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讀書感悟的名言

  古人說過很多關於讀書的名言,其中有哪些是抒發對讀書的感悟的呢?以下是小編分享的的內容,希望你喜歡!

  古人讀書感悟的經典名言

  1***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2*** 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3***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

  4***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5*** 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範疇。——吳玉章

  6*** 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廉》

  7*** 書是純潔、美好的特殊世界,生活在其中,其樂無窮。——華茲華斯

  8***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9***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10***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

  11***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12***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13***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14***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15*** 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列傳》

  16***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7***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阮元

  18*** 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9*** 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0***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推薦

  1*** 嶢嶢者缺,皎皎者易汙。《陽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2***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做舟。

  3*** 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4***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5*** 我們各種習氣中再沒有一種象克服驕傲那麼難的了。雖極力藏匿它,克服它,消滅它,但無論如何,它在不知不覺之間,仍舊顯露。

  6*** 自負對任何藝術是一種毀滅。驕傲是可怕的不幸。

  7***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

  8***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9***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0***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11***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2*** 不驕方能師人之長,而自成其學。

  13*** 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14***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5*** 在尋求真理的長河中,唯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勤奮地學習,有創造性地學習,才能越重山跨峻嶺。——華羅庚

  16***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7***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陸游《病起》

  1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20***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語錄

  1*** 書讀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還很少。——伏爾泰

  2***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

  3***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有幾分勤學苦練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

  4*** 立志宜思真風致,唸書須盡苦工夫。——阮元

  5*** 非恬澹無以明志,非安好無乃至遠。——諸葛亮

  6***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陳壽《三國志》

  7***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孫洙《唐詩三百首序》

  8***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顛末不知難。——陸游

  9*** 問渠那得清這樣,為有泉源活水來。——朱熹

  10***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蘇軾

  11*** 唸書破萬卷,下筆若有神。——杜甫

  12*** 唸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3*** 立品以立學為先,立學以唸書為本。——歐陽修

  1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15*** 啊!嘉獎的話,出於本身口中,那是多麼乏味!

  16*** 伶俐出於勤懇,天才在於堆集。

  1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8*** 成功的第一個前提是真實的虛心,對本身的一切敝帚自珍的偏見,只要看出同真諦衝突,都願意拋卻。

  19***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

  20***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看了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