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拳道的鑰匙

  截拳道是一種非常優秀的武技,集訓練、養生、健身、勵志、技擊為一體的武道,同時它還包含博大精深的武道哲學與人生哲學。截拳道系追求精神和肉體完全自由的修煉。截拳道不僅僅是一門高深的武道體系,更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種哲學思維,一門高深的藝術。下面是小編為專門您整理好的:。

  1、

  1940年出生於美國的華人武術家李小龍先生,在其生前創立了一門武術——截拳道,截拳道因李小龍的名聲而聞名於世。李小龍逝世40年後,其影響仍然不衰,並有越來越被神化的跡象。但其創立的截拳道卻並未展現其生命力,並未在國際上開花結果。截拳道沒有出過一個著名的格鬥人才;截拳道其技術體系並沒有被國內外搏擊主流所接受;國際頂尖賽事鮮有研習截拳道者,也未見截拳道蹤影;截拳道更未像跆拳道、空手道、拳擊那樣傳播全球。這是為什麼?難道截拳道當真像人們所說只適合李小龍?難道截拳道技術不科學、不實用,難以用於擂臺實戰?難道截拳道只適合街巷打鬥?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我認為要全面認識和掌握李小龍遺留的截拳道,必須要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探尋截拳道的本質,必途要研究和回答截拳道的核心和總機關是什麼,或者說李小龍功夫的核心是什麼。只有找到了截拳道的核心才可以開啟這一武學寶藏。

  研究截拳道要釐清,李小龍的截拳道是一種創造。而科學規律證明,任何科研創新都是以前人的成果為基礎,李小龍的截拳道亦是一樣,他的截拳道是有一些創新,但這些創新並非憑空而來,他的創新亦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的創新,他的體系裡所有的內容,包括哲學思想在東西方文化裡都可找到根基源頭。而李小龍的成長經歷是在美國出生,香港長大,之後在美國留學發展,可見其深受東西方文化的薰陶影響。而李小龍的練武經歷也清晰地告訴人們,他年少時先練內家拳、詠春拳等傳統武術,之後再練西方拳擊等,這可以肯定李小龍深受傳統武術影響。但我的研究認為,李小龍並不像大多數普通練武人那樣學習過傳統武術那麼簡單,他的傳統武術功底也並不止詠春拳那麼簡單,他的那個“寸勁”的力量和速度也並非詠春拳的那個“寸勁”那麼簡單,而是他深得傳統武術內家拳精譴。我在《解密李小龍》一文中已詳細論述,傳統武術內家拳有一門核心技術“內勁”,又稱“勁”等,這是傳統武術中一項獨特的發力。這技術在武林中一直是祕傳,隱藏得最深,歷史上,每一代除少數幾個武林核心人物外鮮有人得其真傳。我認為,李小龍在教內家拳的樑子鵬先生的啟蒙下,自己成功地領悟和掌握了這項技術。之後意識到這傳統武術的不足,而又學習了拳擊等搏擊術。而且傳統武術的精華技術與西方搏擊術不相沖突,是相容的。李小龍掌握傳統武術精華,又融合西方搏擊術,憑著自己多年的習武經驗,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格鬥技術。再根據自己獨特的格鬥技術創立一種新的現代化武術——截拳道。這截拳道的打法最明顯的特點要求強手、強腿置前,注重前手直拳和前腿,注重速度,而其他技術細節與西方搏擊術及傳統武術術並無多大區別。強手、強腿置前的戒備勢,這其實在傳統武術中也可找到根源,傳統武術有的門派也有要求強手、強腿在前。這種戒備勢我在《解密李小龍》一文中就已論證,必須要以傳統武術內勁為基礎前提,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無法運用。而截拳道表面上的這些訓練、技術基本都是西方搏擊術的翻版,可以不作為截拳道的研究重點。強手、強腿置前的戒備勢,這在攻防技術上,從根本上就區分了主流搏擊術,導致一些列的訓練、打法都會有所不同。這種獨特的戒備勢和攻防技術的前提得以傳統武術內勁為基礎,否則無從談起。沒有內勁,而發不出像李小龍那樣的力量和速度的前手直拳和前腿,沒有他那個“重擊”能力,卻模仿那強手、強腿置前等一系列打法,反而丟棄了動作的靈活性、連貫性和協調性,丟棄了後手重拳的強攻等。這樣一味模仿他表面的技術那是緣木求魚,效果適得其反。這就是截拳道打法難以抗衡高水平賽事的根本原因,這也是所有截拳道研習者長期忽視的關鍵問題。

  2、

  當下,有很多研習截拳道者注重從李小龍所說的哲學思想層面去研究截拳道,試圖從其哲學思想層面尋找突破口。李小龍的哲學思想可以說已成為了神聖的“李小龍主義”,全是真理。其實,李小龍的哲學,很模糊、很玄、模擬兩可,也很空泛。比如,李小龍常說的水、杯子、陰陽、太極、禪、心靈等等,這些形而上的東西實在太玄,空洞得讓人難以捉摸。又比如,他那著名的太極陰陽圖以及那句著名的“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這些我估計沒有人可以說出一個具體的標準出來,就連李小龍本人也沒說出一個具體標準,但可以被人們當作指導性理論,牽強附會的指導各種搏擊技法或理念,其實無任何科學依據。李小龍把哲學硬是塞進武術裡,主要動機還是和傳統一樣,為了神化自己和神化武術,區分別的搏擊術。其實,在各門知識中,我們總能在不同的領域中發現相似性,但是來自截然不同的領域的兩個觀念有相似性很可能只是巧合,說明不了它們存在有意義的聯絡。無論是我們的傳統哲學也好,西方哲學也罷,與這個只有體育屬性的武術是兩個不同的領域,沒有那麼深的聯絡,哲學不可以作為任何一門搏擊的指導性理論指導搏擊。李小龍的哲學思想更像一門玄學。而在傳統武術史上包括今天,在形而上學上大做文章而故弄玄虛,神化武術,迷惑世人的手段隨處可見。目的一樣,但行為可千變萬化,李小龍只是換個幌子繼承了傳統而已。所以,從其哲學層面入手是不可能認識截拳道,從李小龍所說的哲學層面試圖去認識和掌握截拳道那是南轅北撤。要全面認識截拳道只有從其根基、核心入手。任何一個人、或者一門知識,被神化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會使大多數人都不相信自己,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顯然李小龍和截拳道都已被神化,李小龍已成為權威和真理的化身,他的所有東西都被其追隨者奉之為金科玉律的教條,大多數人不會質疑他,這是這麼多年李小龍和截拳道沒被人們真正認識的重要原因。其實,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就算李小龍其能力最強,截拳道憑李小龍一個人的智慧、精力和思維,也會有其侷限性,更何況他後期精力主要放在電影事業上,而未放在武術上。所以,李小龍截拳道並不代表全部都是絕對權威,而且還遠未完善。李小龍生前不也告誡人們不要迷信權威,突破傳統的枷鎖,不要全盤接受某一種學說等等理論嗎?因此,研究截拳道最需要的是有質疑的眼光。只有服從,沒有質疑的繼承者終究會成為李小龍的犧牲品,不可能有所突破。

  李小龍是至今,唯一一個掌握了傳統武術內家拳精華技術一內勁,而又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的一位武術家。而他以自己功夫為基礎,創立的截拳道自然是東西方文化交融的一個體系,他的截拳道是東西方文化融合的一個典範。可以說,李小龍掌握了傳統體育的精粹技術,又吸收了西方體育的科學體系,才得以大放異彩,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李小龍的成功。而李小龍的根是傳統武術,他不但學習了傳統武術的技術,思想也深受傳統武術影響。他表面上反對傳統武術一些弊端,其實自己內心深深紮根於傳統,繼承了傳統武術一些消極的劣根性,比如自私保守。也許有人會問李小龍不是經常批評傳統武術,怎麼會紮根於傳統?其實,李小龍批評傳統武術不過是“賊喊捉賊”而已。李小龍生前的主要目的,並非放在傳播、弘揚武術精粹,而只是把其當成自己爭名奪利的一種工具。武術是他的立身根基,換句話說,傳統武術精華技術內勁是其立身根基。內勁這項簡單的技術,如果大眾化就沒什麼神祕性、神奇性。必須要把這技術隱藏起來,神化自己,把自己包裝成一個“高手”,才可以贏得不知奧祕的人們的崇拜,才可以輕易為自己爭得名利。這種巫文化思維在傳統文化中隨處可見,李小龍繼承了這些傳統,他一直隱瞞這技術而搞個人崇拜,奉行個人英雄主義。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很關心李小龍真實的實戰能力到底怎麼樣。其實,客觀、科學分析李小龍的實戰能力,他以傳統精華技術“勁”為基礎的格鬥體系,在世界其他格鬥高手面前,並不佔有壓倒性的優勢。因為勁這一技法雖有其力量和速度優勢,但也有其侷限性和弊端。李小龍當然清楚這些,他並沒有絕對把握每次打敗真正的職業高手,所以他不敢通過正規比賽證實自己,而極力逃避擂臺比賽。如果他有絕對優勢,以他的性格和現實需要他肯定會去證明自己。而他和傳統拳師顯示自己本領的方法一樣,遮遮掩掩、裝抻弄鬼。而他以內勁為基礎結合西方搏擊術創立的截拳道,從一開始就閹割了關鍵技術,而一開始就先天不足,導致截拳道沒有靈魂,如同空殼。截拳道的技法沒有傳統武術的內勁為基礎,都是空談,無法運用。所以,沒有靈魂的截拳道表面上那些強手、強腿在前的獨特技法又怎可能與主流搏擊術相比。所以,傳統武術內家拳精華技術“內勁”發力是李小龍功夫的精粹,是截拳道的總機關,是截拳道的根基,也是開啟截拳道大門的鑰匙。要想全面認識和掌握截拳道的技法,只有將截拳道的總機關,即傳統武術中的發力一內勁移植進入截拳道,才可以開啟這武學寶藏,才可以真正掌握和運用截拳道,再在此基礎上完善截拳道,才可以讓截拳道展翅高飛,在國際上弘揚這一優秀的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