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鐵接軌夢想的演講稿

  振興交通、發展交通在於每一個小小的夢想,在於每一次小小的提升,在於每一天小小的進步。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大家好。我叫於XX,來自維修七專案部,在地鐵工作了七年,現任維修七專案部經營副經理。

  說起夢想,她駐留在每個人心底,我們將其作為目標,是讓自己積極生活的原動力。我認為想要夢想變為現實,就要化夢想為動力,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進。

  大學畢業後,進入北京地鐵通號分公司工作。入職後我被分配到AFC車間。當時AFC專業還使用POS機檢票,裝置結構和原理比較簡單。我每日的工作就是跟著師傅們巡視八通線各站的POS機執行狀態,發現故障處理。那段時間,我沒事的時候總是想,我這一輩子要是天天都幹這一件事兒,未免太無聊了。眼界的狹隘使得我失去了奮鬥目標。有一天我回家和爸媽說了自己的想法,老爸的一句話點醒了我,“成就不在於高低,而在於我們能否在平凡的崗位上經受磨練,不斷突破和超越自我”。於是我對父親說,“爸您放心吧,閨女不會讓您失望,我一定會在地鐵崗位中幹出一番事業”。自此我擁有了自己的夢想,那就是做好本職工作,保障乘客利益,服務社會。

  待到10號線新線開通,我毅然報名。當時班長和班組裡的師傅們說“新線開通,環境惡劣,那苦你一個女孩子吃不了的”。但我總覺就這樣日復一日的生活不甘心,既然有選擇的機會,就要趁著年輕多嘗試,開闊視野,才能使自己羽翼豐滿。

  初到10號線籌備組,我積極和師傅們逮住一切能到現場跟蹤裝置安裝除錯的機會學習,工作之餘大量檢視各種技術規格書和資料文件,學習裝置原理。我以積極的態度和良好的專業知識,為自己爭取了一個磨練的機會——建立一個AFC專業測試小組。我帶著6名對AFC裝置毫無維修經驗的新員工,在車站開始了為期6個月的測試工作。那時車站條件艱苦,沒有開通手機訊號,而且不具備動車條件,我們就乘公交往返。每天我們8點下站,晚上7點多才從地下上來。一下站就是一整天,和外界失聯,都是晚上9、10點鐘到家。遇到聯合測試,常常深夜才回家,週末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我的生活完全被忙碌的工作所佔據。家人開始不解,在父母心中的國企還是上班看看報紙喝喝茶的老黃曆了。媽媽開始質疑的問我,“你是去上班了嗎”,我只好忍著一肚子委屈哄媽媽,然後繼續忙碌。那年媽媽生日,正值週末,本說好家庭聚會,但測試任務緊張,我便提出晚飯時間回家,早晨再去車站看看。我一早按時下站,組織人員又是測試加維修裝置,又是核對後臺資料,一忙起來便忘了晚飯時間。到家又是晚上10點多了,一進小區就能看見我家客廳還亮著燈,進門後看媽媽還在客廳等著我,媽媽原本臉上生氣的表情,在看到我疲憊的身軀後,頓時煙消雲散,化作了一團暖意,起身給我準備晚飯。家人的關心體現在無數細節上,媽媽總是不放心的叮囑我,打車要記車牌號,讓我給她發信息,等我安全到家才肯休息。正是家人的關心支援著我努力工作,讓我覺得自己的敬業不僅是為了自己的小家,更是為了服務乘客、服務社會。

  由於AFC專業是一個新興行業,一切從零開始,我們的經驗全部來自前期除錯過程的積累。在10號線開通在即的時候,我被破格任命為AFC專業主管。在專業主管的崗位上,我的工作重心由管理好自己轉向管理好全線的AFC裝置和提升全員技術能力。

  記得那年十一國慶保障期間,安貞門車站伺服器故障。以前其他車站也出現過伺服器故障,但都是雙硬碟中的一塊有問題,或者硬體故障,更換板件就恢復了。這次是伺服器的雙硬碟都出現了壞道,需要重新安裝作業系統、資料庫等軟體。而此前專案部沒有人獨立安裝過車站伺服器的資料庫。我從早晨8點到車站就開始邊上網查詢安裝資料庫的資料,邊聯絡廠家技術工程師。但由於是十一小長假期間,廠家維修工程師不在北京。眼看已經下午5點了,故障還是沒有修復。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到故障的緊迫感,車站資料都無法上傳中心。段調和專案部排程多次催促要在運營日結束前恢復資料上傳。為了修復故障,我聯絡了一位休假的資料庫工程師,為我提供電話支援。就這樣,我一遍遍在鍵盤上輸入著程式碼,一次次聯機試驗,網路恢復、中斷、恢復……終於結合上網搜尋到的資料和工程師的遠端指點,經過一天的奮戰,在晚上12點多修復了故障,重傳了車站資料。此次故障後,我梳理了車站伺服器系統安裝和軟體配置的流程,並舉一反三,為維修人員編寫了同類故障的處理流程。這次艱辛的故障處理,使得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

  我籌備結婚的時候,正值10號線AFC故障高發,原本充實忙碌的工作變得像壓縮到極致的彈簧,隨時可能崩潰。那段時間,是我第一次在工作中感覺招架不住。我想休假,想逃離這艱苦的工作狀態,可這時腦海裡浮現出了當初答應父親的承諾——這正是磨練自己的好機會,我要在這種磨練中尋找突破口,超越自我!想到這兒,我決定放棄休假。白天組織人員進行裝置整治,夜間定期跟班作業。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最終故障得到了下降,我感覺自己又在磨練中成長了一步。

  在任技術主管工作期間,我還積極響應建設六型地鐵的號召,參與創新型維修工作,我帶領技術骨幹多次獲得公司技術改進成果獎,共計節約維修資金32.6萬元。我不僅努力學習裝置的維修技術,還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管理能力。

  在今年公司組織的中層幹部公開競聘中,我順利通過筆試、測評、面試層層選拔,成功競聘維修七專案部經營副經理一職。這主要歸功於,在基層的歷練,讓我不斷的突破和超越自我,一天天的在成長、進步,從沒忘記過當初的諾言。在中層幹部崗位上,我開始從技術工作向管理工作轉變。以此為轉折點,要求我看待工作的眼界要逐步拓寬,在落實工作中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用於擔當的魄力。

  作為公司的一名基層管理者,面對更多更復雜的工作,我要為自己,也為公司樹立清晰的企業願景。通過個人奮鬥實現自己的目標、夢想,來完成公司的未來發展,服務社會,富強祖國。我在走上新崗位的那天就告誡自己,在做好專案部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不能放鬆了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加強政治學習是我們做好中層幹部的關鍵,業務學習方面,我除了以前從事的AFC專業,還要從零學起通訊、訊號兩大專業。為了打造通號專業優秀維修服務商的企業願景,看家本領維修技術是不能丟的。此外,還要加強對管理工作的學習,為專案部、為企業做出更大貢獻,踐行我的承諾。

  篇2

  大家好,我叫侯xx,今年28歲,參加工作已有6年的時間。現任維二專案部綜一維護部副主任。我宣講的題目是“奮鬥才是硬道理”。

  6年前,大專畢業的我來到北京地鐵,獲得了人生第一份工作,走進工區的第一天,師傅就告訴我“我們公司是技術密集型企業,通號人立足靠的是技術。這句話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明白要在通訊行業出人頭地,就必須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在上班第一年的實習期裡,正值1號線通訊裝置消隱改造期間,面對通訊十多套裝置,要想全面瞭解掌握每個系統的工作原理就必須有“豁出去”的學習精神。作為一名新人,我牢牢抓住配合既有線通訊裝置改造的學習機會,除了完成日常工作外,整日和裝置廠家人員泡在一起,看他們如何進行裝置安裝除錯,與他們交流探討裝置技術問題。面對施工強度大、週期長、作業環境惡劣,我經常加班加點,放棄節假日休息,累了在機房睡一會,餓了就湊合吃幾口,通過參與裝置安裝、線纜佈線、裝置除錯等一系列施工環節,積累了許多在書本上無法學到的寶貴經驗,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對每套新裝置有了很全面的瞭解。

  眾所周知,作為裝置分公司的我們在工作中,搶險搶修是一項最為主要的工作內容。裝置突發故障,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修復故障,降低影響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記得2009年6月,當時的五棵松客運公司電話電纜被外單位施工人員意外挖斷。導致50多部電話無法使用,其中包含客運公司的排程電話、相關部室等重要電話。一時間,客運公司與外界失去了所有聯絡,別小看這50多部電話,這事關當時所有線路的客運員工無法與公司有關部室聯絡,一旦出現突發事件,不但無法及時瞭解情況,更無法有效得當的採取部署措施。

  當時,我正好在五棵松處理故障。接到命令要求我堅守崗位,禁止再有一切施工。我就一直堅守在施工地點,防止其他線纜再次遭到破壞。公司制定了緊急搶險方案,開始搶修。當時,由於線纜斷點在被挖開的深溝裡,電纜接續必須在溝內進行,但地溝的長度只能容納2人,且滿溝都是汙泥,就在領導們商量誰下去的時候我毫不猶豫的第一個跳了下去。當時,剛剛入夏,大家都穿的短袖夏裝。可晚上的溫度還很低,再加上溝裡泥土潮溼,剛一下去,我就感覺到泥土糊到了腿上。抬下腿都很困難,顧不上多想,我便在師傅的指導下,開始接續。電纜接續點位置低,我就半蹲在溝裡。有的線對燈光照不到,我就只能半躺在溝裡。沒一會兒,衣服,褲子就全被泥土浸溼了,凍得我不停打哆嗦。期間,好幾次,都有師傅說要把我換下來,可當我想到這裡我最年輕。我在下面最合適,就一直堅持。接續工作完成已經是夜裡11點鐘了。從地溝裡上來的時候,全身已經凍得僵硬,腿也伸不直了。衣服上,頭髮上,手上,臉上已經是泥濘不堪。顧不上休息和清潔,我又馬上投入到了電話除錯的工作之中。我已經在五棵松從早上8點堅守了15個小時,期間根本沒有時間和條件吃飯,甚至這七個小時我都滴水未進。凌晨5點,終於恢復了所有電話的正常使用。而此時,我已經在不知不覺間連續工作了21個小時。故障修復了,大家疲憊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通過這次的搶修工作讓我對通訊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通訊工作,在我心裡也不再像原來理解的那樣輕鬆。也正是這樣的一個機會,讓我對日後搶險搶修,電纜接續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識。

  由於我一直以來的努力和勤奮,受到了公司領導和職工們的一致肯定。在2011年的公司改制中,我競聘成為維二專案部第一綜合維護部通訊副主任,管理通訊、AFC兩大專業。面對角色的轉變,我又有了新的工作挑戰。初期,維護部人員老齡化嚴重,新人匱乏。通訊專業,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困難。職工年齡偏大,身體不好,一些登梯爬高的工作,我儘量親歷親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人身傷害。以身作則,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是我的管理方法。老師傅們看到我事事嚴謹認真,自然也就一同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在班組建設中,我一直堅持只要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優點,各盡所能,勁兒往一處使,就沒有什麼難題。

  今年年初,由於CCTV系統故障,造成了國貿車站無錄影的事故。公司下定決心全面整治1號線閉路電視裝置,成立裝置整治組由我全面負責整治工作。由於1線裝置使用環境惡劣,且現用裝置基本停產。CCTV裝置問題凸顯,我們整治組面臨的挑戰也很大。萬事開頭難,一旦有了突破口,接下來的問題就將會迎刃而解。為此,我沒有著急動手幹,而是組織大家對裝置伺服器、磁碟陣列進行深入學習研究。我們首先通過網路查詢這些停產裝置的相關資料,又主動向裝置廠家客服詢問一些技術性問題。終於發現,由於裝置長期不停機工作,系統軟體衝突,磁碟積壓垃圾檔案過多,而引發軟體頻繁卡死等一系列問題。於是,我果斷給小組成員進行了分工,有的負責繼續查閱了裝置資料,整理分析故障資料,有的負責實地模擬實驗。那2周簡直可以用“魔鬼14天”來形容,從每一個環節到每一個細節,都嚴格把控,不放任何蛛絲馬跡,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幾十次的深入現場實驗中,我們終於破解了困擾一線6年的視訊錄影檔案偏小的問題,並推廣採用大分割槽的使用方法,終於在國貿車站試驗成功,現已在1號線全線推廣使用。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在不更換備件的情況下,共修復cctv裝置15套。如今1號線通訊裝置有什麼樣的疑難問題,都會給我打電話,在電話中我往往用幾句話、幾分鐘就能將一個複雜的裝置問題處理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日日夜夜連續奮戰,就沒有如今工作成績。通過這件事,讓我明白“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想破解裝置難題必須不斷深入學習技術知識、掌握各類技術本領,只有不斷學習進步,才能帶領班組人員更好的保障一線通訊暢通。

  今年已經是我參加工作的第六個年頭,通過不斷的努力,我也從一名團員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從一名見習生成為了一名高階工,從一名普通職工成為了維護部的副主任,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工人成為了一名先進工作者。這是拼搏的成果,奮鬥的果實。一個男人證明自己的價值,證明自己的能力,只有靠不斷的拼搏奮鬥的一點一滴才能得到別人的肯定。這是我的夢,不斷的突破自己,證明自己。記得曾經我看到過一句話,每個人人生都有兩條路,一條用心走,叫做夢想;一條用腳走,叫做現實。心走得太慢,現實會蒼白;腳走得太慢,夢不會高飛。人生的精彩,就是心走得很美,而與腳步能合一。的確,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夢,因為有夢才有信念,才有目標,才會有希望。每一個地鐵人的夢匯聚在一起,就是地鐵夢。每一個行業的夢匯聚在一起就是中國夢,就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篇3

  有一種行業,它四通八達,情繫萬家,讓城市無限連通,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近,它就是城市軌道交通事業;有一種東西,它承載著人們的希望,看不見,也摸不著,卻能在心中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就是夢想。我,一名來自北京地鐵的基層員工,在青春、軌道交通事業和夢想交流碰撞中,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

  北京地鐵——這就是我的夢開始的地方。小時候,乘坐地鐵,買一張紙質的車票,幾個漂亮的阿姨微笑著幫我檢票,進站;後來,乘坐地鐵,買一張票,刷一下,一扇小門打開了,進站,小門關閉了,等候著下一位乘客。那張票,那扇小門,吸引了我。再後來,我走出了學校的大門回到當初吸引我的地方…。對於工作的激情,我是澎湃的,就像那新鮮的血液一樣流淌在車站,衝開一扇扇小門,流淌在地鐵的每一個角落。我終於明白那是地鐵的進步,那是北京的發展。

  2008年,是值得慶祝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我正式成為北京地鐵通號公司的員工,負責AFC裝置的維護和檢修工作;同時,2008年也是標誌成功的一年,這一年北京地鐵開始全面除錯AFC系統,這讓剛剛走入工作崗位的我感到了無比大的壓力,作為裝置維修人員,深深的明白任何一個細微的失誤,都可能導致乘客的滯留甚至北京交通擁堵,造成不良影響。在裝置使用初期,乘客普遍沒有使用AFC裝置的經驗,對購票、進出閘的方法不瞭解,給車站帶來許多預想不到的問題,記得有一次,一個攜帶大件行李進站的乘客,由於對刷卡不太熟悉,不小心將閘機那一扇門撞掉了,導致閘機無法使用。在接到報修後,我和同事立即帶上工具來到現場,看見那扇門耷拉在地下的一剎那,心想這還能修嗎?但正值客流高峰,為了不影響乘客正常進站乘車,我們經過反覆摸索和研究,終於把損壞的小扇門修好了,在看到扇門正常開關的那一刻,我和同事欣慰的笑了。在此之後,我們將此次維修經驗進行了總結,分享給其他的同事,使之後更換扇門的工作大大縮短了處理的時間。雖然我的工作每天面對的只是許許多多的裝置,不能直接服務於乘客,但是我用我的專業技術保證乘客能夠正常進出站乘坐地鐵,服務了企業,也就服務了乘客。那一年,北京地鐵徹底告別紙質車票,正式全面啟用地鐵AFC系統,以全新的面貌盛迎奧運會。

  2010年,為了讓自己在專業技術上更進一步,我主動報名參加房山線的開通籌備,到房山線籌備組後,我主要負責AFC裝置的安裝除錯與驗收工作。當時,房山線正處於開通前的軟體設定、除錯和測試中,工作任務的繁重不言而喻。為了能夠全面的掌握AFC系統,儘快擺脫廠家,我積極參與裝置安裝、除錯,利用安裝過程進行自身的培訓。從裝置的安裝、除錯到驗收,全線84臺自動售票機,167臺閘機,40臺半自動售補票機和20臺查詢機幾乎都還留著我的汗水,發現問題及時讓廠家共同對問題裝置進行整改,就這樣的日復一日整改測試,測試再整改,那些日子,忘記了時間,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回家……儘管期間困難重重,而房山線的全面開通、正式運營,喜悅埋沒了所有的汗水。在這個過程中,我成長了,從一個工作僅兩年的普通員工成長為熟練掌握各種維修、保養技術的“老師傅”。對於日常的故障,每次交班會做到深入細緻的研究,與同事們分享故障處理的方法,對於疑難故障,虛心向廠家人員請教,並做好記錄。知識就這樣一點一點的積累,使我對AFC裝置維修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個人專業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幹一行、愛一行、成一行,2011年,我通過競聘走上了AFC副主任的崗位。這時,我意識到,要帶出技術過硬的團隊,自己必須在專業技術上更上一層樓。於是,我加強了專業技術的學習,從理論知識到實操技巧,將學到的知識和日常工作中發現的技巧記錄下來,久而久之,積累和總結出一套簡便、快速的故障判斷和處理的方法。每年,維修部都有“新人”加入,針對新人,“師傅帶徒弟”、“手把手地教”……這樣的培訓方式,最見成效。我也嘗試過“深度”培訓,請老師對新裝置的原理、故障分析等進行“系統”講解。後來,我發現,“上課”時,大夥挺“受罪”枯燥乏味,效果不是很明顯。記得一次裝置出現故障,一個同事用了兩個多小時還沒有處理好,於是我每次處理故障時都會帶著“新人”一起去,告訴他們遇到什麼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告訴他們既然選擇了這一行業,就要愛這一行,就要幹好幹精。也在同年,我榮幸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並在2012年獲得北京市技能大賽AFC專業第十名的成績。

  作為專業的主任,不僅要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更要幫助同事解決他們無法解決的難題。記得去年冬天的一天,一臺閘機的乘客顯示屏黑屏導致乘客在刷卡後無法看到自己卡內的資訊。接到報修,我立即趕到了現場,測量了相應的指標後判斷是裝置的訊號線有問題。於是我讓同事將備用線拿到了現場,確認後進行更換作業,由於當時是寒冬,線纜非常的硬,地纜線槽內的走線雜亂,而線纜外面還有金屬遮蔽網包裹,送線拽線的過程難度極高,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過去了,線纜始終無法穿過地槽,此時大家都想到了放棄,覺得這個我們無法完成,還是找整合商或施工方來解決吧。但此時我想到了顯示屏不亮,無法看到刷卡是否成功和卡內餘額,會影響到乘客的正常進站乘車。思前想後我決定啃啃這塊硬骨頭。此時我們試著把閘機的架子與地面的固定螺栓鬆動一些,騰出一點點空間讓線纜能從底部穿過,就這樣一點一點,我和同事在兩個多小時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把線纜穿過地纜槽,在顯示屏顯示正常的那一刻,我們卻因為太冷,手腳是去了知覺而癱坐在地上。此時,同事意外發現我的手被遮蔽網劃了好幾個口子,還在流血,客運人員發現後還送來了創可貼,雖然是寒冬臘月,心裡卻是暖暖的。在這一年,我成為預備黨員。在第二屆青工比賽中我獲得AFC專業第三名。一個觸屏按鈕,一扇門,成就我的一個夢想;振興交通、發展交通在於每一個小小的夢想,在於每一次小小的提升,在於每一天小小的進步。

  日復一日的工作讓我在北京地鐵這個大家庭裡找準了定位,也找到了夢想,夢想就是催化劑,中國有夢,地鐵有夢,青春有夢,我亦有夢。我的夢很小,每一天的地鐵安全運營,每一個微笑,每一次服務的提升;我的夢很遠,每一天安全運營匯聚成每一年、每十年、每百年的安全運營。我堅信:在我們每一位地鐵人的不斷努力下,我們放飛的中國夢、我們鑄就的地鐵夢將不再是夢想,而是在一步步的實現。那些一直以來為實現中國夢、地鐵夢、默默奉獻的人,讓我們的世界色彩斑斕,讓我們的未來充滿希望。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世界將因我們而精彩。


猜你喜歡:

1.夢想成就未來演講稿

2.關於夢想的勵志演講稿

3.夢想在路上演講稿

4.有關於夢想的勵志演講稿

5.關於夢想的勵志演講稿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