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跌叉的要領有哪些

  跌叉是陳式太極拳的動作之一。陳式太極拳中也有很多跌叉的要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陳式太極拳跌叉的要領。歡迎閱讀!

  陳式太極拳跌叉的要領

  1、氣要含蓄下沉,勢要穩健有神,神不外散,跌叉時應以左腳跟擦地輕穩前伸剷出,腳尖翹起。右腿屈膝下蹲,右膝里扣貼地鬆胯,臀部下沉挨地。

  2、借身體往下鬆沉之力,再裹襠護臀,轉腰沉胯,重心輕輕向前移動,左手拳向前上方提穿,拳心向上。右手拳向後向下鬆沉,拳心向後向外。左腳踏實,右腳隨勢虛點。眼隨左手,頂勁不丟,

  3、跌叉時切勿兩腳騰空直接下跌。

  4、歌訣:上驚下取須牢記,左足擦地蹬自利,股屈住膝挨地,盤根之中伏下意。

  陳式太極拳三十六擺蓮跌叉

  1.轉身收掌

  身體重心稍移向左腿,上體微左轉。隨之左手向左前伸,腕同肩高;右手向前、向左劃弧於右肩前,右腕稍高於肩,掌心向外。接著重心稍移向右腿,上體微右轉。隨之左臂屈肘,左手內旋向左、向後、向右劃弧收於左肩上,指尖向後,掌心向上;右手內旋向前、向左劃弧,右臂屈肘,右手繼續向後、向右劃弧於右肩上,指尖向後,掌心向上。重心移向右腿,上體右轉。隨之右手微內旋向右、向前劃弧伸出,腕稍高於肩,掌心向外;左手內旋向右、向下劃弧至右胸前,掌心斜向下。目視右手。見圖296、圖297。

  注意事項:轉身收掌時採用吸氣。

 
 

  轉身收掌

  2.轉腰按捋

  身體左轉,重心移向左腿。同時兩手向下、向左劃弧,左手捋按於左腰前,指尖向右下方,掌心斜向下;

  右手置於胯右前方,指尖向右下方,掌心斜向下。目視右手。見圖298。

  注意事項:以腰帶臂按捋,注意不要左右搖晃。

  轉腰按捋時採用呼氣。

  當對方用右拳向我面部進攻,我抬右手向前、向上搠接住對方右手腕外側,順勢握住,向右引採。

 

  轉腰按捋

  3.收腳擺掌

  上體微左轉,重心移向左腿。隨之兩手向左、向前、向上劃弧,手同胸高,掌心向下。接著上體右轉,重心移向右腿。隨之兩手平擺向右劃弧於體前,手同胸高,兩手相距稍寬於肩,手心向下。接著右腳收至左腳內

  側。腳尖點地,兩腿屈膝,右膝稍內合。兩手繼續向右劃弧,右手下落同腰高,左手落至右胸前。目視右手。見圖299。

  注意事項:收腳擺掌時採用吸氣。

  拭目以待,以蓄待發。

 

  4.獨立拍腳

  重心全部移至左腿並微屈獨立,右腳向左、向上、向右劃弧擺起於胸前時,兩手向左、向上依次擊拍右腳

  面。目視右手。見圖300。

 

  右腿上提和向右擺腿均須伸直。擺腿時,手和腳要形成合勁。右腳發力向右擺,同時兩手發力向左平擺。兩手擊拍腳面要清脆響亮。

  注意事項:獨立拍腳時採用呼氣。

  我可用右腿屈膝提起,向前、向上抬起,再向右劃弧擺轉,擊打對方的右肋側。

  5.震腳跌叉

  左腿屈膝:右腳下落於左腳內側並屈膝踏地震腳。隨之左腳迅速離地稍提起。同時右掌變拳前平舉,拳眼向上;左手外旋向右、向下劃弧收於右胸前,拳眼向上。接著右腿屈膝下蹲,左腳尖翹起,以腳跟貼地向左前剷出,右膝里扣,鬆胯合襠下沉,臀部、右膝內側和左腿後側貼地。同時右臂微屈,右拳經面前向上、向右劃弧舉於肩右前方,拳心向外;左拳向下隨左腳剷出前伸,拳心向上。目視左拳。見圖

  301、圖302。

 
 

  動作要點:右腳下震、左腳提起與平舉收拳要協調一致.左腳剷出時,上體不要傾斜。跌叉兩胯內收,以利於起身。

  注意事項:震腳跌叉時採用呼氣。

  如果對方從我後方向我進攻,攔腰將我抱住,我身體迅速向下鬆沉,身體稍右轉,右腿向後側用胯向下靠擊,使對方向後仰跌。

  陳式太極拳的主要招式

  陳式太極拳有陳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由清初河南溫縣陳家溝陳王廷所創。陳式太極拳老架共有七個套路,現僅流傳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大約道光咸豐年間,陳王廷五傳弟子陳有本去掉老架中的某些難度動作,編成陳式新架太極拳。其弟子陳青萍又在陳有本所傳拳架基礎上創編成另一拳架套路--"趙堡架"。陳式老架拳與新架拳沒有本質的區別,主要區別在於老架拳弧形繞轉的圈較大,新架拳圈較小。故陳家溝也稱老架拳為"大圈拳",稱新架拳為"小圈拳"。

  陳氏太極拳有大、小架之分,亦有新、老架之別。其它套路還包括器械和對練等等。

  老架式

  此二套路屬大架系列,為陳氏十四世陳長興在家傳的拳架中所總結與編排的。老架以纏絲為軸心,貫穿於整個套路。古樸而無花架勢。一路拳以柔為主。主要練習並建立起陳氏太極拳的功底。因此也有人稱一路拳為基礎拳,練功拳。有了一定的一路拳功底,再近一步學習二路拳。二路拳,亦稱炮捶,以剛為主。尤其突出太極八門勁的四隅勁:採、列、肘、靠。有了一路拳的鬆,二路拳的鬆活彈抖就能更好地發揮出來。

  小架式

  此套路原被稱為新架。在陳發科所編之套路流傳之後,此套路逐稱為小架。小架為陳氏十四世陳有本所創。此套路除去勁發於外的動作,把勁路涵於套路當中,蓄而待發。整套拳打起來溫文爾雅,有儒者之風範。

  新架式

  此二套路屬大架系列,為陳氏十七世陳發科由老架編排而成,經其子陳照奎定型為新架。新架尤其突出纏絲螺旋的動作。在套路上以鬆活彈抖,節節貫穿,胸腰運化,轉關摺疊等特點獨樹一幟。

  太極劍

  陳氏太極也包含了許多器械套路,主要包括:單劍、雙劍、單刀、雙刀、雙鐗、搶、大刀、杆等等。

  陳氏太極劍實在陳氏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陳氏太極拳的基本技術原理,對陳氏太極劍也同樣試用。

  陳氏太極劍的的傳統套路共五十八個動作,劍法多樣,有劈、刺、撩、掛;點、崩、雲、架;穿、提、掃、抹;帶、斬、截、託等。其特點是剛柔相濟,快慢相間,以身帶劍,靈活多變;運動路線纏綿曲折,風格別緻,有很高的強身健體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