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演講稿該怎麼寫

  不知道演講稿怎麼寫嗎?讓小編來教你吧。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作文演講稿,希望能幫到你喲。

  作文演講稿篇一

  歷來最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們似乎生來就進行著心靈上的選擇,在進與退之間,在生與死之間。

  魏晉出英雄——歷史學家如是說。

  我不知道在別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雄,但從他的每一次選擇中我斷定:他是個英雄。

  嵇康也許天生一副傲骨,不屈於俗,不慕於官,過著自己的田園隱士的生活。一代名將鍾會,慕名往謁,結果被拒之門外。鍾會在臨走時,不忘記恨恨地瞪了兩眼。於是嵇康便上了刑臺,理由是謀亂。行刑前,執刑官問他還有何話說,他抬起頭,看著臺下三千太學生稽首向著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司馬昭也看著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馬昭說一句懇求的話,往後則皆大歡喜。他的心在動,心在痛,屈服嗎?不,他知道自己並沒有錯。於是他說了句:“把琴拿來。”……

  他勇於赴死的從容給了歷史一個雋永的背景,那已成絕響的《廣陵散》餘音繞耳。

  如果說嵇康是在尊嚴與生命之間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擇,那麼王國維的選擇又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呢?

  王國維可謂近代大儒,被人們稱為古文化的煞尾者。而正是這樣一代大儒,卻在清朝覆滅之後隨之而去了。對他的死,人們頗有爭議。有人以為他是“鐵桿”的晚清遺民,為“國”捐軀。而我卻同意餘秋雨先生的意見:他是死於一種文化。

  王國維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終身濡染的封建文化隨著清朝政權的倒塌而淡化以至沒落時,他這一隸屬於這種文化的人心怎能沒有一絲顫動?他的心在泣血。“活下去嗎?”環顧四周無所留戀,曾經滄海的人對一切都已不太在意。他已沒有了目標,因為,當時沒有一件事,沒有一個人可以作為他這個大儒的目標。“死嗎?”可這樣的死有人在意嗎?是否值得?為一種文化的沒落而死?一種文化的沒落預示著另一種文化的興起,但這已不屬於他了。

  心在刃上蹭了許久,血流一地,將一切塗成紅色。王國維便在這紅色中做出了選擇。玉殞香消吧!

  常言道:“百無一用是書生。”我卻不以為然。至少書生在矛盾中的心靈的選擇是雋永豪邁無與倫比的。常人的選擇可以更改,可當一介書生在心靈深處認定自己的選擇後……

  若干年後,我們會說:這是最令人迴腸蕩氣的經典的選擇!

  作文演講稿篇二

  “才華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鋒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磨,也會生鏽,變成廢物!”今天,我又情不自禁想起了老舍的這句名言。是它讓我在即將退縮的那一刻,鼓起了勇氣,去面對困難;是它讓我在困難時充滿自信。雖然這句名言已學過好久了,但它卻在我的腦海中像金子般閃閃發光。

  沒錯,在生活中,的確有很多充滿潛力的人才,他們就是一把把鋒利的刀刃,他們都有基礎和條件成為“天才”,但為什麼真正的天才卻那麼了了無幾呢?關鍵在於磨練。雖然他們知識淵博,頭腦精明,但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有很多挫折與坎坷在等著他們,在它們面前,只有經得起磨練的勇者,真正鋒利的刀刃,才能披荊斬棘,到達勝利的頂峰。而那些經不起風吹雨打的,虛有才華的人,只能被困難淘汰。

  說到這兒,我又不禁想起了自己。從前,剛剛學鋼筆字的時候,我是多麼的糟糕,在練字上,我總是怕吃苦,怕練習。所以,每次媽媽在家教我練字的時候,我都是拿著筆亂寫一通。歪的歪,躺的躺,總之是不成樣子。但自從學會了這句名言之後,我的寫字水平就突飛猛進,成為了我得意的一門特長。從厭煩到喜歡,這就像沙子變珍珠一樣。經歷了風雨,接受磨練,才能見到絢麗的彩虹。

  最具有說明性的還是鋼和鐵了。在火爐中,鐵錘下,處處都有鐵的身影。經過不斷千錘百煉,烈火焚燒,它成了無堅不摧的鋼。而那些怕吃苦的鐵,永遠只能成為一塊無人問津的廢鐵在陰暗的角落中,寂寞,無助。鐵變鋼是經過了多少痛苦的折磨?付出了多少艱苦的汗水?

  古人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有經歷了風吹雨打,在困難與磨練中成長,才能獲得成功。它彷彿一位名人時時催促著我,又如同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路程,更似一陣春雨,讓我這顆種子盡情地吸收精華……

  作文演講稿篇三

  從前,有位農夫在山上發現了一隻奄奄一息的蒼鷹,便將它帶回家中,精心呵護,但等到鷹的傷勢已痊癒,想放飛它時,鷹卻怎麼也飛不高了,只能在地上低低地哀鳴。

  蒼鷹無法再重返廣宇的藍天,是因為它在農夫家長期養尊處優,對不去自食其力的生活已經習慣了,等到它再想像以前那樣自在飛翔時,已經力不從心了。其實我們的生活往往也是這樣,不經意間,我們與家長也在扮演著蒼鷹與農夫的角色,正在重演著一幕幕悲劇。

  愛,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是無比芳醇的精神體驗,但愛有時也是一個無情的劊子手,是充滿鳥語花香的毀滅之路。

  那峭壁上聳立著的古鬆,誰不曾為它孤傲、勇敢的氣勢所震撼,那是溫室中嬌豔的花朵所遙不可及的。

  那山谷間奔騰著的河流,誰不曾為它激昂、勇猛的氣勢所震撼,那是庭院間平靜的荷塘所不可高攀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些都向我們印證——過分的溺愛也是一種毀滅,只有放手,孩子才能去尋找那片寄託著自己夢想與未來的碧海藍天。

  並非用甘甜的泉水澆灌出的果實就是甜的,可曾見過翩翩起舞的蝴蝶?在陽光下它們揮動著七彩的翅膀,但誰又知它在破繭而出的一瞬間,又是怎樣的生死磨難呢。孩子的成長需要磨礪,能力只有在磨礪中才會釋放。雨過天晴,彩虹當空,人們在驚歎彩虹美豔絕倫的時候,也應該想到那美豔前所要經受的風雨雷電。

  放手,才能展翅飛翔。孩子就像掛在空中的風箏,雖然它在天空中舞動著美妙的身姿,但它永遠不能自由高飛,線上的那一頭父母緊緊地握著那根叫做“愛”的細繩,在風雨來臨前便急急地收回長線,但又有誰知風箏多麼嚮往那片自由的天空,多麼希望自己能在風雨歷練之後,去享受自由飛翔的樂趣與喜悅。

  放手吧,讓孩子展開雙翅,向著自我與希望飛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