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如何在北方釣花鰱

  釣魚有許多的釣魚技巧,不同的地區,氣溫水勢不同,垂釣的目標不同,相關的釣魚技巧也是不一樣的,那麼大家知道北方的初夏應該如何垂釣花鰱嗎?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

  初夏在北方釣花鰱的技巧

  一、釣具選擇

  ①竿

  大家知道北方釣花鰱應該如何選擇釣魚竿嗎?因為花鰱魚喜歡在近岸水草中,所以我們可用5.4米以上硬調手竿。

  ②線

  主線用2號,子線1號。

  ③鉤

  選7~8號帶倒刺鉤。

  ④墜

  因為花鰱魚喜歡在近岸水草中,在草叢中逗魚墜要重些,落鉤才較準確,以防掛到草上。串鉤拋竿,墜更要重些,這樣易拉直串鉤,不易亂線。

  ⑤漂

  花鰱上鉤猛,不逗鉤,咬死鉤。因此,用漂可隨便些,一般浮力大些較好。

  ⑥摘鉤器

  此魚吞死鉤,要帶摘鉤器。

  二、釣位選擇

  選水草間有縫隙、草眼、草洞處,用串鉤要在靠水草旁或水草前明敞的地方,水深在1米左右最好。如果草密封水面,可用長把鐮刀割草打窩。

  三、適釣時間

  上午8時至下午3時。

  四、釣餌選擇

  鮮紅粗大蚯蚓,新鮮雞腸子也可以。

  五、釣法技巧

  單竿單鉤逗魚

  釣線要比竿短一半。拋竿前,鉤上掛滿鮮紅的蚯蚓,鉤落水後,不時上下抖動竿頭,左右不停拉鉤,速度可每1~2秒一次。見浮漂有一兩下動作馬上提竿,免得魚拉鉤入草。

  串鉤逗魚

  釣線比竿短三分之一,一串釣線系6~7只鉤。拋竿前每隻鉤掛滿鮮紅蚯蚓,要把串鉤拋直,防止掛鉤亂線。串鉤要落在水草前或水草旁1米左右,拋後拉竿抖線,可以每5~10分鐘抖3~5次,半個小時左右起一次竿。

  注意:逗魚要站著逗,換窩釣,找魚逗,用串鉤時換窩不要太勤。每個窩上魚5~6條就要換窩。上鉤好的多逗一會兒,不上魚的要換窩。

  夏天釣魚的注意事項

  悶熱的天氣不適合釣魚

  我們在夏季經常會遇到悶熱的天氣,這種天氣非常不利於參與釣魚活動。什麼是悶熱天氣?在空氣溫度高於32攝氏度;溼度超過80%;風力小於2級的環境中,水份不再蒸發或很少蒸發,人體分泌的汗水難以蒸發,人們會普遍感到悶熱難忍,個別人甚至出現中署現象。

  在悶熱的氣候條件下,水體溫度也會因蒸發量的減少而升高,水體的含氧量也會因水溫的升高而減少。再加上悶熱的天氣風力極小,空氣很難流動,減少了水體與空氣置換氧氣的接觸積會。

  升高的水溫減少了水體的含氧量,同時刺激了魚類的耗氧量,空氣中的大量水蒸汽佔據了空間,減少了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而接觸積會的減少又會減少水體的含氧量,所以在這種天氣,水體的含氧量是低於魚類需要的。在這種天氣裡,魚會感到呼吸困難,是很難吃食的。

  在悶熱的天氣很容易仿生中暑,輕者會很痛苦,重者會引發其它疾病造成生命危險,建議您在悶熱的天氣就不要出行了,如果釣魚的癮頭太大,不去就會很難受,那麼最好只釣一上午,中午就回家吧。

  夏季釣魚必須注意出痱子

  夏季釣魚的時候經常會出大量的汗水,處理不當就會長出大量的痱子。產生痱子的原因是什麼呢?在人體排出汗水的時候,汗腺是張開的,當這些汗腺突然遇到很低的溫度時機會收縮,突然中斷了汗水的排出,由於身體的溫度需要調節,人體還會繼續產生大量汗水,這些汗水會在汗腺下邊聚集,給面板很大的壓力,從而在面板下邊形成了鼓包,痱子就產生了。

  夏季釣魚最好不要游泳

  夏季釣魚,以前我非常喜歡在中午或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下水游泳,現在我堅決反對下水游泳,尤其反對在自然水域游泳。反對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安全,不是因為水體環境複雜而容易發生危險,而是現在很難判斷水體是否已經被汙染。

  以前祖國各地都是青山綠水,所有的江河湖海都是游泳的好地方,單位也經常組織大家到各種水域去游泳,在那個時候,游泳活動是一種深受大眾歡迎並得到政府有關部門大力支援的群眾體育活動。所以我經常在釣魚的時候下水游泳。

  現在祖國各地都有禿山汙水,我很想向環保部門提一個問題,我國還有哪些入海的河流沒有被汙染?估計除了與俄羅斯接壤的黑龍江以外,已經找不到沒有被汙染的河流了。以前提倡游泳注意安全,內容大多是防止抽筋、防止水草纏繞人體、防止面板被灼傷等,現在我反對下水游泳,理由卻是為了防止身體被汙染,防止身體中毒。

  現在的河流絕大多數已經被汙染,只是汙染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它們都不適合游泳,天曉得水裡有哪些可以毒害人體的物質!如果真的發生了危險,救人的時候又要加上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那就是如何排除喝到肚子裡的汙染物質。以前可以很坦然的嘴對嘴的做人工呼吸,現在使用這種方法就要考慮了。

看過的人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