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比賽時的犯規行為有哪些

 在跆拳道比賽中出現犯規的行為是很常見的,在比賽中為了避免出現犯規的行為。下面是小編專門為您整理好的:跆拳道比賽時的犯規行為。  

  跆拳道比賽時的犯規行為

  一、比賽過程中所出現的犯規行為,由場上的主裁判員執行判罰。

  二、判罰分為“警告”***Kyong-go***和“扣分”***Gam-jeom***。

  三、2次“警告”應給對方運動員加1分,最後1次奇數警告不計入總分。

  四、1次“扣分”應給對方運動員加1分。

  五、犯規行為的判罰

  ***一***以下行為將被判罰“警告”

  1、雙腳越出邊界線;

  2、轉身背向對方運動員逃避進攻;

  3、倒地;

  4、故意迴避比賽,或處於消極狀態;

  5、抓、摟抱或推對方運動員;

  6、攻擊對方運動員腰以下部位;

  7、偽裝受傷;

  8、用膝部頂撞或攻擊對方運動員;

  9、用拳攻擊對方運動員頭部;

  10、教練員或運動員有任何不良言行;

  11、提膝阻礙或逃避對方運動員的攻擊。
  ***二***以下行為將被判罰“扣分”

  1、主裁判員發出“分開”***Kal-yeo***口令後攻擊對方運動員;

  2、攻擊已倒地的對方運動員;

  3、抓住對方運動員進攻的腳將其摔倒,或用手推倒對方運動員;

  4、故意用拳攻擊對方運動員頭部;

  5、教練員或運動員打斷比賽程序;

  6、教練員或運動員使用過激言語、出現嚴重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

  六、運動員違背競賽規則或故意不服從主裁判員時,主裁判員可計時1分鐘後直接判其“失格敗”。

  七、運動員被判罰“警告”和“扣分”累計達4分時,主裁判員判其“犯規敗”。

  八、“警告”和“扣分”次數按3局比賽累計。

  九、主裁判員中斷比賽,下達“警告”或“扣分”口令時,比賽時間在主裁判員發出“暫停”***Shi-gan***口令的同時暫停,直到主裁判員發出“繼續”***Kye-sok***口令,比賽繼續進行。

  ***註釋1***

  制訂犯規條款,禁止犯規行為的目的和意義:

  1、保護運動員的安全;

  2、確保公平競賽;

  3、鼓勵運動員使用恰當的或完美的技術。

  ***解釋1***

  2個“警告”給對方運動員加1分,但是,最後奇數次“警告”不被計入最後得分。

  無論犯規行為是否相同,也無論犯規行為出現在哪一局,被判罰2個“警告”均給對方運動員加1分。

  ***解釋2***

  運動員被判罰1次“警告”的犯規行為的種類及其在比賽中的表現是:

  ***1***雙腳越出邊界線

  雙腳越出邊界線的垂直平面即被視為“出界”。此時,主裁判員將判給犯規運動員1次“警告”。當“出界”是因為對方運動員使用犯規行為造成時,不屬於“出界”,主裁判員有權對犯規運動員進行判罰。

  如果“出界”行為在時間上有先後之分,則先“出界”的運動員屬於犯規,應被判罰1次“警告”。

  ***2***轉身背向對方運動員逃避進攻

  轉身逃避對方運動員的進攻違背了公平競賽精神,並容易導致嚴重的傷害事故。同樣,因逃避對方運動員的進攻而蜷伏或彎腰至腰部水平線以下,也屬於“背逃”,將被給與“警告”判罰。

  ***3***倒地

  運動員倒地應立即予以“警告”判罰。如果一方運動員因對方運動員的犯規行為而倒地,不應予以判罰,而應判罰對方運動員;因對方運動員使用技術動作導致一方運動員意外倒地,主裁判員提示倒地的運動員“注意”***Joo-eui******口頭警告***,如果此行為重複出現應予以判罰;因技術動作的連續變換造成而非故意倒地的運動員,或因失去重心滑倒的運動員可不予以“警告”判罰。

  ***4***故意迴避比賽或使比賽處於消極狀態

  運動員無意進攻而回避比賽,判罰將給與更加消極或持續後退的一方。若雙方運動員均迴避比賽,則同時給與雙方運動員“警告”判罰。但主裁判員應區分故意迴避和戰略防守,以戰略防守為目的的技術動作將不給與判罰。

  主裁判員避免比賽處於消極狀態的具體做法是:如果雙方運動員在5秒鐘後仍對峙不攻,處於消極狀態,主裁判員可給出“進攻”的口令,出現下列情況時主裁判員將給與“警告”判罰:

  1、主裁判員發出“進攻”口令後,雙方運動員仍然消極對峙,沒有進攻動作的情況持續10秒;

  2、主裁判員發出“進攻”口令後,一方運動員從原來的位置向後退或者明顯處於被動狀態的情況持續10秒。

  ***5***抓、摟抱或推對方運動員

  “抓”,包括用手抓住對方運動員的道服、護具或身體任何部位,或用前臂勾住對方運動員的腳或腿;“摟抱”,包括用手或手臂壓住對方運動員的肩膀或夾住其腋窩,或用手臂摟抱對方運動員的軀幹;“推”,包括用手掌、肘、肩、軀幹或頭等部位推開對方運動員使其失去平衡以有利於自己攻擊,或推開對方運動員以阻礙其正常使用技術動作。當上述情況出現時,主裁判員將給與“警告”判罰。

  ***6***攻擊對方運動員腰以下部位

  主要指故意攻擊對方運動員腰以下部位。為了阻礙對方運動員正常使用技術動作,而使用強有力的踢擊或蹬踏動作攻擊其大腿、膝關節或脛骨任何部位,應被判罰“警告”。若攻擊腰以下部位的動作是因為承受者***被攻擊者***自身造成或發生在技術動作轉換過程中,不屬於此條款規定的內容。

  ***7***偽裝受傷

  此條款的目的是對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缺乏公平競賽精神的行為予以判罰,包括為了表示對方運動員的動作是犯規行為而誇大受傷程度或假裝身體某一部位因擊打而疼痛,或為了拖延比賽時間而誇大受傷程度。在此情況下,主裁判員應對運動員發出2次繼續比賽的命令,每5秒鐘1次,如運動員仍不服從命令,則予以“警告”判罰。

  ***8***用膝部頂撞或攻擊對方運動員

  主要指在近距離時故意用膝部頂撞或攻擊對方運動員。但是,以下2種情況不在判罰之列:

  — 當使用合法的攻擊技術時,對方運動員突然移動或前衝靠近;

  — 非故意的或因進攻距離不合適所造成的;

  ***9***用拳攻擊對方運動員面部

  “拳”的概念是指:包括用手***拳***、腕、小臂、肘關節等擊打對方運動員頭部。但是,由於對方運動員的不經意動作,比如過分低頭或隨意轉身而引起的情況,不在判罰之列。

  ***10***教練員或運動員有任何不良言行

  “不良行為”包括運動員或教練不符合體育運動精神或跆拳道精神的行為或態度。具體體現如下:

  — 任何妨礙比賽程序的行為;

  — 以不合法途徑對裁判員的判決表示抗議或指責競賽官員;

  — 用身體動作或行為動作侮辱對方運動員或教練員;

  — 教練員使用過激的言語和執教動作;

  — 任何與比賽無關或不受歡迎的行為,或超出比賽本身所能接受範圍的行為。

  此條款參考“扣分”判罰第6款可合併予以判罰。主裁判員根據情況對上述行為進行獨立判罰。如在比賽間歇中出現不良行為,主裁判員可立即予以判罰並記入下一局比賽的計分中。

  ***11***提膝超過腰部

  提膝超過腰部故意格擋、阻礙、干擾對方1次進攻的行為,應被判罰“警告”。

  ***解釋3***

  運動員被判罰1次“扣分”的犯規行為的種類及其在比賽中的表現是:

  ***1***主裁判員下達 “分開”***Kal-yeo***口令後攻擊對方運動員

  此類行為十分危險,極有可能導致對方運動員受傷。原因是:

  — 主裁判員下達“暫停”口令後,對方運動員可能處於無防衛的狀態;

  — 主裁判員下達“暫停”口令後,進攻運動員使用的任何技術的擊打力度會增大。

  此類攻擊運動員的行為是違背跆拳道運動精神的。因此,在“暫停”後,無論擊打力度大小,故意攻擊對方運動員均應予以判罰。此外,在“暫停”後,如一方運動員假裝要攻擊對方運動員,也應予以“扣分”判罰。

  ***2***攻擊已倒地的對方運動員

  此類行為十分危險,極有可能導致對方運動員受傷。原因是:

  — 倒地的運動員可能處於無防衛的狀態;

  — 由於倒地運動員處於靜止狀態,位置相對固定,對其使用的任何技術的擊打力度會增大。此類攻擊倒地運動員的行為是違背跆拳道運動精神的,在跆拳道競賽中是不適當的。

  ***3***抓住對方運動員進攻的腳將其摔倒,或用手推倒對方運動員

  為了阻礙對方運動員的進攻,用手抓住對方運動員進攻的腳或用手推對方運動員使其倒地。

  ***4***故意用手攻擊對方運動員頭部

  主裁判員根據自己的判斷,給與下列行為“扣分”判罰:

  — 當拳攻擊的起點位置高於肩膀;

  — 當拳攻擊的方向向上;

  — 當攻擊的目的是為了在近距離對對方運動員造成傷害,而非進攻技術的正常轉換。

  ***5***教練員或運動員打斷比賽程序

  — 教練員在比賽中離開指定位置而影響比賽,或故意離開比賽場地;

  — 教練員為妨礙比賽程序或對裁判員的判罰表示不滿而在場地周圍走動;

  — 教練員或運動員威脅裁判員或侵犯裁判員的權利;

  — 教練員或運動員以不合法的方式抗議並打斷比賽程序。

  ***註釋2***

  此條款規定的內容將不用於處理教練員申請“錄影審議”的情況。

  ***6***教練員或運動員使用過激言語或做出違反體育道德行為。

  參照判罰“警告”行為的第10款

  ***解釋4***

  主裁判員宣判運動員“失格敗”

  當運動員或者教練員無視或違反跆拳道競賽基本準則、跆拳道競賽規則和紀律以及主裁判員的指令,主裁判員可以不考慮 “警告”或者“扣分”的累計情況,直接判其負。特別是當運動員不顧主裁判員的規勸,意圖傷害或者對主裁判員進行明顯的侵害時,應立即宣判該名運動員“失格敗”。

  練習跆拳道的好處

  1、可刺激和開發練習者的速度、力量,靈敏耐力等身體素質。

  2、可提高心血管系統、呼吸迴圈系統機能以及中樞系統的靈活性。

  3、可克服自身的懶惰、消極、怯懦、畏懼等不良因素。

  4、可培養堅韌果斷,自信良好的意志品質,從而造就健康的身心。

  5、有利於發達有力的肌肉。

  6、培養活動力,培養應付任何難關的能力。

  7、培養方向轉換的能力。

  8、培養在一定空間使身體迅速的從一個地點移到另一個地點的活動能力。

  9、使關節、肌肉及筋更加柔韌有節奏性。

  10、發達末梢神經和視覺。

  11、培養集中力,取消雜念。

  12、學會移動身體的方法和技術。

  跆拳道的常見練習方法

  1、對鏡練習

  對鏡練習是自我模仿練習的一種。通過個人的對鏡練習,可以正確地掌握基本動作,體會各種功防動作的路線、方向、力點。同時,通過鏡子的反饋,可以及時糾正錯誤,建立良好的動作概念,並不斷強化、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2、沙袋練習

  沙袋練習是跆拳道練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腿法擊打力量和速度的有效手段。因此,跆拳道選手要花費很多時間進行擊打沙袋的練習。沙袋練習的最大好處是,練習者可以自由地充分發揮身體的全部力量去擊打目標,體驗和目標接觸瞬間的肌肉感覺。通過沙袋的練習不公可以提高擊打的速度和力量,而且可以提高承受能力、距離感和準確性等到各種必要的素質。

  沙袋的重量要因人而異,以充分發揮技術為原則。通常成年初學者,使用20千克的沙袋或再輕些的沙袋。一個體重60千克的選手使用25千克的沙袋更合適。沙袋的高度要適宜,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技術的發揮,而且可能會產生錯誤的姿勢。

  進行沙袋練習時,沙袋可以是靜止的,也可以是擺動的。靜止的沙袋適合初學者練習,初學者因動作尚未定型,而面對靜止的目標,可以有時間思考如何發力擊打,以及擊打的路線、方向和力點等到,這樣有助於提高動作的質量。擺動的沙袋一般適合已牢固掌握動作,需進一步提高功力的高水平選手,因沙袋大幅擺動會產生很大的勢能,在擊打時,身體要承受很大的撞擊打的時機。如果使用不當,容易損傷。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