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作品匆匆讀書筆記

  朱自清匆匆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好好珍惜時間,不要讓時間白白溜走。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篇一

  讀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讓我深受感悟,思緒萬千。

  《匆匆》使我真正明白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道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的確是的,露珠兒幹了,有再晶瑩奪目的時候;太陽落山了,有再從東方深起的時候;天空被烏雲遮蔽,有重現光明的時候…可我們手中的日子呢,卻如江河入海且一去不復返!"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回想一下,我又何曾不是這樣每天都快速的把作業在學校寫好,放學把書包一扔,不是看電視,就是玩耍。父母看見了多次批評,可我卻說寫好了,書上的內容也記的。可當試卷發下來,卻是處處掛"紅燈"。

  我也就像朱自清先生寫的那樣"頭涔涔而淚潸潸了。"珍惜時間的人,哪怕給他幾分幾秒,他也會過的充實;浪費時間的人,哪怕給他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光陰,他也會一無所獲過的空虛。上天天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給每個人都是一天24個小時,主要看你怎樣掌握,怎樣分配。魯迅先生說的好:"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你能擠,總能擠出。"時間,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玩耍的人們啊!快正睜你的雙眼,不然,時間將在你身邊消逝。

  篇二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何況這個日子是個飛毛腿。朱自清為什麼感嘆呢?爸爸和他差不多的年紀,我看爸爸寫的文字說道:人年輕時,好象心在船上,兩邊是迷霧,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做很多事,但卻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成熟了後,知道自己的職責,但又有了很多牽掛,不禁為自己的未來嘆息、擔心,所以才會“頭涔涔而淚潸潸”。現在心在雲端,可以認清一切,但做不了事了。看到這兒,我的牙齒也不由自主地發出咯咯的磨牙聲,額頭上也是溼溼的。

  大冬天了,我怎麼會這樣?我問自己?只是因為日子過得更快,難道不比呆在冬天好多了嗎?!冬天一會兒就無影無蹤,但只是隱了身,不是說“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嗎,冬天也會蹦回來的,但日子是從不會隱身的,你看不見他時,他就早已消失,永不再回。

  朱先生的八千多日子只是針尖的一滴水,而我現在經歷的冬天只怕是一粒水分子,在浩瀚的宇宙中,什麼不在匆匆著呢?也許我在沉思這會,針尖上的水又不知道滴了多少滴?也許不知道在多少滴後,《匆匆》這部絕作也化作了一團蒸汽.....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是呀,又有什麼可以挽留這一切呢?

  篇三

  朱自清先生的這篇散文名篇,我是在十幾年前開始讀的,至今已很多遍。每次讀時內心中都有所感,可是仔細品味時,又無法確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多年後,我在生活的磨練中,品味了世事的艱難,人生的變遷,對社會、對人生漸漸有了看法,經由這許多經歷之後,在閒暇時偶爾內心裡會浮出

  朱自清先生的這篇散文名篇,我是在十幾年前開始讀的,至今已很多遍。每次讀時內心中都有所感,可是仔細品味時,又無法確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多年後,我在生活的磨練中,品味了世事的艱難,人生的變遷,對社會、對人生漸漸有了看法,經由這許多經歷之後,在閒暇時偶爾內心裡會出《匆匆》上的一些話語,平淡裡卻蘊含至深哲理。倏爾似有所悟,才漸漸體會到這篇文字優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裡卻寓意深刻。所以禁不住想寫點什麼出來,如果有緣人偶然看到則欣欣然矣。

  如果有人問:什麼是生命?則會有很多很多說法,可是眾說紛紜,無所適從。然內心裡卻對此問題揮之不去,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說:“我赤裸裸來到這世界,轉眼間也將赤裸裸的回去罷?但不能平的,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是啊,我們懵懵懂懂的來,糊糊塗塗的走,在生命的過程裡,如一場黃梁,了無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園序》中說:“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人生若是旅途,這一站起點是生,這一站的終點是死,沒有一個死去的人會讓生者明白死去後的體驗,可是死是我們必須面對的,正如我們有生,可是為什麼會恐懼死亡,我想正是源於我們對生的無知。大話西遊中孫悟空說:“生有很歡,死有何苦?”。我們總要抓住一些東西,讓我們自己感覺到生命的存在。我們活的時候,爭名奪利,無休無止,我們的慾望大的可怕,我們總是看見自己沒有的,卻總是看不見自己有的;我們總是追求進取,可是卻不知道休養生息。因此,老子說:“知止不辱,知足長樂”。孔子說:“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為聖人乎?”。是啊,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可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資源卻是有限。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失,早晚自食惡果。正如我們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去,可是我們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什麼?給世界萬物眾生留下了什麼?給養育我們的天地留下了什麼?一個人的富有,聚斂了的財富,要靠千千萬萬的窮人供養;一個發達國家的富足,要靠眾多不發達國家的供養;杜甫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們赤裸裸的來,赤裸裸的去,死的時候你能夠問心無愧嗎?如果能問心愧,庶乎近焉。

  “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很悲觀嗎?也許以前我是這樣看得,但是現在的觀念看來,這句話是很冷靜的,我們之所以為人應該明白:為什麼人之所以為人?應該明白:我們為什麼而活?有人說:過去的已過去,如輕煙、如薄霧,不留一絲痕跡;未來的還沒有來,太渺茫;只有現在,是最實在,最可把握的了。我認為這個觀念很好!可是仔細推敲起來,卻發現最可把握的現在是如此的不可把握,當你想抓住它時,它剎那即逝,了不可得。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是啊,當我想現在時,現在馬上就過去了,倏然而逝;可是未來的日子,馬上就在現在的影子裡變成過去。正如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為來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了不可得,輪迴往復,故王羲之言:“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我們今天看過去人正如我們的子孫後代看我們,那麼我們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我們將何去何從?子曰:“天下何思何慮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朱自清先生感嘆,我們的日子逃去如飛。佛說:我們的生命是念念生滅,比射出的箭快。你掩著面嘆息,又能怎麼樣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是啊,你何曾留有一絲一毫的痕跡呢?就算你有無盡的財富,廣大的聲望,可是你能帶走什麼?你終將赤裸裸的走,不留一絲痕跡。如果你一生無盡的求取中,在臨命終時,猛然發現做了一輩子慾望的奴隸,可是並不知道為什麼要走這一遭?這是多麼可悲啊!所以,當你有生命時,應該看到那些同樣擁有生命的眾生,我們的生命是相同的,大家都是天地所養育。當你為人時,除了看到那些生活舒適而富有的人,同時更應看到有很多人的貧苦悲慘。芸芸眾生,我為何物?所以,從這裡你就可以體會到古聖先賢的救世苦心。佛祖教誨我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教”孔子教誨我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善不積不足以揚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劉備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是啊,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眾人的力量是無窮的,社會上的大多數人避惡向善,我們的社會就是天堂;反之,則是地獄。我們的快樂,是源果失去了這些就什麼都沒有了。最後,“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朱自清就這樣帶著一種悵然卻用並不消極的心態去感悟時光的匆匆,先生感嘆,我們的日子逃去如飛。“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裡,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是啊,何曾留有一絲一毫的痕跡呢?就算有無盡的財富,廣大的聲望,可是能帶走什麼?終將赤裸裸的走,不留一絲痕跡。如果只一生無盡的求取,有多少人在臨終時,才猛然發現做了一輩子慾望的奴隸,還不知道為什麼要走這一遭?這是多麼可悲啊!

  正如他所說的:“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我才更加明白,日子是在不經意間從我們的手中匆匆溜走。看看身邊的人,有不少在無聊的工作、為了工作而工作、浪費了公司的資源,浪費了自己時間,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在做的什麼事。也許,能得到的只是一時的快感,但失去的確是一輩子的幸福,多麼可怕,可悲的是竟全然不知,還在享受那一時的快感,因為時間已不知不覺從手中溜走,不知不覺的溜走……

  爭分奪秒,努力工作吧,不要讓時間再匆匆溜走而不知所措,不要從明天開始,從現在開始,以時間是會匆匆的走,也會匆匆的來,這是誰也控制不了的,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不要虛度年華。“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是後天很美好!很多人都死在了明天晚上!”阿里巴巴總裁馬雲的這句話徹底的反映了當今社會的殘酷、現實。現實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給予你特殊的優待。一顆進取心去做自己該做的事,為自己的理想去追逐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