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預判講解

  羽毛球的預判越來越受到業餘球友的重視,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它是進攻的主要技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

  良好的預判在實戰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是高手與普通愛好者區別的重要標準!可是,我發現大家對預判的認識是不明晰的,欠缺的,希望我下邊的看法,對於大家球技的提高能起到一丁點的作用,我就非常的開心了...

  預判:就是對於對手下一個來球的線路作出一個提前的判斷。這非常好理解,是的,沒錯那麼何時預判?怎麼預判、預判有哪些要點?預判有哪些誤區?等等,我想大多數人還是比較迷茫的,所以經常會出現,對手打過來的球,要麼啟動過慢,要麼根本就沒反應,就是通常大家見到的“等球”的狀況,我就上邊的幾個常見的問題作一個分析。

  1.何時預判?

  答:當我方擊球結束後,預判就開始了。

  很多球友是這樣的:擊完球后,悶頭的往中場跑,美曰:回中!其實回不回中場,高階一點的朋友就清楚,根本不是一定要回中場,回中場是一個概念,一種趨勢,一種意識,不是說個個球都要跑到中場站好!!比如當人家壓重複球的時候,你往中場回一步的時候,就要立刻重新後退,接球擊球結束後,回中場是腳的事情,而你的眼睛,你的電腦***大腦***,立刻進入預判的階段。

  2.怎麼預判、預判有哪些要點?

  答:怎麼預判的問題是最難回答的。但我今天也試著回一回!

  要點一:分析自己回球的球路,是否讓對方被動,被動的時候回擊的球就偏軟,偏短,我們就可以搶網前了,此時的預判就是網前兩個角,是我們的重點。而起的是半場球時,預判時就重點放在左右兩個邊,對方可能會重殺,我們就可以搶網前了,此時的預判就是網前兩個角,是我們的重點。

  要點二:通常預判以防直線球為主,斜線為輔。

  要點三:分析對方的力量及擊球習慣球路,比如喜歡殺直線等

  要點四:大家總結下去....

  通過以上我們知道,

  預判就是在對方擊球之前,我方對對方下面的球可能會從哪幾個線路來球,在大腦中做一個提前的模擬,模擬對手最可能出現的球路結果,然後等最終出手那一瞬間,大腦最後再進行一次篩選,就一定知道最終打出的是何種球。此時,預判結束,結果出來,幾乎同時,我們的小跳就啟動,腳步邁開,擊球,完成....周而復始。很簡單吧,哈哈

  如果覺得簡單,我們就繼續。

  羽毛球預判的誤區:

  一.預判等於賭博,賭輸了就完全沒有,機會很小,還是不要預判。

  正解:預判是在接對方的球之前,在頭腦裡模擬出可能會接的幾種線路,啟動的時候是將之前的預判和實際的球路作一個最終和吻合,預判根本不是預判哪一個點,而是多個點,等待大腦的篩選。

  二.預判是在啟動的同時作出的

  正解:預判是先於啟動的,與啟動同時作出的是經過大腦篩選的,最終的結果!!

  三.預判沒有方法可教的,只有自己琢磨

  正解:通過上面我講的預判的幾個要來看,預判是可以學會的

  四.預判錯了,全部都完蛋了,沒救了

  正解:已經講過了,預判是提前模擬多個點的來球,不是一個點。即使你真的都沒有模擬到對手的實際來球,也可以二次啟動,但這是非常少的,除非碰到專業的。

  五.我預判了幾個點的來球,我的啟動不就沒辦法啟動了嗎,腳沒辦法向那麼多點啟動啊。

  正解:什麼叫啟動,羽毛球的啟動是多向的,在對手出球以前,從中間一點到四周的多點啟動,是羽毛球啟動步法的核心。對手最終擊向了某一個點,你的腳就向那一個點啟動就好了,一點不矛盾!!

  羽毛球預判分類:

  羽毛球預判可能分三個方面,戰術性預判、技術性預判和行為性預判。

  戰術性預判主要是針對對手整體技戰術水平、心理和身體素質以及當前狀態所做的綜合性判斷,是每一位選手臨戰前必須充分去做的工作。我們在這裡不展開討論。

  技術性預判就是我們平常概念裡的羽毛球預判,它是指在我方出球質量保證的前提下,根據對方的回球可能及習慣所做出的前期判斷。其中的訣竅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掌握各種球路的基本規律。如我方右場區發後場高遠球,對方一般回直線後場或劈吊我方正手斜線;如我方正手位重殺,對方一般只能網前回放;再如我方下壓對手正手位底線球時,其回球線路大致僅有中場和網前兩角。總之掌握了一些基本球路,預判也就變得相對容易些;二、學會分析對手的習慣套路。各種球路的基本規律是具有普遍性的,每個球手大都是相同的處理方式,但除此之外,球手都還有著自己的出球習慣和個性球路,這就是其所謂的個性化技術特點。交手後不久,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分析掌握其技術特徵、基本打法和個性化套路,是在之後的比賽中取得主動的重要策略;三、提高自己的回球質量。預判需要質量做保證,只有你的擊球質量高,有壓迫性,才能使對方的回球在你的掌控之下,而這時的預判也才是最有效果的。如果你的擊球質量過低,對對方沒有形成壓力和制約,他自然就有了更多的回擊選擇,這時的預判往往是失敗的。林丹的擊球點之所以那麼高,對方球剛一出手,他已經移動到位,就是因為他的回球質量高,預判自然就很成功了。

  行為性預判說得通俗點,就是盯球。顧名思義,盯球就是用眼睛盯住對方擊球時那一瞬間的動作細節,它在雙打接發球時作用很大,稍不留神,己方就會處於被動狀態。最易於疏忽的地方是,只盯對方擊球的全過程,而放鬆了對其擊球瞬間的重視,從而易受假動作的欺騙。還有就是自我意識太強,或者說意識先行,自以為是,懶惰鬆懈,長期如此,自然難以形成良好的盯球習慣,對技術的進一步提升造成了很大的障礙。既然盯球這麼重要,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呢?我以為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盯擊球點。無論對方的動作是大還是小,是快還是慢,我們的眼睛始終盯在球上,這樣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被對方的假動作所欺騙;第二是盯拍形。準確的說,是盯拍面與球接觸時那一瞬間的方向、角度和閃動幅度。拍面的方向決定了球是直線還是斜線,拍面的角度決定了球的弧線是高還是平,而通過拍面的閃動幅度就會知道擊球時的加速度是大還是小,從而判斷出球飛行的遠近程度;第三是盯網帶,以此為參照,確定和判斷球在空間中的飛行線路及最終落點,移動步伐,合理取位,完成擊球動作。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在實際的預判過程中,技術性預判和行為性預判中的幾個要點並不是有序的,而是在綜合經驗及條件反射過程中下意識的完成判斷。經過一段時間有意識的訓練,再結合比賽經驗,大多數人都能達到比較高的預判水平。而就一般情況而言,比賽前,戰術性預判對選手很重要,但在平時的訓練中則需要強調技術性預判,至於行為性預判,我想對那些還沒成為高手而特別渴望自己的羽毛球水平有較大提高的人來說,就顯得非常非常的重要了!以上個人體會,並參考中國乒乓球隊李曉東教練論文《現代乒乓制勝之道》,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