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內容資料

  消防安全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一定要重視。讓我們通過製作手抄報的方式來加深對消防安全的認識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大家喜歡。

  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的圖片

  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圖***1***

  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圖***2***

  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圖***3***

  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圖***4***

  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的相關資料:乾粉滅火器

  碳酸氫鈉乾粉滅火器適用於易燃、可燃液體、氣體及帶電裝置的初起火災;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器除可用於上述幾類火災外,還可撲救固體類物質的初起火災。但都不能撲救金屬燃燒火災。

  滅火時,可手提或肩扛滅火器快速奔赴火場,在距燃燒處5米左右,放下滅火器。如在室外,應選擇在上風方向噴射。使用的乾粉滅火器若是外掛式儲壓式的,操作者應一手緊握噴槍、另一手提起儲氣瓶上的開啟提環。如果儲氣瓶的開啟是手輪式的,則向逆時針方向旋開,並旋到最高位置,隨即提起滅火器。當乾粉噴出後,迅速對準火焰的根部掃射。使用的乾粉滅火器若是內建式儲氣瓶的或者是儲壓式的,操作者應先將開啟把上的保險銷拔下,然後握住噴射軟管前端噴嘴部,另一隻手將開啟壓把壓下,開啟滅火器進行滅火。有噴射軟管的滅火器或儲壓式滅火器在使用時,一手應始終壓下壓把,不能放開,否則會中斷噴射。

  乾粉滅火器撲救可燃、易燃液體火災時,應對準火焰要部掃射,如果被撲救的液體火災呈流淌燃燒時,應對準火焰根部由近而遠,並左右掃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燃燒,使用者應對準火焰根部左右晃動掃射,使噴射出的乾粉流覆蓋整個容器開口表面;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使用者仍應繼續噴射,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在撲救容器內可燃液體火災時,應注意不能將噴嘴直接對準液麵噴射,防止噴流的衝擊力使可燃液體濺出而擴大火勢,造成滅火困難。如果當可燃液體在金屬容器中燃燒時間過長,容器的壁溫已高於撲救可燃液體的自燃點,此時極易造成滅火後再復燃的現象,若與泡沫類滅火器聯用,則滅火效果更佳。

  使用磷酸銨鹽乾粉滅火器撲救固體可燃物火災時,應對準燃燒最猛烈處噴射,並上下、左右掃射。如條件許可,使用者可提著滅火器沿著燃燒物的四周邊走邊噴,使乾粉滅火劑均勻地噴在燃燒物的表面,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

  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的相關資料:滅火的四大基本方法

  冷卻法。

  冷卻法是將滅火劑直接噴射到燃燒的物體上,以降低燃燒的溫度於燃點之下,使燃燒停止。或者將滅火劑噴灑在火源附近的物質上,使其不因火焰熱輻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點。冷卻法是滅火的一種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滅火劑冷卻降溫滅火。滅火劑在滅火過程中不參與燃燒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因此這種方法屬於物理滅火方法。

  窒息法。

  窒息法是阻止空氣流入燃燒區或用不燃物質沖淡空氣,使燃燒物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而熄滅的滅火方法。具體方法包括:

  用沙土、水泥、溼麻袋、溼棉被等不燃或難燃物質覆蓋燃燒物;

  噴灑霧狀水、乾粉、泡沫等滅火劑覆蓋燃燒物;

  用水蒸氣或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灌注發生火災的容器、裝置;

  密閉起火建築、裝置和孔洞;

  把不燃的氣體或不燃液體***如二氧化碳、氮氣、四氯化碳等***噴灑到燃燒物區域內或燃燒物上。

  隔離法。

  隔離法是將正在燃燒的物質和周圍未燃燒的可燃物質隔離或移開,中斷可燃物質的供給,使燃燒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體方法有:

  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關閉可燃氣體、液體管道的閥門,以減少和阻止可燃物質進入燃燒區;

  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液體;

  拆除與火源相毗連的易燃建築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空間地帶。

  化學抑制法。

  化學抑制法是指使滅火劑參與到燃燒反應過程中去,使燃燒過程中產生遊離基消失,而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的遊離基,使燃燒反應因缺少遊離基而停止。

  小學生消防安全手抄報的相關資料:消防安全口號

  1、增強全民消防意識,提高全民消防素質。

  2、公安消防隊,救火不收費。

  3、預防火災是全社會的共同的責任。

  4、提高社會單位“四個能力”,構築東莞消防安全“防火牆”。

  5、宣傳方式多樣化,員工教育全員化。

  6、構築消防“防火牆”,構建生命安全網

  7、會引導疏散,能逃生自救。

  8、人人關注消防,共築美好家園。

  9、家庭防火注意啥,煤氣電源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