支援最多80個使用者的分址能力。

  2、抗干擾能力強

  我們知道微波訊號傳輸質量低,往往是因為在傳送訊號的中心頻點附近有能量較強的同頻噪聲干擾,導致訊號失真。而直擴技術產生的11位隨機碼元能將源訊號在中心頻點向上下各展寬11MHz,使源訊號獨佔22MHz的頻寬,且訊號平均能量降低。在實際傳輸中,接收端接收到的是混合訊號,即混合了***高能量低頻寬的***噪聲。混合訊號經過同步隨機碼元解調,在中心頻點處重新解析出高能的源訊號,依據同樣演算法,混合的噪聲反而被解調為平均能量很低可忽略不計的背景噪聲。

  3、高速可擴充套件能力強

  由於獨佔通道且分碼多重進接,WaveLAN的速率高。但由於在IEEE802.11標準中,11位隨機碼元中只有1位用來傳輸資料,因此吞吐量的擴充套件能力強。貝爾實驗室新出的增強型WaveLAN ,最大速率達到10M乙太網的水平,而網路容量遠遠超過乙太網,就充分利用了這種擴充套件能力。相對於通用標準採用的相位變化DQPSK/DPSK調製技術,增強型採用了直序/脈衝位置調製***DS/PPM***技術。PPM技術使用了預置的8位碼元中的3位傳輸資料,這就使傳輸率產生了飛躍。用不了多久,作為被IEEE802.11委員會接受為高速方案的提案者,貝爾實驗室採用CCK***Complementary Code Keying***技術將WaveLAN傳輸速率進一步提高到11Mbps。

  顯然,直擴有一個複雜的訊號傳輸和調製體系,也就必需一個功能很強的數字訊號處理器。隨著晶片整合度的提高,價格將不再成為應用的瓶頸。目前,朗訊和Harris公司都能提供相容性很強的DSP,這樣,一般生產性廠商就能OEM出自己的直擴產品。

  對於國內的ISP來說,無線接入更大的誘惑力大概在於其利用的是ISM頻帶,這樣,中國的ISP們第一次真正擁有自己的基礎網就成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