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打法及技巧介紹

  乒乓球打法可以說是乒乓球運動中的核心技術層面,那麼你知道乒乓球的技巧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乒乓球打法及技巧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乒乓球打法介紹

  ①快攻打法

  乒乓球打法中的快攻打法是指站位近臺、以速度為主、先發制人的打法。可分為左推右攻、兩面攻和直拍橫打等。特點是積極主動,以快為主,搶先上手,先發制人。以“快、狠、準、變、轉”為技術風格。

  ②弧圈打法

  乒乓球打法中的弧圈打法是日本乒乓球隊為了對抗中國乒乓球隊而發明的一種乒乓球打法,是指打球時打出一定的弧線,是上旋又同時有別於傳統上旋。

  弧圈打法的特點是具有強烈的上旋,是一種攻擊力強、威力大的進攻技術,第一弧線執行較慢,第二弧線下墜快,球反彈衝力大。

  按擊球的方位來劃分,弧圈球可分為兩種:正手弧圈球,反手弧圈球。在正手弧圈球中又分為加轉弧圈,前衝弧圈,側旋弧圈,直板正膠弧圈***俗稱小上旋***和不轉弧圈***俗稱假弧圈***。

  ③弧圈結合快攻打法

  乒乓球打法中的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是指站位中近臺至中臺,以拉弧圈球為主要得分手段、結合快攻的打法。技術風格是“轉、快、狠、變”。直拍和橫拍運動員均可運用。直拍運動員的反手一般以快推和進攻為主。橫拍運動員的反手則能拉能攻。特點是旋轉強,速度較快,正、反手的攻勢均較強。是匈牙利等運動員在學習吸取中國快攻和日本弧圈球打法的基礎上形成的。

  ④快攻結合弧圈打法

  乒乓球打法中的快攻結合弧圈打法是指站位中近臺,以快攻為主,並配合拉弧圈球的打法。直拍和橫拍運動員均可運用。技術風格是“快、轉、狠、變”。 特點是以速度為主,旋轉為輔,速度和旋轉結合較好。比賽中,能近臺快抽。快撥和搶衝,亦能中臺拉弧圈球作相持或過渡,能攻能防。是當代乒乓球的主要打法之一。

  乒乓球打法中的削球打法是指站位中遠臺,以削球等多種技術的組合與變化為主,並配合反攻得分的打法。技術特點是“轉、穩、低、變、攻”。分為以削為主、削中反攻、削擋拱攻結合、攻削結合等多種打法。

  ⑤以削為主的削球打法

  ⑥削球和進攻結合的削球打法

  打法分類細緻一點,可以分為許多型別,現在的國際乒壇上主要有以下幾種打法:

  直拍左推右攻,例如中華臺北的蔣澎龍、韓國的柳承敏、中國的楊影

  直拍橫打弧圈結合快攻,例如中國的馬琳、王皓、李靜

  橫拍弧圈結合快攻,例如中國的孔令輝、王楠、王勵勤

  橫拍快攻結合弧圈,例如中國的鄧亞萍、張怡寧

  削攻結合,例如韓國的朱世赫、金景娥、中國的丁鬆

  乒乓球技巧介紹

  1、挑

  一種進攻臺內短球的方法。按種類劃分,屬攻球技術。具有動作小,出手突然,主動意識強的特點。動作要領是: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中後側部,向前上或前上側方***根據挑球的線路而定***發力。擊球時,以前臂發力為主,上臂適當靠近身體,重心略向前傾,這可增加手對球感覺的準確性.手腕的放鬆尤為重要。在練習時,要處理好摩擦和擊打的關係。初學時,為了保證擊球的準確性,可適當多一點摩擦,待水平有一定提高時,就可以增加擊打的比重,以使球的速度更快,挑出的球質量更高。這也是目前在事實踐中,人們常把此項技術稱為“挑打”的原因。

  2、敲

  這是橫板反手和直拍橫打反面的技術。它是對付對方過來的弧線略高的弧圈球。類似生膠反手彈擊,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且下沉。動作要領:站位中近臺,上身正對臺面,向後引拍不要過大,板面保持稍稍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的中部,以向前發力撞擊為主,儘量不要摩擦,整個過程手腕和前臂一定充分緊張。身體向前傾,輔助發力。該技術的特點:1節奏變化大。2和拉衝結合旋轉變化差異大。3。回球下沉,對方拉接易下網。

  3、拍

  這是橫板和直拍正手攻打弧線略高的弧圈的技術。類似正膠快殺弧圈球,但回球速度要快得多。屬於搏殺類技術。動作特點:整個動作發力突然且距離短快狠,手腕固定,以撞擊為主,集中發力攻打來球的上升期,有類似快打感覺。該技術的特點:1節奏變化大。2和拉衝結合旋轉變化差異大。

  4、抹

  類似滑板和帶的綜合技術。其中最常用的一種是,橫板在回接反手位短球時,在球的上升期或高點期,接觸來球的正面並向右上方摩擦,回到對方正手。要求動作突然且弧線低。該技術的特點:1帶晃。2節奏變化,突然減力,造成對方原本已經迅速向後防禦,突然回球變短且飄,夠著拉後更加被動。

  5、晃接

  包括晃搓和晃挑。它是指側身位用正手挑或搓左側旋的方法,接左方臺內短球,至對方反手底線長球的技術。特點是隱蔽性強,擊球線路外撇,產生大角度回球,使對方不易發力上***攻。

  6、擺

  臺內快搓短球。由於力量較小,有些像平時人們輕輕擺放東西的感覺而得名。常有欲接發球中。具有擊球時間早,出手速度快,球不出臺的特點,使對手難於上手拉攻,較好地為下一板進攻創造機會。動作方法是:在來球的上升期,擊球中下部,以向前下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側的力量。擊球時,手腕瞬間有一較小的制動動作,在自己發力的基礎上,適當借對方來球的力量,在過網的前提下,可減少球向前平動的距離,擺出高質量的短球。注意:擺的動作一定要向下發力。即使來球下旋,也要調整拍型,向前下運動。這樣擺過去的球,才會短而低。

  7、劈

  接短球時,發力搓對方底線長球。具有擊球點高、力量大、球執行速度快的特點,常給對方非常頂的感覺,使其難以拉開手發力進攻。手上的動作是:在來球的高點期,接觸球的中部,向中下部摩擦。在摩擦中最好給球適當的撞擊力,以使球產生足夠的手動速度。在擊球過程中,版面稍豎起。以前臂為主,直接向前下方發力。體會手握菜刀導向左右兩側砍東西時的用力感覺。

  8、切

  橫板反手側旋擋球。常用於對付弧圈球,近似於直板的反手推擠,屬於輔助性的防守技術。具有較強的節奏變化和旋球變化的特點。可為防攻轉換創造條件。動作方法是:身體儘量離球檯近一些,手臂靠近身體,這樣手上的感覺比較容易控制。板球保持半側面豎直,在來球的上升期或高點期,擊球的左側後中上部***以右手為例***,向左側前下部摩擦,手臂運動軌跡近似於向下側斜的左側半弧型,擊出去的球帶有左側下旋。特別要注意的是,由於此項技術在擊球時,作用力不通過球心,球向前的運動軌跡較慢,一旦對手適應這種節奏變化,就會有足夠的時間騰出手來,給予進攻性很強的還擊,造成自己的被動。所以在比賽中,這項技術不宜作為主要的進攻手段用得過於頻繁,從而造成比賽戰機的貽誤。

  9、點

  正手近臺攻下旋球,是直板正膠運動員經常使用的技術。其用法和作用近似正手突擊,但是比突擊的力量小一些,準確性更容易把握。擊球特點是:出手比較快,動作小,突然性強,如能配合較好的落點。 動作方法是:站位靠近球檯,向後引拍拉手不要過大,板面保持稍稍豎直,在來球的高點期擊球的中部,以向前發力為主,略帶向上摩擦,以製造能夠保證球上臺的弧線。隨著乒乓球技術的不斷髮展,人們已普遍適應直板正膠拉上旋,因此,增加“點打”的使用率勢在必行。直板在打基礎的初級階段,在對付第一板下旋球時,可以練習“點打”為主,逐步過渡到與“點拉”相結合,以形成較熟練的動力定型,為今後能夠與其它打法進行高水平的對抗打下基礎。該技術的特點:和快擺結合能破對方發搶,降低對方第一板上手質量。

  10、撕

  是橫板用反手近臺快拉對方挑過來的上旋球技術。特點是擊球時間早,動作快,突然性強,準確性較高。與普通快拉和快帶區別在於撕更強調較早的擊球時間和自己的主動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