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太極拳勁法的注意事項

  勁法運用,是太極拳學習中的一個核心要求,關於如何運用好勁法,我們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同事練習太極球按勁法也要注意一些事項。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一、勁、推手、技擊

  老拳譜中有八門勁法,而故老傳承的太極拳裡,有為使學者熟習八門勁法的應用而發明了推手之法。

  在近些年來,各種太極拳的比賽中,又推出了太極推手競技。

  太極拳架本已包含了十三式和八門勁法,甚至更多的技法和功力。

  最初的太極拳行功走架的目的不是為推手,而是為了修煉周身的鬆整勁和一觸即發的彈簧力,使之在技擊中不僅有一擊必殺的攻擊力,同時也擁有“一羽不能加”的防守力。

  但非常遺憾的是目前不少人練習太極拳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能推手,於是把太極拳的行功走架完全練成了推人的勁兒。

  對於各種比賽的現象中,我們可以反映出一些問題,那就是,很多太極拳推手的過程中,選手根本就不是使用的太極拳的技法,很多都只是些身強力壯的摔跤或舉重運動員。

  真沒看見過哪位練了幾十年太極拳、身上沒有一點僵勁的大家,在比賽場上的推手較量過程中,能夠輕鬆取勝那些渾身僵勁的摔跤或舉重運動員。

  說透了,推手比賽本身是力量和技巧的較量,一些所謂的高手不過是在力量等同的情況下多掌握了一些技巧而已。

  太極拳與推手的關係是主輔與本末的關係,推手是練習聽勁和試勁的輔助手段,既不能替代太極拳的修煉,也不是修煉的目的。

  一些推了幾十年的老練家,經常用“高買手”的方式來炫耀自己的功力,以招來更多的。他讓對方用固定的或不固定的招式和手法來推自己,因為推的速度慢,他有足夠的時間差來調整自己的重心,變換虛實把你發出去。

  如果你和他搭上手,你就更吃虧了,他的那一套技巧你必須適應一段時間,於是他告訴你這就是太極內功。

  可是你如果練過拳擊或是其它外家拳,以每秒兩下以上的速度向他進攻,你看他還有沒有內功。

  因為那些以推手自炫的人士大多都沒練過鬆整勁和彈簧勁,不知道太極拳的八門勁法是整體勁修煉有成後自然產生的,反而在行功走架中找,找來找去身法八要找丟了,把太極拳的輕靈鬆整找沒了,把拳架打得奇形怪狀、笨拙僵硬,所以請太極拳初學者警而慎之。

  二、勁不是太極拳技擊構架中的惟一要素

  受“一站就靈”的意拳影響,似乎任何拳法只要練出內勁就天下無敵了,於是中華武學變成了中華“勁學”。

  其實內勁只是拳學的基礎,有了內勁之後,還應練習使用內勁的技巧及攻防招式、身體的感應能力和臨敵的判斷力。

  我曾就“太極十年不出門”的問題請教過我的吳式太極拳受業恩師、楊禹庭的入室。

  王先生告誡我,過去傳統正規的太極拳練法,是先用3年的時間把身法打通、架子打順,後用3年練出內氣並斂之入骨,使身體具備能用於技擊的鬆整勁和抗擊打的彈簧勁,再用3年練習各種輔助功法及太極拳的各種器械,再練定活二種推手、大捋和爛採花***散手***,最後一年還要與各門派的高手比試過招以驗證所學。

  因此王先生說,現在練太極拳能達到的目的,也只能是得個好身體,誰敢說自己的拳能打人?不信你和那些練散手和拳擊的人比一比,因為你沒耗過那麼大的功夫,沒走那麼多的過程,有內勁就能打人了?

  太極拳應用於技擊,目前在國內外擂臺賽上都沒有先例。除了客觀條件的原因外,就太極拳本身的修煉來看,它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和嚴格的程式。

  即使這些都具備了,修煉者還要有超常的悟性和諸多先天因素。如果僅僅練出了太極拳的鬆整勁就能技擊,那麼太極拳也就不需要再追求意、氣、神的境界和手、眼、身法、步的協調統一了,更何況你要找的勁僅是推人的勁兒呢?

  三、初學太極找什麼

  既然不讓初學太極者找勁,那麼總該讓初學者學有目標吧。我建議初學者最好在家置一面穿衣鏡,每天在鏡子前練幾分鐘太極樁步和懶扎衣一類的有代表性拳架,來檢驗自己的身法是否符合拳譜要求。跟明師學拳之初別貪多,請明師多給自己“看功”,隨時糾正身法上的偏差。我的王老師早年學拳時,先投的是京城武學大家高先生的門下。

  高先生見輝璞師沒有基礎,就轉而把他介紹給北派吳式太極的掌門人楊禹庭先生。楊師爺也怕輝璞先生練不出功夫有損自己的名聲,就不讓行師徒禮,只教王先生一個懶扎衣,約定好回家練一年,如果能成再拜師。王先生回家後天天對著鏡子練。一年以後他拜師,才正式成了楊禹庭先生的入室。

  身法入門後,再求遂順,“遂”也含有“隨”的意思,首先要上下相隨。

  目前初學太極拳者因樁功淺、腿力差,在行功走架時多下快上慢,一整套太極拳可能會越打越快,上半身打得還有點太極拳的味道,而下半身恨不能一下子就悠過去。

  還有左右不能相隨的現象,也屬於不會轉腰疊胯造成的。還是那句話,有毛病“腰腿求之”。

  拳架遂順之後,再練習身體各個部位的放鬆,尤其是在行功走架過程中的放鬆。

  鬆是太極拳的根本,如果你鬆不下來,就沒有辦法求得整勁,更練不出周身的彈簧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