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推動手冊

  現如今,“低碳”已經成為當今風靡全球的高雅詞彙,而生活低碳,則已成為是否環保的重要標準之一。低碳生活是一種非常環保、文明的生活方式。節水、節電、節油、節氣,可以幫助我們將低碳生活變為現實。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們整理的如何推動低碳生活的相關內容,希望你們會喜歡!

  如何推動低碳生活

  現在我們國家對全世界公開承諾減排指標,決定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時代已經如約而至,正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夏天,我們在家用空調時,不要長時間開著,用了幾個小時後,就關掉,再開電風扇。這樣就能省50%的電;在冰箱內放食物時,食物的量以佔容積的80%為宜,用塑料盒盛水製冰後放入冷藏室,這樣能延長停機時間、減少開機時間,更節電;用微波爐加工食品時,最好在食品上加層無毒塑料膜或蓋上蓋子,這樣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發,食品味道好又省電;開車時儘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和少開空調。短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

  平時我們勤動手動腦, 也可以實現

  低碳和衣服有什麼關係?從穿什麼衣服到穿幾件衣服,如何洗滌衣服,當中全都有密切聯絡呢。

  就以衣服的質地論,棉、麻等天然織物不像化纖、滌綸那樣由石油等原料人工合成,因此消耗的能源和產生的汙染物要相對較少。在面料的選擇上,***纖維製成的布料比棉布更環保。墨爾本大學的研究表明,***布料對生態的影響比棉布少50%。用竹纖維和亞麻做的布料也比棉布在生產過程中更節省水和農藥。而且天然衣料穿著起來也更加舒適。

  衣服的件數已經是低碳生活的一個核心理念。夏天的時候少穿衣,一般不再提倡大家在辦公實裡穿西裝或外套,男士除非在正式場合,否則不打領帶,冬天的時候多穿衣,不需要把辦公室的暖氣開到只需要穿單衣。光是這兩點辦公室著裝理念的改變,就能大大減低空調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研究表明,一件衣服在其製造、運輸、使用、報廢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其中60%的“碳能量”在清洗和晾乾過程中釋放。需要注意的是,洗衣時用溫水或涼水,而不要用熱水;衣服洗淨後,掛在晾衣繩上自然晾乾,不要放進烘乾機裡。這樣,你總共可減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打包”不是小氣,是得體時尚的生活方式。

  食物也和二氧化碳有關。

  低碳食物就是在食品的生產過程和人們在消費食品的過程中***包括加工和運輸***耗能低、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出量少的食物,反之即是高碳食物。對比之下,可以看出,生產肉類食物的耗能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多,是高碳食物,而穀類

  等碳水化合物則是低碳食物。

  當然,在食物的“碳能量”中,異地食物和反季節食物由於在運輸和培育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也形成了另一種意義上的“高碳”食物。去傳統的菜市場裡選購你家最近產地的食物產品,遠比到超級市場中選擇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食物,以及反季節蔬果更為低碳。

  “打包”本來是中國人的優良習慣,甚至這個中文詞已經和“功夫”成為了世界通用語。但出於種種原因,現在願意“打包”的人越來越少,尤其是在交際應酬和商務宴請中,誰都不好意思“打包”。但就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晚會的晚宴上,使用的餐具、酒杯、餐巾紙與卡片等全部都是再生品,剩餘的食材也將在晚宴之後全數捐給“食物銀行”,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打包”。以後,“打包”不是小氣的表現,而是一種得體時尚的生活方式了。

  另外,將普通燈泡換成節能燈,儘量步行、騎自行車或乘公交車出行,隨手拔下電器插頭……你看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都是在為

  我們應該從節電、節水、節碳、節油、節氣這種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我們要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

  那麼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還有其它降耗低碳的好方法嗎?來看看我的建議吧。

  紙張的雙面使用,節約用紙; 不用一次性的筷子和一次性的飯盒; 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 減少糧食的浪費; 隨手關燈,隨手關好水龍頭。 使用手帕,少用紙巾……

  我們的地球需要我們共同來愛護,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珍惜資源,降低能耗,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我是一名大學生,我首先要知道:什麼是低碳?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時所消耗的能源的減少,從而減低碳消耗,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減少,我們應積極提倡“低碳生活”,從節電、節油、節氣,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也就是說,低碳生活就是更低能量、更低消耗的生活方式,還原其淳樸的進行人與自然的交流。

  “碳足跡”是一個最新名詞,它標誌著一個人的“碳耗用量”。“碳”耗用得越多,導致地球變暖的凶手——二氧化碳也製造的多。也就是說“碳足跡”指一個人的能源意識和行為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

  目前每戶城市家庭的家電平均待機能耗相當於使用一張15瓦的長明燈,因電器關機沒拔插頭,全國每年待機浪費的電量。

  不僅如此,生活中不用一次性筷子,帶環保購物袋,少乘坐電梯,都是減少碳排放量的好途徑,這隻需要我們稍稍改一下習慣。

  衣食住行都很重要,做為新時代的大學生,上學肯定要“行”。城市中有很多“本本族”,這些人都考出了駕照卻沒有買車,他們看見汽車尾氣能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更堅定了他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決心,再說青島的地鐵也快完工了。科學說明:每消耗一公升汽油會產生2.7千克的二氧化碳,擁有私家車無疑是過著一種高碳生活,如果實在需要以車代步,不妨通過及時更換空氣濾清器、保持合適胎壓、及時熄火等用車習慣來“低碳”,這樣每輛車每年可減少油耗約180升,相應減排二氧化碳400千克。

  綜上所述,低碳生活小竅門其實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