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與人溝通技巧集錦

  在職場工作,同事間會有不同的想法,當我們面對與自己意見相反的人時,自然的心理反應就是“試圖通過爭論贏對方”,但這並非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爭論往往是無結論的,爭論雙方並不會因為爭吵而改變自己的想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職場中與他人溝通的七個小技巧

  1、微笑

  微笑來自快樂,它帶來的快樂也創造快樂,在銷售過程中,微微笑一笑,雙方都從發自內心的微笑中獲得這樣的資訊:“我是你的朋友”,微笑雖然無聲,但是它說出瞭如下許多意思:高興、歡悅、同意、尊敬。作為一名成功的銷售員,請你時時處處把“笑意寫在臉上”。

  2、聲調

  有一次,義大利著名悲劇影星羅西應邀參加一個歡迎外賓的宴會。席間,許多客人要求他表演一段悲劇,於是他用義大利語唸了一段“臺詞”,儘管客人聽不懂他的“臺詞”內容,然而他那動情的聲調和表情,淒涼悲愴,不由使大家流下同情的淚水。可一位義大利人卻忍俊不禁,跑出會場大笑不止。原來,這位悲劇明星唸的根本不是什麼臺詞,而是宴席上的選單。

  恰當自然地運用聲調,是順利交往和銷售成功的條件。一般情況下,柔和的聲調錶示坦率和友善,在激動時自然會有顫抖,表示同情時略為低沉。不管說什麼話,陰陽怪氣,就顯得冷嘲熱諷;用鼻音哼聲往往表現傲慢、冷漠、惱怒和鄙視,是缺乏誠意的,會引起人不快。

  3、禮物

  禮物的真正價值是不能以經濟價值衡量的,其價值在於溝通了人們之間的友好情意。原始部落的禮品交換風俗的首要目的是道德,是為了在雙方之間產生一種友好的感情。同時,人們通過禮品的交換,同其他部落氏族保持著社會交往。當你生日時送你一束鮮花,你會感到很高興,與其說是花的清香,不如說是鮮花所帶來的祝福和友情的溫馨使你陶醉,而自己買來的鮮花就不會引起如此愉悅的感受。

  在銷售過程中,贈送禮物是免不了的,向對方贈送小小的禮物,可增添友誼,有利於鞏固彼此的交易關係。那麼大概多少錢的東西才好呢?在大多數場合,不一定是貴重的禮物會使受禮者高興。相反,可能因為過於貴重,反而使受禮者覺得過意不去,倒不如送點富於感情的禮物,更會使銷售物件欣然接受。

  4、目光

  目光接觸,是人際間最能傳神的非言語交往。“眉目傳情”、“暗送秋波”等成語形象說明了目光在人們情感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銷售活動中,聽者應看著對方,表示關注;而講話者不宜再迎視對方的目光,除非兩人關係已密切到了可直接“以目傳情”。講話者說完最後一句話時,才將目光移到對方的眼睛。這是在表示一種詢問“你認為我的話對嗎?”或者暗示對方“現在該論到你講了”。

  在人們交往和銷售過程中,彼此之間的注視還因人的地位和自信而異。推銷學家在一次實驗中,讓兩個互不相識的女大學生共同討論問題,預先對其中一個說,她的交談物件是個研究生,同時卻告知另一個人說,她的交談物件是個高考多次落第的中學生。觀察結果,自以為自已地位高的女學生,在聽和說的過程中都充滿自信地凝視對方,而自以為地位低的女學生說話時很少注視對方。在日常生活中也能觀察到,往往主動者更多地注視對方,而被動者較少迎視對方的目光。

  5、衣著

  在談判桌上,人的衣著也在傳播資訊與對方溝通。義大利影星索菲亞?羅蘭說:“你的衣服往往表明你是哪一型別,它代表你的個性,一個與你會面的人往往自覺地根據你的衣著來判斷你的為人。”

  衣著本身是不會說話的,但人們常在特定的情境中以穿某種衣服來表達心中的思想和建議要求。在銷售交往中,人們總是恰當地選擇與環境、場合和對手相稱的服裝衣著。談判桌上,可以說衣著是銷售者“自我形象”的延伸擴充套件。同樣一個人,穿著打扮不同,給人留下的印象也完全不同,對交往物件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美國有位營銷專家做過一個實驗,他本人以不同的打扮出現在同一地點。當他身穿西服以紳士模樣出現時,無論是向他問路或問時間的人,大多彬彬有禮,而且本身看來基本上是紳士階層的人;當他打扮成無業遊民時,接近他的多半是流浪漢,或是來找火借煙的。

  6、體勢

  達芬·奇曾說過,精神應該通過姿勢和四肢的運動來表現。同樣,銷售與人際往中,人們的一舉一動,都能體現特定的態度,表達特定的涵義。銷售人員的體勢會流露出他的態度。身體各部分肌肉如果繃得很緊,可能是由於內心緊張、拘謹,在與地位高於自己的人交往中常會如此。推銷專家認為,身體的放鬆是一種資訊傳播行為。向後傾斜15度以上是極其放鬆。人的思想感情會從體勢中反映出來,略微傾向於對方,表示熱情和興趣;微微起身,表示謙恭有禮;身體後仰,顯得若無其事和輕慢;側轉身子,表示嫌惡和輕蔑;背朝人家,表示不屑理睬;拂袖離去,則是拒絕交往的表示。

  我國文化傳統很重視交往中的姿態,認為這是一個人是否有教養的表現,因此素有大丈夫要“站如鬆,坐如鐘,行如風”之說。在日本,百貨商場對職員的鞠躬彎腰還有具體的標準:歡迎顧客時鞠躬30度,陪顧客選購商品時鞠躬45度,對離去的顧客鞠躬45度,表示真誠的道歉鞠躬90度。

  如果你在銷售過程中想給對方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那麼你首先應該重視與對方見面的姿態表現,如果你和人見面時耷著腦袋、無精打采,對方就會猜想也許自己不受歡迎;如果你不正視對方、左顧右盼,對方就可能懷疑你是否有銷售誠意。

  7、時間

  在一些重要的場合,重要人物往往姍姍來遲,等待眾人迎接,這才顯得身份尊貴。然而,以遲到來抬高身份,畢竟不是一種公平的交往,這常會引起對方的不滿而影響彼此之間的合作與交往。赴會一定要準時,如果對方約你7時見面,你準時或提前片刻到達,會體現交往的誠意。如果你8點鐘才到,儘管你口頭上表示抱歉,也必然會使對方不悅,對方會認為你不尊重他,而無形之中為銷售設下障礙。

  文化背景不同,社會地位不同的人的時間觀念也有所不同。如德國人講究準時、守時;如果應邀參加法國人的約會千萬別提早到達,否則你會發覺此時只有你一個人到場。有位駐非洲某國的美國外交官應約準時前往該國外交部,過了10分鐘毫無動靜,他要求祕書再次通報,又過了半個小時仍沒人理會他,這位外交官認為是有意怠慢和侮辱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後來他才知道問題出在該國人的時間觀念與美國人不同,並非有意漠視這位美國外交官。

  辦公室溝通六種溝通方式

  一、蘇格拉底式

  如比爾·科斯比 蘇格拉底式人物說話愛用註解。先說一件事,然後用有關資訊註解這個話題,再回到主題,然後又轉到註解,就這樣轉來轉去。不習慣這種交流方式的人會被他們說得暈頭轉向。

  同蘇格拉底式人物打交道別指望會很簡捷。另外,即便教訓你,你也不要感到不快,因為他就是這種風格,與他怎麼看待你毫無關係。在他看來沒有完美的事物,別指望你的方案和建議一次就被他接受,否則準碰一鼻子灰。就算你改了好幾稿,但他還會要你修改定稿,搞得你怒不可遏。所以,不要等到最後才給他看成品,而是把各階段的產品都讓他過目,每一階段都徵求他的意見。

  二、貴族式

  貴族式人物有話直說,就象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貴族式人物與人交談是為了解決問題,但常常忘記在交談伊始先建立良好關係,對結果會大有幫助。他們會闊步而入,進門便坐,然後說:好了,開始工作吧。半句廢話也不說。就算你鼻子在流血,他還是隻管坐下便說:好,幹活吧。跟沒事兒一樣。

  貴族式人物交流起來只關心結果。他們喜歡從頭直奔主題,不為細節傷腦筋,不靠細節來抓主題。看小說也跳過大段描寫,挑引號裡的話看,因為那才有情節。講話時,貴族式人物頻繁使用或者一詞,說起話來觀點明確,看事情黑白分明,絕無灰色。遇事即刻做出反應,對多數問題只想得出兩種方案。

  貴族式人物不難打交道,因為他們看得透、單純、不易受傷害。跟他們交談要坦率,先說明意圖或結論,把主要觀點擺出來,再問他們需不需要進一步資訊。可別被貴族式人物嚇著,要學會不理會他們說的某些話。他們不是有意要傷害你,只不過說話不加考慮罷了。要是想讓他們做什麼事,那就擺出個方案讓他們挑。

  三、議員式

  喬治·布什是典型的議員式人物,這也許是上述幾類人中最聰明的一種。他們把交流看做獲取成功的策略,並有意識控制環境。說話之前,他們總是審時度勢,研究說話物件,選擇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議員式人物象內省式人物一樣善於傾聽,但說起話來又象貴族式人物。人們覺得議員式人物象內省式人物一樣不會構成威脅,因而向他吐露實情。而一旦掌握足夠的實情,他就會發起進攻。議員式人物是障眼法專家,從來不讓別人知道他的真實想法,還用障眼法破壞不贊成的計劃並達到報復目的。議員式人物也有其獨有的問題:讓人捉摸不透。如果在不止一種場合觀察,就會發現這是一批反覆無常的人。

  要控制議員式人物就要在多種場合觀察他們,當心他們從內省式轉向貴族式,因為這種轉變說明他想利用情報優勢打擊對手。說服議員式人物是一種挑戰,須時刻小心謹慎。當你精於此道後,你就能牽制他用你最舒服的方式同你對話。

  四、候選人式

  他們特人親切、耐心,相信通過交談能解決問題。交談起來,他們熱情、隨和,善於分析,但說話羅嗦。他就象在輕起細語講故事,希望博得別人的青睞。這類人物希望通過敞開心扉,縮短與對方在感情上的距離,與別人建立人際關係。

  雖然候選人式人物最健談,但因為他說話不傲慢,所以比蘇格拉底式或長官式人物易於為人接受。和內省式人物一樣,在敵意增強時,候選人式人物也會躲到一邊;但又和蘇格拉底式人物一樣,他還會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去嘗試說服別人。其論點或證據明顯圍繞自己或朋友親身經歷。候選人式人物詞彙豐富。要是辯論佔下風,他會搜腸刮肚翻出詞兒反擊。害得對方與其承認聽不懂他的話,還不如舉手投降。

  說服候選人式人物要有耐心,並起於洗耳恭聽。如果打斷他的話或顯得傲慢。除了必須聽完他喋喋不休的談話,個人經驗是說服他的關鍵。要設法讓他把你納入其個人經驗的範圍裡,你也要這麼做。

  五、長官式

  這類人認為,誠實地交換意見和資訊、分析細節是交流的主要目的。他就象穆罕默德。阿里這類人物感情強烈,常常盛氣凌人。他認為沒有必要什麼時候都那麼誠實。如果認為你受得了,他會直截了當說出來他的看法。否則,會用較緩和的方式指出你的錯誤。

  長官式人物既關心最終成果,也關心細節。因此,他不用別人幫助就能得到完美的結果。然而,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別人會把這種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看成他自命不凡的根據。在公開場合,長官式人物能言善辯,但在人際交往中卻一籌莫展。作為雄辯的演說家,他能鼓舞成千上萬人移山填海,但在一對一時,卻有可能是灰溜溜的失敗者。長官式人物在工作中往往處理不好同事關係。這類人易與別人發生爭執,自找麻煩,因為他的特點就是隻愛說不愛聽。

  和長官式人物交流,最好採取貴族式交流方式。在著手說服他之前,不妨先奉承幾句,讓他知道你對他看法評價很高。接著,指出採納你的意見會提高他的威信。要讓他有機會驗證你的看法。這樣,再來找你討論方案時,他就會把它們看成自己的意見。

  六、內省式

  這一類人在交流中關心人際關係。在他們看來,維護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重要,而準確傳遞資訊,闡述觀點,以及實際交流成果都是相對次要的。如果實話實說會使對方惱怒或不快,內省式人物寧肯一言不發。為了避免衝突,他會說你想聽的話,而不是他想說的話。

  內省式人物不願意發表強硬的觀點,但卻會向人敞開心扉,願意與別人分享自己內心深處的喜怒哀樂,也起於傾聽別人的真情實感。由於善於傾聽,人們願意向這類人物訴說自己的難題。內省式人物善於使他人敞開思想,無疑是一種有用的管理才能。內省式人物還很會呼應別人。比如點頭,或者說:我明白了,…啊,嗯…,我懂了等強調他在傾聽。演講的時候,你不難在聽眾中找出這種人。他們會不停地向你點頭、微笑、給你鼓勵。由於不願指導別人,也不願堅持已見,這類人一般不易建立威信。因為說起話來信心不足,他們在會議上發表的意見常常得不到重視。意志力強的人往往利用其謙恭心理來忽視或打斷他們。

  讓內省式人物做你想讓他做的事很容易,但要讓他毫無怨言或不搞破壞卻不容易。頑固的內省式人物有可能假裝忘記你交代的事,從而激怒你,使你出醜。要避免這些消極行為,就應該在日常交往中建立起感情聯絡,交談時要吸引他加入對話,避免使用極端言辭,而且在任何時候都要關心其內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