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工作會議講話材料

  縣級政權是我國發展經濟、保障民生和維護穩定的一線堡壘,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中發揮著極端重要的作用。縣委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一線指揮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1

  各位委員、同志們:

  現在,我受縣委會委託,向全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

  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以來,縣委會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認真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一個希望、三個著力”的重要要求,嚴格落實省委“十六字”方針及市委“三升級”要求,全面踐行“六以”理念,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工作狀態,紮實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優生態、惠民生、強黨建各項工作,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取得了“六個三”的工作亮點,實現了“十二五”圓滿收官,為“十三五”精彩開局、“五年決戰同步小康”打下了堅實基礎。

  收穫了三個省級大獎: 連續三年榮獲全省科學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連續兩年榮獲全省公眾安全感滿意縣、榮獲首次評選的全省生態文明十佳示範縣。

  贏得了三個支援認可: 一是領導的支援認可,今年省委強衛書記、省政府鹿心社省長兩位主要領導分別到靖安考察調研,對靖安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若干個國家部委和省市部門多次來靖考察,從不同層面支援靖安。比如,爭取水利和道路資金2 億餘元。二是媒體的支援認可,今年中央電視臺一套、五套、十套等密集對我縣進行宣傳報道,中央六套還專門到靖安就電影拍攝進行洽談。三是群眾的支援認可,上半年黨風廉政社會評價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靖安旅遊”微信公眾號年閱讀量突破300 萬次,較去年增長4 倍以上,公眾號綜合影響力位列全省縣級第一。

  納入了三大發展規劃: 一是納入國家長江中游城市群規劃,靖安將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天然後花園來打造;二是正式納入南昌大都市區規劃,進一步融入省會核心區一體化建設;三是納入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總體規劃,靖安成為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的排頭兵。

  啟動了三個國家試點: 一是 “第二批全國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二是“全國首批河湖管護體制機制創新試點縣”;三是“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縣”。生態文明建設亮點突出。

  唱響了三個品牌活動: 一是成功舉辦了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賽,來自28 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與比賽;二是成功舉辦了房車音樂節,全國30 多家主流媒體對活動進行全程播報;三是成功舉辦了首屆寶峰孝文化廟會,取得良好社會反響。三大活動累計有10 萬多人蔘與,靖安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

  突破了三個重大專案: 一是連天紅家居文化產業園專案5 萬平米廠房11 個月建成,創造了“靖安速度”;二是虎嘯峽專案即將建成接遊,靖安漂流“王者歸來”;三是洪屏電站一期已下閘蓄水,明年三臺機組將實現發電,洪屏二期通過預審。

  一年來,縣委會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了一個正確方向,始終與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

  縣委強調,實現“綠色崛起、跨越發展”,必須結合靖安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一系列決策部署,必須把“六以”理念落實到全縣工作的各個方面,必須堅定不移地走生態與經濟共贏之路。

  一年來,縣委堅持把學習貫徹上級決策部署,特別是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先導性工作來抓,不斷向廣度和深度拓展,取得了進一步的實效。縣委按照貫徹上級精神、破解發展難題、提升工作本領的總體要求,累計組織召開12 次中心組學習,3 次專題報告會。理論學習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內容豐富,先後學習了全國“兩會”精神、“兩會”期間在江西代表團的重要講話精神、《反腐警示錄》、新修訂的《一準則》、《兩條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等重要會議和檔案精神。二是形式多樣,既有領導幹部面對面的集中討論,也有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的思考學習;既有“請進來”邀請專家輔導講座,也有“走出去”學習異地成功經驗;既有讀原文和網路平臺的自學,也有走上講堂的交流演講。三是注重指導實踐,縣級領導牽頭圍繞“九龍湖熱鬧了、靖安怎麼辦”、5A 景區建立、招商引資如何做實等一系列重大實踐問題開展調研,進一步攪動了思想,為縣委破解發展難題提供了有益借鑑。

  今年省委強衛書記在我縣調研時強調“一定要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生態”,省政府鹿心社省長稱讚靖安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綠心”。縣委第一時間分別召開會議傳達強書記、鹿省長講話精神,及時出臺《貫徹落實強衛書記、鹿心社省長在靖安縣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的分工方案》,迅速掀起了學習貫徹熱潮,有力推動了講話精神在靖安落地生根。

  縣委認為,做好靖安的工作要牢牢把握髮展的正確方向,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態成果,始終走“綠色化”的發展道路。縣委 召開全縣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暨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全體擴大會 , 制定下發了《實施方案》、《20xx年工作要點》兩個綱領性檔案,著力 構建生態文明“六大體系”,實施“十二大示範工程 ” 。 圍繞“天藍、地淨、水綠”,繼續做好了“垃圾不落地、汙水不入河、黃土不見天”三篇文章。 全面啟動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提升工程,穩步推進了“五大整治”活動,今年在全市率先建成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中心。不斷強化底線思維,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編制了環保《負面清單》。 在全省率先實行了“河段長”、“樹保姆”制度,水口鄉青山村被評為全省水生態文明示範村。 開展大氣汙染防治、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重金屬汙染防治等專項行動。 羅灣、中源國家級生態鄉鎮命名通過國家環保部稽核,實現了國家級生態鄉鎮全覆蓋。在“江西生態文明發展指數前五十強”評比中我縣取得全省第四名的佳績。

  一年多的實踐證明,“六以”理念是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的靖安實踐,是“五大理念”在靖安的具體化,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地加以深化。在決戰同步小康的道路上,我們要進一步堅定方向、保持定力、真抓實幹,努力交出群眾滿意的答卷。

  二、注入了一組新動能,全縣經濟呈現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

  去年以來,中央作出了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的重大判斷,強調經濟已進入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疊加階段。縣委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強調要認清形勢,增強本領,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

  一是堅持苦幹實幹,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縣委不斷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堅持縣領導工作周計劃、月報告制度,創刊《靖安動態》及時釋出全縣工作情況,加快了全縣工作節奏。堅持定期召開工作排程會,每月部署一個專案開工,每季度召開一次專案集中籤約活動,有力推動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難能可貴的是,在全國經濟形勢普遍下行的背景下,全縣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今年預計全縣生產總值完成37 億元,增長9.5% ;財政總收入完成8.34 億元,增長16%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6.5 億元,增長9.5%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3.5 億元,增長20%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6 億元,增長11.3% 。

  二是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活力持續釋放。 縣委把穩增長、促發展擺在重要位置,研究出臺《關於促進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措施》,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今年全縣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 家。成立和壯大工業、農業、旅遊、城投四大運營公司,有效盤活了國有資產。推進市場化運作,積極向社會推介PPP 專案。理順政府與市場關係,穩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農村土地確權、國有林場改革、“三單一網”建設、商事制度等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實施“三證合一 ” 、“一照一碼”,今年全縣新登記各類企業290家,登記個體工商戶604 戶,新增註冊資金15 億元。積極開展“雙重”工作,各部門累計爭取上級資金6.5 億元。電子商務發展勢頭強勁,全年交易額達8020 萬元,同比增長253% 。

  三是著力擴大開放,發展動力加速集聚。 以 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助推江西發展升級大會 召開為契機,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一年來,在廈門、常州等地舉辦招商推介會4 場,密集參加贛港經貿活動、贛臺會等省市重大招商活動12 場。各級領導帶隊奔赴北京、上海、廣東、深圳等地外出招商600餘次。先後邀請北大未名、中國鋁業、北控水務、成都恩威、省旅遊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來靖考察洽談,全年累計接待客商500 餘人次。實施招商引“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鄱陽湖生態經濟研究院等團體先後赴靖調研指導。社會資本和專案加速向靖安流動聚集,全年累計簽約專案48 個,總投資達175.8 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專案35 個,民企招商進度全市第一,實際利用外資2202 萬美元,其中現匯進資630 萬美元,現匯進資率全市第二。大健康、新能源、電子商務、食品工業、休閒度假旅遊等一批新業態、新專案相繼入駐我縣。堅定不移抓專案、擴投資,大力實施“百千億”工程 ,72 個重點企業、工程和招商專案穩步推進,今年新註冊專案37 個,新開工專案39 個。

  三、開展了一場大競賽,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建設穩步開局

  縣委認為,必須牢牢抓住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升級為全省戰略的機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方法,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工業園區轉化為工貿新城,爭創國家5A 級景區、爭取在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率先崛起、爭當攻堅崛起標兵。一年來,我們開展的“兩轉三爭”大競賽,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的轉型升級。

  一是現代有機農業蓬勃發展。 制定出臺《靖安縣全域有機農業發展實施意見》,開展農業園區有機標準化建設。全縣8 家企業18 個農產品獲得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1.2 萬畝;新申報綠色有機食品認證10 個、面積3 萬畝。新建 “農村e 郵”服務站6 個。靖安白茶、靖安 椪 柑兩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不斷做大做強。休閒農業持續發展,休閒農業企業***園區***達到129 個。農村活力不斷增強,11 個鄉鎮農村土地確權均完成入庫,全縣已流轉土地面積5.6 萬畝。古楠村“黨支部+ 農戶+ 公司”的經營管理模式得到推廣,成為推動村級農業發展的典型。現代農業紮實建立,被列為第三批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全縣“一核四區”現代農業格局初步形成。農業招商勢頭良好,百香谷綜合農業開發、象湖灣等農業專案成功落戶。

  二是生態工貿新城拉開框架。 按照“一個園區一座新城”的思路,制定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工業園區管理 加快建設工貿新城的若干規定》、《工業用地梯度獎勵》政策,進一步理順了園區體制機制,規範了工貿新城管理。全縣綠色低碳工業發展規劃基本編制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110KV變電站、紅星路、紅崗大道、汙水管網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發放財園信貸通資金1.94 億。園區繼續擴容提質,擴徵土地1181 畝,收回閒置用地335 畝,國窖贛酒、華禹工程機械等6 個專案開工建設;飛陽光電一期、盛泰昌新材料等6 個企業實現投產。超維新能源啟動“新三板”上市,“南特”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兩項工作取得了零的突破。

  三是全域旅遊縱深邁進。 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打造,5A 建立基礎設施穩步推進,三大景區持續改造提升;三個遊客服務中心建設已經啟動;三條景觀大道通過規劃評審,即將開工。致力打造“動靜”結合的旅遊產業格局,足球產業紮實起步,承辦了全國“誰是球王”初中組江西賽區比賽,成功簽約投資5 億元的足球廣場專案,中源國際滑雪、低空飛行、馬術俱樂部等專案進展順利;寶峰禪意養生樂園、東白源生態養生谷、雲陽山禪修中心等專案有序推進。 三爪侖景區榮獲“省級生態旅遊示範區”,寶峰鎮獲得“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江西十大休閒旅遊小鎮”。中源消夏避暑十分“火爆”,三坪雲中旅遊點被評為全省5A 級鄉村旅遊點。 今年,全縣共接待遊客457 萬人次,同比增長37% 。

  四、送出了一套大禮包,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攀升

  強調:“在前進道路上,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縣委認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政績,要兜住基本民生底線,努力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一是做好了六篇文章。 在“吃”方面, 繼續完善農產品質量監控、質量檢測、質量追溯、品嚐體驗四大體系建設,加大了對縣城和鄉鎮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加強對景區、賓館、學校等餐飲衛生檢查,讓群眾和遊客吃得放心。農業生產連續豐收,靖安“百果千菜”連鎖店在南昌已經開了33 家,每天從靖安調出蔬菜3 至4 噸。在“住”方面,新開工建設商品房8.5 萬平方米,銷售商品房692 套;農民新建房屋174 套;在全市率先完成首批公共租賃住房的配租工作,300 套房屋配租到位。在“行”方面,南昌經靖安至修水城際鐵路成功納入國家“十三五”鐵路網初步規劃。駱家坪景區至寶峰旅遊公路納入了全省旅遊公路規劃。宋水線靖安至武寧公路順利開工。安 璪 線瀝青路面改造已經完工, 靖安至寶峰路段被評為江西省“最美國省道”。 20xx年,全縣新增小型汽車1036 輛,汽車擁有總量8531 輛。在“生”方面,發放財政生育補助735 人,共計22.05 萬元,全縣申請單獨二胎83 對夫婦,新增單獨二胎61 人。在“老”方面,對3416 位80 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長壽津貼220 萬元。 新農保與城居保實現“並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0930 人,發放養老金1151 萬元。 新建雙溪鎮河北社群、高湖鎮西頭村、水口鄉桃源村等一批示範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成20 個農村幸福院及老年人頤養之家。在“病”方面, 全面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四家公立醫院所有藥品全部實行零差率銷售。縣婦幼保健院開工建設,全縣醫療機構床位數較去年增加145 張,達到626 張。全縣新農合參合率穩定在98% ,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1323 人。

  二是補足了民生短板。 脫貧攻堅深入開展, 全縣2370 名幹部走進困難群眾家庭開展結對幫扶,今年實際減少貧困人口2794 人。落實 水庫移民避險搬遷、扶貧移民搬遷安置點2 個,搬遷481 人。新增城鎮就業2210 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879 人,失業率2.15% 。 縣福利中心開工建設。 發放小額貸款1億元。民生政策調標全面完成,城鄉低保保障水平標準分別提高到455 元和245 元每月,農村五保標準達到3660 元每年,保障物件1114 人。提前4 年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高標準完善靖安二小運動場所、食堂、道路等配套基礎設施。高中教學質量明顯 提升,今年高考一本上線人數增長117% 。

  三是提升了人居環境。 環城北路全面建成通車,縣城框架面積達到12 平方公里,全縣城鎮化率達到53.8% 。 全面啟動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和“多規合一”工作。實施環衛市場化運作, 城區環境更加清潔 。啟動國家園林縣城建立、數字化城管建設工作。加大力度拆違控違,查處違法違章建築83 起,涉及面積7124 平方米。 城南10KV 開關站 完成 建設,市政雨汙管網改造、後港路等5 條小街小巷完成改造工程。況鍾紀念館即將竣工開放,霽峰塔、法藥寺穩步推進。 寶峰禪韻生態小鎮綜合開發不斷提升,禪文化創意六和街招商實現21 家店鋪入駐經營。仁首鎮村聯動建設紮實推進。新建25 個新農村建設點,25 個農宿文化廣場,農宿文化廣場總數達到100 個,基本實現了村村全覆蓋。

  四是建設了法治靖安。 加強法治建設,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將法治建設36 個方面具體內容列入工作議程。積極推行法律顧問制度,縣鄉兩級政府、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全面落實了法律顧問。建立風險評估、“和事佬”隊伍、法律顧問、行政調解“四位一體”的矛盾糾紛預防和化解機制,今年以來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285 件,同比下降18.7% ,調處284 件,調處率達99.6% 。加強社會誠信,全面完成農村信用社等銀行不良貸款清收任務,清欠數額3000 餘萬元。啟動“天網”三期工程建設,新增監控點65 個,城區發案率明顯下降。深入開展“打高發、抓盜搶、掃賭毒”系列專項行動,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五、強化了一個堅強保證,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進一步深化

  實現黨的確定的各專案標任務,關鍵在黨,關鍵在人。縣委認為,靖安要實現全面同步小康,必須以黨建為引領,廣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持續推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建設。

  一是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堅持率先垂範,縣委會帶頭講黨課、帶頭學習研討、帶頭查擺問題、帶頭整改提高,推動了全縣“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深入開展。狠抓學習質量,圍繞3 個專題組織9 次集中學習,把觀看專題教育片、中心發言、集體討論結合起來,取得了良好效果。突出問題導向,開展“不嚴不實”問題化解“面對面”活動,集中化解各類問題56 個。注重知行合一,把專題教育與中心工作緊密結合,提振了全縣幹部的精氣神。

  二是廣泛凝聚幹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大力實施提升文明素質培育“三好”靖安人活動,開展教師、醫務人員、城管、交警等最美人物評選,評選首屆“十大孝子”,舉辦先進事蹟巡迴報告會,傳遞了靖安好聲音、凝聚了社會正能量。古楠村創業帶頭人舒敏璋榮獲全國道德模範、中國好人。支援人大依法履職,進一步完善人大聯絡群眾制度。廣泛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設, 發揮政協人才匯聚優勢,《 靖安縣姓氏志》編撰工作全面完成。加強統戰工作,順利完成3 個民主黨派換屆工作。中國文化書院寶峰講堂掛牌成立,王守常院長題字授牌。紮實做好老幹老齡、僑務等工作,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殘聯、文聯、工商聯等群團組織職能作用,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不斷髮展壯大。

  三是強化“黨建+ ”思維,夯實基層黨組織建設。 主動把黨的建設融入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全面提升“白雲深處黨旗紅”品牌。深化“連心”工程,以“我和群眾交朋友”、城鄉黨組織互聯共建、“一線三員”工作法為載體,開展機關黨員“三進社群”活動,推進幹部駐村聯戶、機關聯絡基層、黨員聯絡群眾常態化、長效化。深化“強基”工程,繼續完善流動黨支部建設,開展基層黨組織“五星創評”,對農村、社群、機關、事業單位、企業黨組織評定等級,形成鞏固先進、推動一般、整頓後進的黨建發展格局。深化“模範”工程,開展“三實”幹部評選活動,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高湖鎮塗玉姬、水口鄉漆愛亮被評為全省“龔全珍式好乾部”——優秀鄉鎮黨委書記和村黨組織書記。

  四是落實“兩個責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制定出臺了《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黨委班子、黨委主要負責人、紀委履行職責的具體內容和問責細則。開展“守紀律、講規矩、肅風氣”主題教育活動,把“紀律挺在前面”等宣講活動。繼續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落實,開展督查6 次,查處違紀案件4 起共30 人。大力整治為官不為,制定出臺《靖安縣國家工作人員“為官不為”行為問責暫行辦法》。著力懲治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開展農村基層黨員幹部侵害群眾利益案件專項治理,對10 名侵害群眾利益的村幹部進行了立案處理。切實加大查辦案件力度,提升辦案質量,全年共受理信訪舉報75 件,立案32 件,案件數量同比增長18.5% ,處分22人,其中開除黨籍3 人。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編制好我縣“十三五”規劃建議,對於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提升綜合實力、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今年以來,縣委把編制我縣“十三五”規劃建議作為一件大事來抓,成立檔案起草組,集中開展檔案起草和調查研究工作。檔案起草期間,廣泛聽取了各方面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形成初稿後,又多次召開了座談會,反覆徵求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各民主黨派和社會各界的意見,不斷討論和修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市委三屆九次全會召開後,又及時與中央、省市“十三五”規劃建議對錶,進一步修改完善。縣委強調,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遵循中央“四個全面”和“五位一體”戰略佈局,嚴格按照省委“十六字”方針,積極落實市委“三區”發展戰略,全面踐行“六以”工作理念,緊緊圍繞“提前翻番、率先崛起、同步小康”總目標,以“創造新供給、承載新需求、培育新優勢”為主線,以打造“長江中游城市群最美‘綠心’和南昌大都市區精緻‘後花園’”為定位,著力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美麗中國樣板間”,率先走出一條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新路子,奮力譜寫綠色靖安、富裕靖安、美麗靖安新篇章。在廣泛徵求意見、反覆修改並經縣委會審議,形成了提請這次全會審議的《中共靖安縣委關於制定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討論稿***》。

  以上報告的是縣委會一年來的主要工作。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縣上下團結奮鬥、辛勤努力的結果。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全縣經濟總量依然偏小,產業發展水平不高,專案建設速度不快;精準扶貧、醫療教育、環境保護等民生事業離群眾要求還有不小差距;一些幹部不敢擔當,不願作為,缺乏執行力;一些鄉鎮和部門落實“兩個責任”不到位,違法違紀的現象仍然存在,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採取更有力的措施,更好地加以解決。

  同志們,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縣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 就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央、省、市全會精神,用中央、省委和市委的精神指導靖安發展。下面,圍繞如何將我縣“十三五”各專案標任務落到實處,再強調三點意見,主要講三個“勢”:

  一、 乘時乘勢,繪就藍圖

  “十三五”期間, 我們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乘勢而上,把握好“五個新”。

  1 、新精神。 從中央層面來看,共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新常態,中國的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轉變成為中高速增長,進入了新常態。二是新理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我國“十三五”時期指明瞭發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三是新舉措,最新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了供給側改革,針對我國各領域產能不均衡的現狀,強調從供給生產端入手,一方面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另一方面不斷提供新需求的產品,確保實現國內經濟的供給平衡。從省委層面來看, 省委“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了“提前翻番、同步小康”的總目標,“提前翻番”,就是2020年要比2010 年的GDP 和城鄉居民收入翻一番,省委強調要在2018 年提前完成這個任務。“同步小康”,是省委提出的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目標。從市委層面來看,市委“十三五”規劃建議 提出“提前翻番、力爭百強、同步小康”的總目標,重點突出“力爭百強”的目標,20xx年宜春在全國地級市GDP 的排名127 位,力爭“十三五”時期進入全國百強。

  2 、新經濟。 當前,我們已進入了天上有衛星,地上有光纖,家家有電腦的“網際網路時代”,網路經濟成為了發展主流。工業時代,資本的源頭掌握在銀行和少數資本家手裡,控制在壟斷企業中,資本家依靠資本,投資實業,創造財富,推動經濟。如今,資本的源頭已分散在數以百萬計的網路銀行、賬戶、信託基金和個人投資者的手裡,社會高度開放,所有權和股權高度分散。 比如,美國94% 的家庭擁有金融資產,而在這些家庭中,又有49.9% 的資產是股票 。通過網路經濟,可以達到集聚每一份財力,激發每一份活力的作用。現在,許多投資者通過基金可以實現在別國擁有一份股票,使千萬人的錢變成“種子”進行投資,然後投入實體企業,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每天,上市企業、眾籌等新型模式都在創造奇蹟,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熱點事物出現。因此,大家一定要具備網路邏輯和網際網路思維,充分認識當代經濟的新走向,不斷在新機遇中掌握新規則,搶佔發展先機。

  3 、新機遇。 目前,靖安主要有 兩大優勢,一是我縣已經走在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路上。近年來,靖安深入貫徹精神“五位一體”的戰略要求,全面踐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綠色發展理念,始終致力於保護生態,走綠色發展之路,在全省綠色發展的道路上已經先行一步。二是區位優勢,現在的靖安,跨一步則進城,距離南昌九龍湖新區僅37 公里,退一步則進山,九嶺山脈橫貫東西。出則看世間繁華,入則享山野清靜,優美的生態環境令人嚮往,成為了都市人群中的稀缺資源。

  4 、新目標。 在省委、市委和縣委“十三五”規劃建議中都提出了“同步小康”的新目標,“同步小康”是縱向性目標,是責無旁貸、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根據統計部門的資料,20xx年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程度為83.62% ,比2013 年增加了2.82 點,但其中經濟發展實現程度只有70.28% ;在25項具體監測指標中,已經實現的指標有13 個,接近實現的指標有4 個,還有8 個指標有差距,其中人均GDP 實現程度只有38% ,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實現程度只有53.87% 。這些說明,我們離小康目標是越來越近了,但在經濟發展、群眾致富等方面還任重道遠。指標的差距,是我們工作的目標, 我們要快馬加鞭,精準施策,確保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

  5 、新願景。 再過5 年,靖安將是一個怎樣的現狀,大家可以想象的到,現在我們是“靜悄悄”的急行軍,許多專案都在順利推進,相信五年以後,靖安 定將 “驚豔登場”。 未來的五年,是靖安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的五年,是生態文明建設樹立標杆的五年,是黨員幹部凝聚力和戰鬥力持續錘鍊的五年。未來的五年,5A 景區一定會在兩三年內建立成功,工業園區一定會形成富有現代氣息的工貿新城,城際鐵路包括南昌西外環連線線正在建設或已經穿境而過,三爪侖至廬山西海旅遊公路將會全線開通,我縣的旅遊人數將會增長3-7 倍,水口至三爪侖至寶峰旅遊公路將全面貫通,徹底打通靖安旅遊公路的任督二脈,省道升級國道後,高湖至羅灣的隧道將進入規劃建設,高湖到羅灣的距離將縮短20-30 分鐘。此外,我們還將通過文學影視作品的形式把靖安生態、人文推介出去,靖安的“綠富美”將會成為江西的一張靚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