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銷售的故事6個

  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遇到期千奇百怪的人和事,如拘泥於一般的原則不會變通,往往導致銷售失敗。來看一些成功銷售的故事學習他們成功銷售的技巧,創下更高的業績。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成功銷售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成功銷售的故事1:軍火是這樣推銷的

  有一次,法國一位推銷員奉命前往印度,去做公司多次談判卻以失敗告終的一筆軍火生意。

  到達目的地後,他首先通過關係,設法與軍界高層負責軍火談判的一位將軍聯絡上。他在電話裡說:“尊敬的將軍閣下,我將到加爾各答去,這次是專程來拜見您的,有l0分鐘就滿足了。”

  推銷員按時來到辦公室,只聽見將軍說他很忙,別佔太多的時間。態度十分冷淡,拒人於千里之外。

  “將軍閣下!您好,首先請讓我向您致意,衷心地感謝將軍對敝公司的態度如此強硬。”推銷員熱情地招呼道。

  將軍頗感意外,甚為不解。

  看到對方不知道說什麼好,推銷員連忙解釋說:“因為您使我有機會在我生日的這一天,得以回到自己的出生地。”

  “哦!先生,您出生在印度?”將軍的臉由“陰”轉“晴”,出現了一絲微笑。

  “正是這樣。40年代,我父親是法國密歇爾公司派駐貴國的代表,母親也一同來到這個美麗的國度。1943年3月4日我出生在名城加爾各答,並且在那裡度過了我最美好的童年。印度民風淳樸,人民熱情好客,對我們全家關懷備至,至今還令人難以忘懷。”推銷員對往事記憶猶新,他動情地說,“記得在我三歲生日的這一天,收到隔壁一個印度老媽媽贈送的精緻小玩具。那一天,我和印度小朋友一起騎在象背上,玩得十分開心。”

  將軍已經完全陶醉在推銷員娓娓動聽的敘舊之中,被深深地打動和感染了。他高興地邀請道:“尊敬的先生,今天是您的生日,而且是在印度度過,這真是一件喜事。我想請您一道共進午餐。以表示熱烈的祝賀。”

  對於推銷員來說,這當然是求之不得的。

  在開往餐廳的汽車上,他從公文包裡拿出一張老照片,展現在將軍的眼前。這是一張合影照片,由於年代久遠而顏色泛黃,但上面的人還依稀可辨。

  “將軍閣下,請您看看他是誰?”推銷員指著照片中間的人問。

  將軍一眼就認了出來,“呵!是國父聖雄甘地。”

  “對!請您再瞧一瞧左邊的這個孩子,就是我。4歲時,父母領著我回國,途中非常榮幸地有機會和一代偉人聖雄甘地乘著同一條船。這張照片就是當時拍攝下來的。它已成為我父親最珍貴的禮物,一直儲存至今。我這一次要去拜謁聖雄甘地的陵墓,以表達我最崇高的敬意。”

  將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感情,緊緊地握住推銷員的雙手,感激地說:“太謝謝您了!感謝您對聖雄甘地和印度人民的友好感情。”

  第二天,推銷員與將軍戀戀不捨地分手。他滿載而歸地回國覆命,公文包裡增加了一份有將軍簽字的關於印度購買公司軍火的意向書。

  推銷之前,多多瞭解對方,與對方多一些“共同語言”,商戰中,便會大大減少失敗的概率。

  關於成功銷售的故事2:從聆聽開始

  有銷售人員提問:“經過培訓,我們確實覺得講故事是個好工具。可回到實際的銷售過程中,我力圖向客戶講一些故事。可現在的客戶每天接觸到的銷售太多了,他們都精了。我這邊故事還沒開始了,他們就說:‘你又開始忽悠我了。’於是,我只能按他們的要求來回答問題。我似乎沒法進入到一種順暢的銷售過程中,也很難和客戶建立起不那麼公式化的關係。”

  越來越多的銷售人員意識到故事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可在實際工作中,他們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

  其實,比講更重要的一個技巧,也是在使用“講故事”銷售中更有效的工具。那就是:在你開始講故事之前,想辦法讓客戶講出他的故事。客戶的故事將告訴你他的價值觀、他的購買偏好、他的人生經歷與樂趣,甚至是他在這場購買過程中的真正的決定權。

  講的好處在於:客戶分享的越多,他對這場銷售的參與度越高;客戶分享的資訊越隱私,他對你的信任越高。通過這樣的分享,客戶和銷售員所建立的銷售關係就越牢固,越向有利於成交的方向前進。我們和陌生人所分享的資訊的範疇、深度和我們最親密的人所分享的資訊範疇、深度是完全不同的。人們傾向於在安全的範圍裡開啟自己。所以,客戶分享的越多、越隱私,我們與之所建立的聯絡就緊密。同理,反之也成立。也就是說,客戶越講的多,他就覺得和你越親密;他和你越親密,他就越講的多。

  經過這樣的良性互動,客戶會把銷售關係進行升級。這意味著他們將向銷售人員開放更大的空間,接納你更多的建議。

  一旦進入到這種良性互動關係中,那麼銷售人員往往能創造出持續增長的優秀業績。這對於單次服務成交額度很大的銷售人員往往意味著更高額的收入。試想:如果你要賣給客戶的是某項高額保險,那麼,你如何說服他呢?在開始你的故事之前,你真正瞭解坐在你面前的這個人嗎?你真正知道這個人他需要什麼嗎?你知道這個人為了他所需要的這些而願意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嗎?這個人的生活狀況究竟如何?他真正坐在你面前嗎?或者他的心思還逗留在幾分鐘前發生的某件事情上?你如何快速取得他的信任,與他建立連線?或者說,你如何印證幾分鐘之前你演繹的關於這個人的背景資料,你如何知道你的故事是適合他的?

  個案:

  名錶專櫃前,一位銷售人員正在向客戶推銷手錶。這時,她注意到客戶手腕佩戴的是一塊國產梅花表。

  “先生,你現在佩戴的這塊表也很好看哦,很經典的。不過看款式,應該是比較早一點的吧。”

  “對。我媽媽送給我的。戴了幾十年了,很有感情。那時候,手錶是很貴重的禮品。”

  “那你今天想買一塊什麼樣的表呢?”

  “過幾天是我媽媽六十大壽的日子,我想選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送給她。”

  通過聆聽客戶講述自己的故事,銷售人員迅速做出了以下幾個判斷:

  一、客戶對商品的心理需求傾向於情感層面:感謝母親這些年為自己的付出,希望能通過禮物向父母表達自己的舔犢情深。

  也就是說,情感在這此作為一個商品功能之外的很重要的附加值。什麼商品能夠表達、渲染出這種親情,這種商品被購買的可能性就會越高。

  二、客戶對新手錶的比較注重價效比,不太關注是否時尚。

  三、在這樣的分析結果下,銷售人員判斷客戶的購買清單為:

  1、情感述求:能表現兒女對父母的親情孝心。

  2、功能述求:能滿足年紀較長的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3、價格述求:作為貴重禮品,價格以中高檔為宜。

  所以,銷售人員立即對客戶的故事做出了迴應:“呀,你母親六十大壽了,真是可喜可賀。我們有專門針對老年人開發的系列產品。上次也有位客戶在此購買這款表作為祝壽大禮,深得老人家歡心。請到這邊來看一下。”

  在銷售過程中,客戶講的越多,銷售成功的可能性越高。那麼,在什麼情況下,客戶才樂於分享自己的故事呢?

  ·銷售人員對客戶的故事表現出真正的興趣:

  在銷售這個舞臺上,聚光燈已經從銷售人員***賣方***轉向客戶***買方***,再轉到他們彼此互動所建立起的“關係”的品質和效果。關係是買賣雙方互動的結果。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依然存在,可是真正資訊滯後的一方卻是賣方:銷售人員。當客戶一旦產生了購買需求,他們可以通過越來越廣泛的資訊渠道***尤其是網際網路***瞭解商品的效能、功效時,而銷售人員卻沒有機會立刻捕捉到對面的這個人的教育背景、收入狀況、健康情況、真實的購買意圖。

  為什麼人們有兩隻耳朵卻只有一張口?聆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習聆聽,將讓我們收穫足夠多的資訊。可是,在現實銷售過程中,銷售人員總是急於向客戶強迫銷售自己商品的卓越功能、優美外觀、低廉價格、優質售後服務、強勁網路,卻對客戶真正的需求一無所知。

  很多時候,在銷售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一種尷尬的情況:銷售人員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天。客戶頻頻點頭稱是,然後再補問一句:“可這些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所以,銷售的目標是向客戶提供以商品為組成元素的解決方案。

  那麼,銷售人員如何才能讓客戶開口講更多呢?

  善於提出開放性問題、營造安全空間是兩個很有用的工具。

  ·銷售人員善於問開放性的問題:

  想讓客戶分享他的真實願望嗎?關鍵在於問對問題。就像每把鎖都有配對的鑰匙一樣,學會問“對”的問題將讓客戶自己按圖索驥地找到與商品配對的解決方案。

  好的問題就像一杯解渴的水,它既有隱含條件——有利於銷售人的預先框設,同時又將答案精準地指向商品所具有的客觀功能。

  好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客戶的購買目的、客戶意圖解決的問題、客戶想要處理的麻煩、客戶顯爾易見感興趣而且覺得自己很在行的東西等等。

  ·為客戶營造足夠的安全空間:

  其實不僅僅在家庭、團隊等社會公認的親密關係中我們需要“安全感”,在銷售關係中,安全感一樣是一項很重要的心理需求。

  當客戶感覺到可能會被壓逼、被強迫、被惡性騷擾、被巧妙設計時,他們就會進入到防禦狀態。處於心理防禦狀態下的客戶,他們會拒絕回答銷售人員的問題,拒絕分享自己關於現狀的困擾。所以,銷售人員要善於在銷售過程中為客戶營造足夠的安全心理空間。它對客戶意味著:

  1.即使我分享了自己的個人隱私,它也是安全的。沒有人會用它為作為修理我、嘲諷我、強迫我的工具。例如我確實需要某種型別的商品,但同時我並不想將自己的某個隱私性問題公諸於眾。在醫藥行業中,客戶特別需要這方面的心理保障。銷售人員要善於通過舉例、承諾等方式來為客戶提供安全感。

  2.分享隱私可能會給我帶來好處、利益,我可能會有新的解決方案來處理它,或者,我確定我可能會得到情感層面的慰藉。

  銷售過程中,雄辯是銀***而且永遠是銀***,聆聽是金。真正偉大的銷售故事總是從聆聽開始。越懂得聆聽,我們就越能越過客戶心理防線,與客戶建立起有利於銷售的關係。

  關於成功銷售的故事3:喬·吉拉德的故事

  喬·吉拉德在十五年的時間內賣出了13001輛汽車,並創下了一年賣出1425輛、平均每天4輛的記錄,被人們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你想知道它推銷成功的密碼嗎?以下是對喬·吉拉德故事的介紹,可供參考!

  記得曾經有一次一位中年婦女走進我的展銷廳,說她想在這兒看著車打發一會兒時間。閒談中,她告訴我她想買一輛白色的福特車,就像她表姐開的那輛,但對面福特車行的營銷人員讓她過一個小時後再去,所以她就來這兒看看。她還說這是她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今天是我55歲生日。”

  “生日快樂!夫人。”我一邊說,一邊請她進來隨便看看,接著出去交代了一下,然後回來對她說:“夫人,您喜歡白色車,既然您現在有時間,我給您介紹一下我們的雙門式轎車---也是白色的。”

  我們正談著,女祕書走了進來,遞給我一打玫瑰花。我把花送給那位婦女:“祝您長壽!尊敬的夫人。”

  顯然她很受感動,眼框都溼了。“已經很久沒人給我送禮物了。”她說,“剛才那位福特營銷人員一定是看我開了部舊車,以為我買不起新車,我剛要看車他卻說要去收一筆款,於是我就上這兒來等他。其實我只是想要一輛白色車而已,只不過表姐的車是福特,所以我也想買福特。現在想想,不買福特也一樣。”

  最後她在我這兒買了一輛雪佛萊,並開了一張全額支票,其實從頭到尾我的言語中都沒有勸她放棄福特而買雪佛萊的詞句。只是因為她在這裡感到受了重視,於是放棄了原來的打算,轉而選擇了我的營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