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淺灘釣魚的特點和優勢

  夏天到了,我們依舊可以看見許多人垂釣,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的釣友都在淺灘垂釣,大家知道夏季釣魚為什麼要選擇在淺灘嗎?知道淺灘釣魚的特點和優勢在哪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夏季淺灘釣魚特點和優勢

  ***一***淺灘水區垂釣的特點和優勢

  1.淺灘有豐富的天然食物和較大的活動空間

  因為淺灘有著許多食物,魚類賴以生存的食物主要是水體中的天然微生物和小型動物、植物等都在淺灘,隨著高溫以及雨季的到來,供魚食用的物質增多,為魚類體供了豐富的餌源,魚的活動活躍,四處活動覓食,增大了咬鉤機會。

  ***1***水體中自身的食物來源廣泛

  因為水溫的上升,淺灘中的許多動植物開始繁殖和生長。夏季溼潤高溫,水庫中最先受到良好影響的必然是大面積的淺灘,從而使淺灘水草生長茂盛,為小魚、湖蝦和水昆蟲提供了成長的附著體和營養源,促使其大量生成;水溫的適宜,為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為魚遊向淺水創造了條件。

  ***2***陸地為淺灘帶來了豐富的餌料

  在流域面積廣闊的水庫,雨季的到來甚至能把數十公里外的陸地生物帶入庫內,庫區周邊的山林、草坡、牧場、田園、村莊、道路等因受雨水衝涮,許多跌落和活動於陸地表層的微小動物以及植物碎屑都會順流而下,湧入上游淺灘。

  2.淺灘是一汪鮮活的水體

  作為靜水的人工湖一類水體,特別是一些小型湖庫壩塘,在經歷了中秋至春末夏初水體的長期沉寂和魚類及水生物消耗後,變得缺乏生機與活力;然而當雨季帶來了大量雨水,上游一帶的淺灘陳水被注入的薪水推向下游,鮮亮的新水佈滿新淹的大片水區,形成鮮活之勢,而且由於新陳代謝後,其溶氧量增多,無疑使謅氧性極強的魚“聞風而至”。由於淺灘多平坦、曠野之地,易受風力影響,水面多有破浪營造,加大了水體與空氣的接觸,使溶氧量倍增。

  3.淺灘符合魚繁殖的需要

  從一般生殖規律看,水庫中的魚,如鯽、鯉以及數量最大的小雜魚白鰷、小鰟鮍等,一進入升溫時期皆以孕育了後代。而最先進入繁殖期的是鯽魚,經長期觀察,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一旦進入春天,只要有連續幾天的晴朗天氣,就會有部分鯽魚游到淺灘甩子,甚至少部分鯉魚也會在早春二月到淺水灘甩子。

  到了三四月間,在不時的春雨中,鯽魚甩子幾乎到了高潮期。但由於氣溫、水情乃至食物的因素,春季魚繁殖並不是最盛期,而是到夏初雨季降臨,庫水上漲,水色混一點,淺水水草多起來後,才是魚大量繁殖的階段,特別是鯉魚和白鰷等。因此,隨著淺水區的擴充套件、水體溫度的升高,符合魚的繁殖條件,使魚蜂湧而至。

  生產後的魚急需補充能量恢復體力。因此,許多魚在清晨甩子後,稍作靜養,便開始覓食。

  ***二***把握機會釣好魚

  把握住淺灘垂釣的三個要點,對提升雨季獲魚大有裨益。

  1.趕個良辰美景

  這個“良辰美景”指的是雨水降臨時期。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整個雨季在淺灘都好釣魚,它具有較強的階段性特點。因此,注重時段性是出釣的基本原則。

  根據長期庫釣的實戰經驗,筆者認為可分兩個階段進行:首先是雨水初臨階段,因各地域差異而有所差別,就雲南而言,正常年景,大部分地區在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即在農曆端午節前後會有較大或連續的降水,多數庫閘關閉,進入蓄水階段,只需一兩廠中到大雨就會使庫水位有所升高,對魚的活動產生積極影響。

  雖然這是漲水的初期階段,但許多落水期形成的淺灘在雨後水漲的情況下仍會吸引魚快速由來索餌,釣到鯽、鯉和草魚的可能性大,有以鯽魚居多,用甩大便的釣法最為愜意。在下過多場雨後,水位上漲,我們可不斷移位至新淹的水區垂釣,直至雨季中期。過後再釣,則效果較差。

  另一時段是夏末初秋約半個月時間,這時的淺灘已是水滿草旺,是秋鯽產子的短暫時候。在水色上清下渾的情況下,雨水降暑效果很明顯,使空氣清新,魚活躍,大鯉、大鯰和大草均會到這些水區覓食,以備寒冷天氣的到來,故在一二米深的淺灘釣到大鯽等大魚的機會增多。

  2.把握出釣時機

  此“時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

  一是釣夏季雨水新張的時間段

  最佳的出釣時間是凌晨四五點鐘,當到了釣場天剛放亮時,只需往選定的窩點上略投少許細散誘餌,如酒糟、大米或伴有問道的麥類糠秕等,一二十分鐘即可下竿垂釣,甚至可什麼都不用撒,釣生水也照樣有魚咬,這就是淺水區魚的特點。

  在幾十釐米深的水域,魚都是乘早晨環境清靜時抵岸活躍一陣子,散去的時間大約在接近午間10~11時。清晨好釣的另一個原因是,由於夏季早晨的氣溫較為涼爽,適合魚類在淺水區活動;而隨著溫度升高,魚便多遊向了較深水區。至傍晚四五點鐘,魚又有迴游淺水的習性,因而在此段時間亦可釣到魚,不過從實際垂釣效果看,不如中午前好釣。

  二是夏末雨水注滿水庫時間段

  此時即便是淺水區也已形成較穩定的水位,這時在良好的氣象情況下出釣,不僅清晨會有魚訊,就連午間午後多個時段也能釣到魚。故在淺水區採用多做窩輪釣的戰術可全天候釣到魚,而且在陽光最強、風力較大的正午前後更要注意大魚咬鉤的動向。

  3.做到有的放矢

  所謂“有的放矢”指的是做到釣法、用餌、釣具等與季節性的魚情、水情相吻合。

  ***1***釣法上要快

  雨季使淺灘水漫無邊,也使魚快速遊動,魚在淺水中逗留的時間短。在遊動中尋找食物是他們的特點,因而要主動找魚釣,每個窩不能做長期停留,做到拉上幾條就走,用不斷換位的方法多釣魚。

  ***2***用餌上要素

  也許釣鯽用蚯蚓葷餌為上策,但雨季裡,遇到大魚的機會很多,如大鯉、大草魚,這一時段更喜歡素餌,我們用酒糟粒或青玉米粒釣,其對付鯽和大魚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因此,長期野釣的釣友更看重雨季用素餌釣大魚。

  ***3***釣具上要強

  雨季是魚生長的旺盛期,其體能是最強健的,即使是一條百克的鯽魚上鉤,也有奔突氣勢。從鉤線大小粗細來講,經長期實踐觀察,用牢實的釣具並不會對魚產生更多的負面影響,不但成功釣到大魚的機會多,而且連鯽魚也很少脫鉤,筆者野釣的組合是:竿用超硬品牌的竿,如光威牌、狼王牌的鯉竿,長度為5.4米~6.3米;線用國產品牌的,主線3~4號,口線2~3號;鉤子可用品牌的伊勢尼6~8號鉤,極具強硬度,且鉤尖特鋒銳。

  夏季釣魚注意事項

  一、預防觸電傷害

  碳纖製作的釣竿是良導體,頭頂的高壓線對垂釣者來說很危險。在釣魚的過程中切記要預防觸電傷害。注意選購說明書上註明防止觸電、防止雷擊的魚竿。雷雨天氣盡量不要外出垂釣,如果遇到雷擊,魚竿成了引雷針,後果會很嚴重。

  二、小心魚鉤危險

  取魚摘鉤時,外露的魚鉤很容易鉤到人的手上。正確的做法是先將魚牢牢地按在地上,使魚動彈不了,再摘魚鉤。

  甩竿時也要掌握好拋甩要領,觀察提醒左右及身後的人避開。魚鉤鉤進皮肉表層不太深時,可用手捏著魚鉤順勢退出來。如果鉤的較深則要到醫院就醫,不可自己強行取鉤。

  三、避免海釣傷害

  船釣、磯釣,一定要穿好救生衣,以防不測。另外,在磯釣的時候,不僅要穿上磯釣專用釘子鞋,還要結伴同行,不可單獨行動,以防發生意外時不能互相援救。

  一般認為較為安全的陸磯並不保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海磯時波浪容易通過,但是陸磯不能,在這種情況之下,海水不斷上漲,左右上漲的海水經常從陸磯後邊包抄過來,對垂釣者造成很大威脅。一旦遇上風浪、海嘯,必須沉著冷靜,要有計劃、有準備地撤退到安全地帶。

  四、要遵守安全警示

  認清禁止垂釣標誌,選擇安全垂釣地點。不宜在斜坡峭壁及軟底不穩定的危險釣位垂釣,儘量不要將垂釣地點選在半坡上,避免前傾滑落水庫。選擇土質堅硬的地點,防止泡水后土質鬆軟形成塌方。行走時注意腳下地面,防止土地溼滑掉入水中。

  釣大魚的基本常識

  1、想釣大魚一定要有釣大魚的基本準備,釣竿的調性最好選中性的也就是3.7調的,有些大師說釣大魚要用硬竿,這在釣混合魚比賽時確應如此,可以節省寶貴的溜魚時間,但在平時就不同了,硬竿釣到大魚後由於竿太硬,不能夠很好的控制大魚的走向,極易形成拔河現象,相反用軟竿就能很好的控制魚的活動範圍,把它玩弄於股掌間,以柔克鋼使大魚有力也使不上,時間一長最終被溜的精疲力盡釋手就擒。

  2、想釣大魚要準備幾套相應的線組,別相信大師們說的用0.8號的釣線就能釣上幾公斤的大魚,也許他們說的是真的,可太偶然了,幾年釣了一條為了顯示他的水平高才這麼說的,要釣大魚子線春季不能低於1.5號,夏秋季不能低於2號,只有這樣你的線組才具備釣大魚的基本要求,才具備與大魚周旋的能力,不至於釣到大魚幾個回和就切線跑魚。

  3、釣大魚釣位的選擇,大魚是非常狡猾的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逃,釣魚新手要特別注意想釣大魚一定不可湊熱鬧,要選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打窩垂釣,不要說話,也不要來回走動,“靜”這個字釣大魚千萬要牢記。

  4、窩及餌的運用,釣大魚一般需用打窩,打窩要一開始一次打夠,不要一會扔一點,這樣只會招來小魚的同時把正在游來的大魚嚇跑,窩料要虛實結合既要有吸引小魚的碎料***小魚可是先頭部隊,不來小魚也不會來大魚的***,又要有小魚吃不掉的大顆粒才能招得大魚來光顧,釣餌要粘一些可有適當的散化效果,但不能霧化太好,否則小魚一鬧餌就沒了,來回頻繁提竿警惕的大魚是不會上鉤的。再有釣餌不可過香過腥越天然越好,別畫蛇添足地加一些人工合成的香精之類的東西,天然的香餌大魚才愛吃。關於餌料的具體用什麼請參考當地的釣友們,因為沒有一種萬能餌能包釣大魚的,要因地制宜才行。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