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練太極拳的好處有哪些

  每天清晨路過公園,都會看到很多人聚在一起練太極拳,為什麼要一起練太極拳呢?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有的人性格比較孤僻,喜歡單獨練習,但是一般都很難每天堅持,而群練太極拳就不同,不僅能糾正自身的不足,還能多結識拳友。

  首先,我們要承認,人都是有惰性的一面。有的人看起來很勤奮,但其實,也會有犯懶的時候。而在家中自己練習,需要很強的自律性。

  太極,需要長時間、不間斷的規律練習,才能體會到變化。如果在家中自己練習,則難免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晒網的情況出現。

  大家集合在一起練習太極拳有很多好處,不僅可以談笑風生,還能一起探討拳術,一起進步,更有助於提高太極境界。

  其次,太極練習是控制心的意識的波動,這需要非常的專注與投入。而大多數人,都是和家人、朋友住在一起,那麼被別人打擾是避免不了的。

  家裡的電話聲、家人的聊天聲、炒菜的香味……這些都會影響你的情緒,讓你的意識隨波逐流,跑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

  那麼,在課堂練習太極,又有哪些好處呢?

  學習太極拳需要老師的指導,根據老師的指導練習,這樣可以避免很多錯誤,並能快速掌握太極拳的要領,學習太極拳的運動規律。

  在課堂練習,你可以更清晰的聽到老師的口令,也可以在一些不懂或做不到的動作上,請求老師的幫助。而太極中,講求能量的波動。

  在太極課堂中,和大家一起練習的時候,能量會從你自己身上傳播出去,又能從其他同學身上反饋回來。這樣,老師到學生、學生到老師、學生到學生,將形成一個能量的迴圈網,那麼,你身上的能量不會消失,你自然不會感覺到疲憊和無趣。

  大家一起練習時,當你懶惰,不想堅持下去的時候,看看周圍同學都在認真上課,努力改善自己,不斷的提高,你還會偷懶嗎?人都有競爭意識,當處於人群中,正能量會自然而然地被激發出來,你的練習質量自然會提高。

  太極拳的學習步驟

  一、掌握拳理

  太極拳拳理細微,法則嚴密。從皮、毛、骨、肉、筋、絡、氣、血、五臟六腑處處有法則,有規矩。例如"意氣君來骨肉臣"的拳理是什麼意思?要在明白的基礎上來把握要領。

  各部位的拳理弄通後拳自然好練。自己就知道應怎麼做,應怎麼讓身體的各部守法。各部位應做到什麼標準或要求,都要問為什麼?做到真正的明白。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部位,那你不可能管住***打擊***別人,那對方必然管住***打擊***你。

  二、學會站樁

  站無極樁,調整自己的身體,把練太極的要求先練進體內。如神要守住,心要靜,提頂吊襠心中懸,鬆肩沉肘氣到丹田。裹襠斂臀含胸實腹。舌頂上顎等要求,確實進體,把這些法則及要求都守住了,再進行下一步。

  三、走太極步

  走太極步,也叫行樁。在練習太極步時,法則要求可能你又守不住了,但必須守住。它和站樁的要求是一樣的,只是腿在走步在行。走時身體決對要平穩,不能忽高忽低,平視10米左右。當然,走行樁有走行樁的標準和尺寸,這些都要把握好。

  四、盤架

  太極步練成後開始盤架。太極步練成給盤架和推手技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盤架時,式子不要貪多,應練好一個式子,沒病式之後再進行下一個式子。按頂、扁、丟、抗,四病去查詢自己。然後再找放鬆、舒展、大方、自然。

  五、懂勁

  太極功夫深的人都知道,懂勁才有神明。盤架練成後要找緊湊。練緊湊時更要講尺寸分毫。如果尺寸差了,氣不能入骨,功不會上身。

  檢查每一式是否進體;每一手或每一個動作是否合乎要求;開合是否做到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每一手有沒有羅旋力、纏絲勁。

  更要知道,勁是否來自腰,取勁是否取自腳。通過腳根送到腿,又送到腰。通過腰送到臂上。形於手指等要求要嚴格的檢查自己。然後再檢查自己有沒有病式、病手,處處到位,事事得體。

  如果都做到了就會脫胎換骨、渾元一氣、氣斂入骨、三關起動、周身一家、內外合一、陰陽平合、開合自然得體。這就是就懂勁了,你要接近神明瞭。

  六、推手

  懂勁後,再練習推手。推手過早會出現很多病手、病勁、病式,時間一長不好改正。通過推手硼、履、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來找勁。

  檢查是否做到"四兩撥千斤",是否勁由內換,捨己從人,是否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是否單重發力然後進入亂環。推手練習成熟後給技擊打下了基礎。

  七、技擊

  無論任何太極拳式,技擊和養生都是最高的目標。兩種缺一都是不理想的。在歷史上,高手如雲,現在為何練習者多,技擊者少。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沒達到。要知道推手不是目的,技擊和養生才是最高的目標。

  應從每一式,每一手找變化找勁。硼、履、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也。太極無虛式,式式可打人,式式變化無窮剛柔相濟。只要你找一個功夫好的的老師做指導,按拳理要求認真練,自然會成為太極技擊和養生高手。

  八、太極養生

  只要按上述七項要求來練,人就會平合了陰陽,補先天。五行相生,心靜神舒氣貼己。氣斂如骨,氣血一旺,身體會一天一天健壯,病自然沒了。

  學習太極拳的注意事項

  一、循序漸進,切塊進行,先分後合

  如對初學者,應首先指導他們練習單推手、雙推手及四正推手等,然後開始練習此對練套路。開始進度寧可慢一些,掌握好之後,再向前推進.而且要邊鞏固邊推進,切勿貪多求快。

  全套分為四段,在教學中每段還可分成若干組,切塊推進。先要求路線、方向搞清楚.再要求勁力與連貫。

  很多人覺得太極拳是一項複雜的運動,其實,靜心練習太極拳,在練習中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規律,你會發現太極拳簡單易學。

  個別複雜動作還要分解,如“轉身大捋”等,先學下肢步法,再練上肢手法,最後上下合成,加上身法,諸如此類。初學者首先只要求熟練掌握一方動作,不能過早地要求一個人把甲乙方動作都學會,否則將混淆不清,事倍功半。

  二、圍繞攻防,防止“頂牛”,以高領低

  “對練”中幾乎每一招、每一式都充分體現太極拳的“以柔克剛”“捨己從人”和“形圓不敗”的攻防原理,所以教師要一招一式地講清攻防原理。

  講攻防時要結合“棚、捋、擠、按、採、例、肘、靠”這八種手法和‘.進、退、顧、盼、定”這五種步法來講。進攻到位可先停一會兒,再講如何防守,防守到位可停片刻再講解如何防守反擊。要防止初學者比試力量造成“頂牛”的局面。

  學習太極拳要身體要保持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不能有東倒西歪的現象,這樣才能練出太極真功夫。

  要“先求順、而後添勁”,即動作路線、方向準確之後,再逐漸增加力度。對練雙方儘可能是水平相當者,這樣比較容易相互配合;當然如有可能,安排水平較好者來領帶水平較低者則更好。這好比跳交誼舞一般,有人領舞初學者就會被帶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