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應該瞭解的問題

  隨著練習太極拳的人越來越多,很多新人對於太極拳還不是太熟悉,那麼對於新手來說,練習太極拳應該瞭解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練習太極拳應該瞭解的十個問題

  一、太極拳運動有治病的效果

  太極拳是一種徐緩運動,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從而使人體的微迴圈得以擴張。微迴圈的特點是劇烈運動會使血液執行走捷徑,得不到充分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太極拳緩柔的特點則使血液能夠流向各處,從而得到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改善身體內部的迴圈。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使一些不通之處暢通,這樣慢性病症狀就得到緩解或消除。同時太極拳運動能強身健體,能預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極拳運動有治病的效果。

  二、什麼樣的環境適於練太極拳

  練拳最好在陽光充足、空氣新鮮、地面平坦、環境清幽的室外或室內進行。在陽光下運動有許多好處,可以多接受紫外線的照射。一般,在陽光斜射時練習較好。在夏季,體弱者更應避免在直射光線下練習,可借樹蔭等透入光線的地方練習為宜。空氣越新鮮越好。空氣汙濁,多含二氧化碳、菸灰、塵埃、細菌等物,吸入肺內是不利健康的。

  初學者和體弱有病者最好在平坦寬敞的地方練拳,以便立穩。但熟練後地面不平坦也可以練習,這對腳的適應力還有好處,有益於推手技術提高。

  環境清幽輕易做到精神集中,情緒鎮靜。這對初學者尤為重要,因為初學者最輕易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假如沒有清幽處所,就找“鬧中取靜”進行鍛鍊,時間長了也可以適應。另外,集體練習,也可配音樂,能使動作整潔,節奏分明,也有助於初學。

  有人說霧天練習太極拳對健康不利。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空氣中的水蒸氣遷冷而凝聚成小水珠,浮游在接近地面的空間,形成了霧。假如在空氣新鮮而有霧的地區練拳,對身體健康並沒有不良影響。

  在煙塵和廢氣較多的地方本來就不宜練拳。廢氣多的地區有霧時空氣更壞,因為霧會使大氣汙染物不能及時擴散和稀釋,所以霧天練拳要避開空氣汙染的地段。

  三、老年人初學太極拳時應由簡入繁

  一般來說,老年人的記憶力都比較差,因此建議剛學太極拳時,最好是從簡單的入手,即先學簡化的太極拳,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以後,動作得到了鞏固,才可以過渡到學習傳統的老趟太極拳。假如是直接學習老式太極拳,切忌囫圇吞棗,急於求成。要多下功夫,儘量學得慢一點,等到學會一個動作以後,再接著學習下一個動作。學習太極拳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把架式略微防高一些。等到下盤有功底的時候,再把架式降低。然而更重要的是有信心、韌性。

  四、太極拳的自然深呼吸對身體有好處

  練太極拳能使呼吸自然、細長、慢均。這種有節奏的呼吸可使橫膈肌和胸腹運動增強,相對有效地加大了肺部氣體的交換容量,使新陳代謝加快、加強。大家都知道腸胃蠕動加強能夠提高消化系統功能,對防治消化不良、慢性腸炎等慢性疾病效果良好,膈肌活動範圍增大,使胸部呼吸肌和橫膈肌力量增強,可加速靜脈血液的迴流,改善心臟本身的血液迴圈。膈肌活動範圍的增大,還能對內臟起到一種自然的按摩作用。所以,太極拳中自然的深呼吸法對防治一些神經衰弱、高血壓、心臟病、關節炎及消化系統疾病都有較好的作用。

  五、練習太極拳時要注重10個要領:

  1、動中求靜。動中求靜,全身放鬆,注重力集中,排除雜念。

  2、含胸拔背。胸微內含,動作伸展。

  3、內外相合。即肌體配合協調,動作連貫,而且要做到意識、動作和呼吸相結合。

  4、上下相隨。要求協調一致,一動無有不動。

  5、沉肩垂肘。肩肘自然下垂,以免氣往上提。

  6、用意不用力。要全身放鬆,以意念引導動作。

  7、分虛實。腿部動作要虛實分明,避免重心同時落在雙腿上,出現“雙重“現象。

  8、鬆腰。腰是主宰,連線各關節的活動,腰部放鬆有利於腿部的穩定性和腰部的靈活性。

  9、相連不斷。動作要求連貫、圓活、連綿不斷,一氣呵成。

  10、虛靈頂頸。頭部自然上頂不要東斜西歪或自由搖擺。

  六、如何自學太極拳

  首先,自學者應有充分的精神預備,要有信心、恆心、毅力。其次,仔細鑽研書中的文字和圖解,首先看懂,儘量記熟,可看完一招也可分開來練或邊看文字圖解邊練習。最後,可用磁帶錄下文字表述,練習時播放,這樣可專心進行動作研究,從而學得快。第四、若兩個人同練可互幫互學,也可一個人念文字,另一個做動作,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兩人反覆推敲,演練,直到弄懂為止總之,自學太極拳有一定困難,但不是不能成功的,“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