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八式五之野馬掌

  野馬掌是以練習側面的斜推勁為主,動作雄壯有力,起腿鉤腳,落步鏟腿,晃膀發力,勁至梢節。因其勁力迅猛凌厲勢如野馬賓士,故名野馬掌。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野 馬掌的勁力以沉墜勁為主要表現形式,在向側前方發勁時帶有下沉的架勢。拳架的沉穩全取決於重心的垂正,重心是依靠前後、左右、上下六面之勁而維繫其中正平 衡。在人體六個面均有其平衡的中點,六個點依其相對應的角度而連線,構成內空外圓的活體太極圓。圓如滾珠、圓如皮球、圓如彈簧球、圓如鋼球。如此則正反、 順逆、大小均依據中正為法則。由小至大,由少至多,由正及反,由順至逆,由強至弱。凡此皆屬道之動。道之動是指和自然方向相反的軌跡“有無”或“強弱”, 道之用是指自然方向的軌跡“有無”或“弱強”。不論是軌跡道之動還是軌跡道之用,都是人的心法走過的軌跡。“天人合一”即是指這兩種軌跡的完美契合。故經 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反向發展,是自然規律的運動;顯示柔弱,是自然規律的作用。天下萬物產生於有形,而有形則 產生於無形。***

  大道至簡,拳術之修為貴在中和。以武入道,在中和之理中悟道,曉得正反順逆均取法於陰陽,在拳術之初是為無極,動則生太極。知此有無相生之道,便能悟得形簡意繁、式少勁多的少林拳派功夫之真諦。

  一、起式

  虛領頂勁、沉肩垂肘、提襠收腹***氣沉丹田***,舌舐上顎,目視正前方,自然呼吸——無極式***圖1***。

  吸氣,雙腿屈膝,邁左腳開步,腳尖點地,成丁步式,重心在右腿,雙手置於胸前——防守式,目視側前方***圖2***。

  呼氣,身法下沉,勁力向側前方斜闖,後腳蹬地,有前衝之意,同時雙手掌心向前、虎口相對向側前方發勁,前手的勁向前推,後手的勁向下沉,重心在左腿,目視雙手掌前方,此無極生太極式***圖3***。

  二、右野馬掌式

  接上式,吸氣,提左腳於右腿前,落腳震步,身法隨步法之旋轉而內裹,雙手逆時針畫圓於胸腹前,重心在左腿,目視右肩前方***圖4***。

  上動不停,呼氣,後腳 蹬地直接上步,勁達右腳外緣,有斜鏟之意,雙手虎口相對,力達掌根,整體之勁力下沉,重心在右腿,目視右掌前方***圖5***。

  三、左野馬掌式

  接上式,吸氣,提左腳於右腿前,落腳震步,屈膝提胯,身法呈弓形,旋轉相合,雙手順時針畫圓於胸腹前,左腳尖自轉,保持右腳之湧泉穴與頭頂之百會穴在一垂線上,目視左肩前方***圖6***。

  上動不停, 呼氣,身法前栽,步法斜鏟,意注丹田,雙手從小腹丹田處向側前方發勁,重心在右腿,目視左掌前方***圖7***。

  此即拳諺中所講,“極柔弱而後極堅剛,極緩慢而後極迅猛”。如此左右式交替可反覆練習,一般以8遍為佳。

  四、收式

  接上式,吸氣,屈膝上右步合於左腳,雙手掌在胸前交叉相合,向下順任脈下按至小腹前呼氣——無極式***圖8、9***。

  初習者自然呼吸,待動作熟練後凡推掌發勁時皆以呼氣為主,中間執行時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