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滿校園閱讀伴成長的手抄報

  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讓多讀書漸成風氣,提升自己的修養和素質。應該怎麼做讀書手抄報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參考

>

  參考圖***1***

  參考圖***2***

  參考圖***3***

  參考圖***4***

  參考圖***5***

  的資料參考

  一、關於讀書的名言

  1*** 夫讀書將以何為哉?辨其大義,以修己治人之體也,察其微言,以善精義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2*** 學如才識,不日進,則日退。——***清***左宗棠

  3***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4*** 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對聯集錦》

  5*** 在讀書上,數量並不列於首要,重要的是書的品質與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蘭克林

  6*** 用心念書,是為了避免成為不中用的人。——紀伯倫

  7*** 我們讀書時,是別人在代替我們思想,我們只不過重複他的思想活動的過程而已,猶如兒童啟蒙習字時,用筆按照教師以鉛筆所寫的筆畫依樣畫葫蘆一般。我們的思想活動在讀書時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們暫不自行思索而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鬆,然而在讀書時,我們的頭腦實際上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所以,讀書愈多,或整天沉浸讀書的人,雖然可藉以休養精神,但他的思維能力必將漸次喪失,此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相同。——叔本華

  8***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追隨偉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門科學。——普希金

  9*** 我們可以由讀書蒐集知識,但必須利用思考把糠和麥子分開。——富斯德

  10*** 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比不閱讀還要壞。我們必須學會這樣一種本領: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所需要的讀物。——別林斯基

  二、名人讀書故事

  馬克思

  經常有針對性地閱讀。每逢書中他自認為重要和有參考價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並做筆記。馬克思的一生雖然顛沛流離,經濟經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艱難。但他依然克服各種困難,堅持讀書和科研。

  魯迅

  非常講究讀書方法。他提倡博採眾家,說: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麼,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頁內容。有拓寬思路,增長知識等好處。對於較難懂的必讀書,他的看法是硬著頭皮讀下去,直到讀懂鑽透為止。他還提倡在泛覽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愛的書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張要獨立思考,注意觀察與實踐相結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對看不懂的地方,他認為若是碰到疑問而只看到那個地方,那無論看到多久都不會懂。所以跳過去,再向前進,於是連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魯迅十分重視運用剪報積累材料。曾說:無論什麼事,如果陸續收集資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愛因斯坦

  他的成功,與他從小就有刻苦自學的習慣是分不開的。11歲時,他就讀完了一套通俗科學讀物,並對科學開始發生興趣。12歲時,他又自學了歐幾里得幾何。此外,和現代的孩子們相比,他特別重視哲學的閱讀,13歲時就開始自學康德的哲學了。 他還根據自身的特點、志向和興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學的學習上。結果他在物理學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愛因斯坦在讀書學習時不搞不必要的死記硬背,經常愛和同學在一起討論,使他感受到互補的樂趣。

  華羅庚

  數學家華羅庚有一種奇特的讀書方法。他拿起一本書,不是從頭至尾一句一字地讀,而是先對著書名思考片刻,然後閉目靜思:設想這樣一個題目,如果要讓自己來寫應該怎樣寫想完後再開啟書,如果作者寫的和他的思路一樣,他就不再讀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讀完的書,他一兩夜就讀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