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青年教師演講稿

  教師是樹,在你長途跋涉時,為你遮陽蔽雨。那你知道哪些?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用愛澆灌教育之花。

  記得還是在師大當學生的時候,天天聽著、看著師大校訓“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我就下定決心要以此為目標,做一個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五年前,我從思想政治教育畢業,躊躇滿志地從大學校門裡走出來,滿懷信心地踏進了這片充滿生機的洋溢著媽祖文化的本科院校。

  前幾天,很偶然的,在部落格上看到這樣一些訊息:有一位學者被邀請去講課。講課前,他先向學員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說,現代社會最缺乏的是什麼?”臺下學生異口同聲地喊成一片:“缺德!”這位學者頓時淚流滿面……每學期末我們學校都會有對老師的“民意”調查,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好老師嗎?聽聽學生們怎麼說?好像也只有這時我才會感到“師德師風”的分量沉甸甸的。

  我為什麼成為一名教師,我要做一名什麼樣的教師?這是師德的實質。在物慾橫飛金錢至上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對金錢趨之若騖。人們總以一種功利目的看問題、做事情。而教師這一字眼使它自然呈出幾許平淡,原本就與世風格格不入。有人這樣形容教師的生活:吃的清淡,穿的素淡,出去辦事遭人冷淡,就象蠟燭,一生半明半暗。這種平淡與膨脹私慾的碰撞使汙濁之風吹進了這方淨土,凡事講究利益,對付出片面地衡量回報,當學生不滿其意時,浮躁草率地敷衍應付,甚至粗暴極端地蠻橫處理。這怎與“教師”神聖字眼相符合,怎能讓“師德”這沉沉的詞語所承受得了啊!

  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也許我們只是莆田學院1000多名教師中微不足道的一員。但我們的工作卻是與學生相處時間最長,對學生的日常生活了解最詳細的。記得有一位資深的輔導員這樣說過“輔導員具有怎樣的品德、個性,那麼他帶出來的學生也將具有怎樣的品德、個性”。

  出於一些主觀和客觀原因我常常是下課鈴響交代完事就離開教室、離開孩子們,起初我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可是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總是和班主任比較親,而和我這個年齡差距並不大的老師卻有著不小的心靈上的距離。反省以後我才發覺,我平日裡給他們的距離感讓他們拒我以千里之外。我開始學著怎麼和他們交談,怎麼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時我才發覺他們的心靈竟是這麼的豐富多彩,他們收穫了一個朋友,而我收穫的卻是一群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也許大家都曾遇到過類似的事情,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與這些少男少女相處,你會漸漸感覺到他們的獨特的被賦予新時代特徵的個性,也許他們的言語和表現少不了幾許執拗、魯莽;也許他們的思維和行動欠缺幾分理性和沉穩,但只要用心發現,他們其實很想與你接近,他們以獨特的方式渴望著你的關注,企盼著你的關愛,在意你的關懷。如若身為教師的你忽略了這一點,縱然你有高深的學識,耀眼的才華,你在他心中也被打了一個大大的叉。化解這一叉的奧妙,便是“師德”中的一個字——愛。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母愛容易出現溺寵,友愛重在禮尚往來,情愛少了幾多嚴謹。而師愛是嚴與愛的巧妙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主動積極的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並不平凡:三尺講臺是我們思緒縱橫的絢麗舞臺,它面對的是將來的桃李滿天下;明淨課堂有我們燈火闌珊的徹悟境界,那裡寫滿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充實。

  當我課堂上傾心投入和孩子們教學相長的時候,當我和同學們在辦公室敞開思想促膝談心的時候,當我節日裡收到學生溫馨的祝福和問候的時候,當我看到學生的成績明顯進步的時候,我和許多老師一樣,體會到了付出後的歡樂,這是教師所特有的快樂。擁有這些,我並不豔羨萬貫錢財,因為這是很大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最後,借用冰心老人的一句話:愛在左,情在右,在事業的道路上,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仁: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中國夢 ,我的教育夢。中國,一個擁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與文明史的國家,一個約有13億人口的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兄弟姐妹加起來的夢想,形成了我們共同的“中國夢”。

  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經歷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為有夢想,我們才歷經滄桑、信心不改。 我們每個人夢想的成長,都有“中國夢”的成長相伴,有了“中國夢”的茁壯成長,我們才有了做自己夢的自由。正所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小學教師則是塑造孩子成才的奠基石。我曾經也有很多夢想,有醫生、警察、科學家、老師、律師等等,但最後我選擇的職業是教師,小學教師。

  教師夢,偉大的夢!我在教育這片沃土上不斷耕耘已有12載,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我驕傲,我自豪。實踐中我發現,作為一名教師,不單要有愛心、耐心,更多的是要有創新和不斷的求知、探索精神。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畫什麼,那就是什麼,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影響到孩子一生的發展。你給了孩子怎樣的教育?你給了孩子們什麼樣的課堂?你以怎樣的方式在影響著他們?你是否帶著他們走好了人生的第一步?這是我的教師夢,作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我,總是及時發現孩子們各自的亮點,培養孩子從小熱愛集體,團結合作,用愛心幫助有困難的人,做一個“愛心小天使”,讓每個孩子都自信滿滿地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我相信通過我們繼續不斷地努力,我們的孩子會更加茁壯,讓我們的孩子鮮花怒放,成為有理想、有抱負的有為青年,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獻出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個人夢”,這樣,我的教師夢也會早日實現!我們的“中國夢”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如夸父逐日般上路,讓路上的辛酸、甘甜融進我們的眼睛,讓心靈的困境化作永遠的堅定,為了那個共同的“中國夢”一起努力!

  三

  奉獻還是索取,是高尚與卑劣,偉大與渺小,光榮與恥辱的分界。

  我不是一位多情的詩人,不能用漂亮的詩句去謳歌我的事業,我感謂不是一位睿智的哲人,不能用深遂的哲理去體現我的人生價值。然而,我就是我——一個普通的小學教師。今天要在這詞彙的花園裡採擷,構造我心中最美的詩篇。在理性的王國裡徜佯。推演我心中最奧妙的哲理。我要用深深的思索和凝重的感情來唱出我心中最美的歌!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奉獻——崇高的道德境界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教師是培養人的事業,更是一種愛的事業!這種愛,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母愛容易出現溺愛,友愛需要回報,情愛是下種專一自私的愛。而師愛是嚴與愛的結合。它是一種科學、理智的愛,積極、主動的愛,無私、博大的愛。他能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使教育影響如涓涓溪流,,流入學生的心田。它是春雨,能滋潤乾枯荒漠的心田,萌發一片綠洲。

  幾年前,我們的柯仲華老師,與幾十個學生緣聚於石馬小學。有一天,她為了讓幾個學生能解除心中的疑惑,很晚才回家。到家後,才得知自己唯一的兒子就在她與學生交流的時候,病了。弄得上吐下瀉,體溫不定。在她兒子的口中不停地叫喊著“媽媽,媽媽---------”看著病床上昏迷的孩子,看著孩子和丈夫那憔悴的臉,此時的柯老師的心碎了。在兒子最需要她的時候,她卻沒有守護在他身旁,沒有盡到一個作母親的責任。到了清晨,她為了班上的學生,卻毅然離開了昏迷中的孩子,向學校走去,向她熱愛的學生走去-------

  這是一種何等崇高的愛!正是這種愛,推動了教育的發展;正是這種愛使後進生感受到了陽光;正是這種愛,使教師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我,以及在坐的大家還有什麼理由不把這種崇高的愛奉獻給學生,還有什麼理由不為從事這愛的事業而感到自豪!

  有人說:“奉獻出這種崇高的愛卻要守著一輩子的清貧,這值得嗎?

  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教師每天都進行著大量、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等等。重複性勞動單調而缺乏新鮮感、刺激感。而且目前教師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相對來說還比較低。教師貧瘦的工資無法使自己的飯碗浮起富有的油花。生活環境的艱難無法使教師擺脫貧窮。那麼是什麼構成了教師兢兢業業、勤於奉獻、淡薄名利默默耕耘的內在動力呢?那就是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王周春,是我在中心校實習時遇見的一名美術教師。九個班的美術教學工作,構成了他每日生活的旋律,教案、學生的畫,點綴了音符。他還常常為學校的各類公益事業出謀劃策。標語上記錄著他的笑容,藝術牆上輝印著他的汗水,文化長廊透露出他的創意,節目道具上有他的思索,甚至教師的教具上都記錄著他的辛勞。而這些幾乎都是他在週末完成的。

  有一次,他為了幫助學校製作道具而爽了女朋友的約,以致於本來有煩躁生活的他,更增添了一些煩惱。可是他沒有怨言。他付出了許多,卻從來沒有談過索取,這是什麼?

  這就是教師的奉獻!是它使我們教師摒棄了庸俗的價值觀,擺脫了世俗的偏見。忍受了社會的誤解,理解了種種不公。義無返顧的投身到了教育事業之中。忠於職守,以奉獻為趣、為幸福。是它讓教師的辦公桌上經常點綴些鮮花和水果;是它,使教師不會視平凡的工作為平凡,不會視瑣碎的工作為瑣碎,而是會認真對待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件小事,於細微處顯精神,於小事上下功夫。在簡單卻又偉大的教育工作中體驗人生價值實現的滿足,也正是它這樣的精神和道德價值觀鼓勵著廣大教師在差強人意的社會環境、社會條件中為國家、為民族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對每個時代的每個民族、每個人來說:奉獻的積累,就是財富的積累,文明的積累,社會生產力的積累。積累越多,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速度就越快。這是那些做出了傑出貢獻的思想家、科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受到人們尊重的原因,也是那些在平凡的崗位上敬業工作、合法經營、誠實勞動、辦事公道的人受到大家尊重的原因。

  奉獻---世世代代進步人類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質、道德行為、道德境界。志在高遠,不輟耕耘,教師為崇高而走來,去追求人生的價值,教師為平凡走去,去托起明天的太陽。

  親愛的同行們,讓我們 攜起手來,共唱奉獻的旋律,共攀道德的高峰。在這三尺講臺上,閱歷春秋,苦苦耕耘,用我們的愛心、細心、熱心、關心,去換起學生的開心、家長的放心、祖國的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