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造就成功的事例

  努力是成功背後的艱辛,努力是光輝後的汗水,努力是努力後的疲憊。以下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篇1

  在波蘭的一個城市裡,肖邦家客廳裡的燈光特別明亮,好多孩子都穿著漂亮的衣服,在鋼琴的伴奏下,圍成一個圓圈跳舞。只有一個3歲的男孩沒有跳舞,他圓睜著明亮的眼睛看著媽媽彈鋼琴時手指的動作,這個小男孩的名字叫肖邦。他那麼出神地看著,好像入了迷一樣。晚會結束後,媽媽送走了參加晚會的孩子。準備睡覺的時候,樓下突然傳來了一陣清脆的琴聲,媽媽覺得很奇怪,這麼晚了,誰還在彈鋼琴呢?

  媽媽走下樓來一看,原來是小肖邦在彈琴。小肖邦穿著睡衣,坐在鋼琴前面彈得可認真了!媽媽驚喜地問:“小寶貝,你在彈什麼呢?”肖邦說:“我在彈你彈過的曲子呢!”媽媽看到自己的兒子對鋼琴這麼熱愛,心裡高興極了,第二天,就請來了一位音樂家教他彈鋼琴。

  自從有了老師,小肖邦學鋼琴更認真了。他整天坐在鋼琴前面不停地彈呀彈呀。可是,肖邦的歲數小,手也小,這怎麼辦呢?小肖邦就在自己的手指縫裡夾上木塞子,好使指頭間的距離大一點。這是很疼的,有時小肖邦晚上睡覺的時候疼得直哭,但他還是堅持了下去。就這樣,時間一年一年過去了。小肖邦勤學苦練,進步快極了。他6歲的時候,鋼琴已經彈得很不錯了,並且還會寫鋼琴曲。8歲的時候,小肖邦第一次登上劇院的大舞臺演奏鋼琴,成千上萬的聽眾都被從小肖邦指尖流淌出來的優美的琴聲迷住了,劇場中不時地響起熱烈的掌聲。第二天,波蘭首都華沙到處都傳頌著肖邦的名字,大家都稱讚肖邦是神童,這是小肖邦自己辛勤學習獲得的成績呀!

  腦筋轉一轉

  你知道肖邦是哪一個國家的音樂家嗎?你能說出肖邦的主要作品嗎?

  篇2

  正在上班,一個朋友神祕地對我說:“做一個心理小測驗如何?”“說吧!”我的好奇心頓起。“有五種動物,聽好了: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你到一個從未到過的原始森林裡探險,帶著這五種動物,一路上險境重重,你不可能將它們帶到最後,你不得不將它們一一放棄,你會按什麼樣的順序放棄呢?”

  考慮良久之後我說:“孔雀,老虎,狗,猴子,大象。”“哈哈哈--”朋友大笑起來,說:“果然不出所料理你也首先放棄孔雀。”難道孔雀意味著什麼嗎?朋友一一向我解釋:孔雀代表你的伴侶,愛人,老虎代表你對權力和金錢的慾望,狗代表你的朋友,大象代表你的父母,猴子代表你的子女。這個問題的答案意味著你在困苦的環境中會道德什麼,讓你看看你是什麼樣的人。孔雀代表我的愛人?我一下驚呆了。在困難的環境中我會放棄我的愛人?在選擇中我為什麼首先放棄孔雀呢?因為我覺得孔雀是在艱苦的環境中最不能幫助我的東西。我對朋友的評價不以為然,於是開始讓很多人也來做這個遊戲。正如朋友所說的那樣,無一例首先放棄的是孔雀。當我最後提示答案,許多人的反應也正發我的反應一樣,甚至有人說,設計這個 人,一定心理不正常。

  有一天,我給一位朋友打電話的時候突然想起了這個問題,於是讓他也來做。這個男人考慮了很久之後對我說:猴子,老虎,大象,狗,孔雀。我大吃一驚,他是我遇到的惟一一個最後選擇放棄孔雀的人。“為什麼你最後選擇放棄孔雀呢?”

  我一個勁地問。他對我的問題大吃一驚,說:“是啊,你想想,在所有的動物中,孔雀是最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的,我怎能輕易放棄, 置身於一個危險的環境中呢?”

  我頓時明白了我的悲哀。

  在我們選擇的過程中,我們大多地考慮了別人對我們的付出,而沒有想到別人需要我們什麼的付出。

  篇3

  1968年3月,原蘇聯西南部索契市第一中學,海姆高舉著手,示意老師提問自己,他剛剛動手試驗了一項搞笑的發明:他想用磁力讓一隻青蛙懸浮於半空中。

  索諾斯基老師讓他站起來,海姆向周圍的同學們做著鬼臉,展示著自己偉大的成就。他站在課堂上,將一隻青蛙放在課桌上,然後將一枚巨大的磁鐵高高地舉起來,青蛙神奇地被吸了起來,雖然只有短暫的幾秒鐘,但令現場的同學大跌眼鏡。

  海姆的解釋讓大家瞬間釋疑:他將一枚巨大的鐵塊塞進了青蛙的身體裡。索諾斯基老師對他的惡作劇表示反感,他大聲地怒斥著他:青蛙是對人類有益的動物,你這樣折磨它,它會生氣的。

  海姆下課後遭到了懲罰,許多同學對他的這項發明嗤之以鼻,認為他只不過是個十足的小丑罷了。

  海姆又對鉛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鉛筆中的石墨,如果將來有一天,將固體石墨變成液體石墨,豈不是一件十分快樂的事情,他將石墨颳了出來,加入了各種液體。曾經有一次,他在自制的實驗室中實驗時,因為一場火災而燒焦了自己美麗的頭髮,他為此懊惱不已,勸告自己再也不要痴狂於這些無聊的夢想了。

  進入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後,他對這些別人看似無聊的遊戲更加痴迷,他與同伴合作,想從鉛筆的石墨中分離出石墨烯,因為這是一種公認的最薄的、最堅硬的、也是傳導速度最快的新型材料,許多科學家都在研究這項技術,但他們都無法成功剝離出石墨烯。

  經過長達十年的努力,他們成功地用一根膠帶,採用撕裂的方法從鉛筆的石墨中成功地分離出了石墨烯,這個結果的問世,震驚整個世界。

  由於他們的突出貢獻,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獲得了201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實驗過程,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有時候,狂想加上努力加上自信加上機遇,也可能成為鳴奏成功的交響曲。

 

看了的人還看了:

1.努力堅持成就成功的事例

2.努力成就成功的例子3個

3.勤奮鑄就成功的例子

4.努力鑄就成功的例子3個

5.勤奮造就成功的人物事例

6.勤奮造就成功的事例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