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的定義是什麼

  茶道的定義什麼,不同的名家對於茶道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茶道的定義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茶道的定義

  ***一***茶道:金剛石認為,茶道是表現茶葉主題思想所賦予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們在品茶過程中修習出的人文思想或處事哲理。

  ***二***茶道:吳覺農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三***茶道: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

  ***四***茶道:周作人認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五***茶道:劉漢介認為,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六***茶道:日本谷川激三認為,茶道是以身體動作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它包含了藝術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

  ***七***茶道:日本久鬆真一認為,茶道文化是以吃茶為契機的綜合文化體系,它具有綜合性、統一性、包容性。其中有藝術、道德、哲學、宗教以及文化的各個方面。

  ***八***茶道:日本熊倉認為,茶道是一種室內藝能。藝能是人本文化獨有的一個藝術群,它通過人體的修煉,達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九***茶道:峨眉茶道認為,茶道是攬天地山水和人文思想於一體空間概念,因茶而形成一種生活格律,具有形為學本位特徵,無需要求他人技藝或手法的專門表現,是一種意識形態的思考和感悟。

  ***十***茶道:日本茶道認為,茶道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過程中的清、寂,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煩悶,用以達到和、敬的目的。

  ***十一***茶道:大多數中國茶人認為,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通過選茶、選水、選器、選環境、選人再到沏茶、賞茶、飲茶、談茶等方式,用於增進友誼、修養身心、互學禮法。達到品茶能靜心、靜神、靜思、靜欲的哲學空間。

  中國茶道的歷史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是飲茶之道和飲茶修道的統一。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四大要素。所謂茶藝是指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的一套技藝;所謂茶禮,是指茶事活動中的禮儀、法則;所謂茶境,是指茶事活動的場所、環境、所謂修道,是指通過茶事活動來怡情修性、悟道體道。

  道作為中國哲學的最高範疇,一般指宇宙法則、終極真理、事物運動的總體規律、萬物的本質或本源。道,有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有佛教之道、各家之道不盡一致。中國文化主流是"儒道互補",[隋唐]以降又趨於"三教合一"。一般的文人、士大夫往往兼修儒道佛,即使道士、佛徒,也往往是旁通儒佛、儒道。流傳最廣,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禪宗一派,便吸收了老莊孔孟的一些思想,而宋元[明清]佛教的一大特點便是融通儒道,調合三教;宋明新儒學兼收道、佛思想,有所謂"朱子道,陸子禪"之說;金元道教全真派祖師王重陽,竭力提倡"三教合一",其詩云:"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

  茶道中所修何道?可為儒家之道、可為道家、道教之道,也可為禪宗及佛教之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茶道中所修之道為綜合各家之道。修道的理想追求概括起來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理想結果,是茶道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證道則天人合一、即心即道,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極高明而道中庸,無為而無不為。

  考察中國的飲茶歷史,飲茶法有煮、煎、點、泡四類,形成茶藝的有煎茶法、點茶法、泡茶法。依茶藝而言,中國茶道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三種形式。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茶道的形成必然是在飲茶普及,茶藝完善之後。[唐代]以前雖有飲茶,但不普遍。[東晉]雖有茶藝的雛型***見杜育《荈賦》***,還遠未完善。晉、宋以迄盛唐,是中國茶道的蘊釀期。

  中唐以後,中國人飲茶"殆成風俗",形成"比屋之飲","始自中地,流於塞外"。唐朝肅宗、代宗時期,陸羽著《茶經》,奠定了中國茶道的基礎。又經皎然、常伯熊等人的實踐、潤色和完善,形成了"煎茶道";[北宋]時期,蔡襄著《茶錄》,徽宗趙佶著《大觀茶論》,從而形成了"點茶道",[明代]中期,張源著《茶錄》,許次紓著《茶疏》,標誌著"泡茶道"的誕生。

  中國古代沒有茶道專著,有關茶道的內容散見於各種茶書及茶詩文繪畫中。下面是從古代茶書及茶詩文的東鱗西爪中,筆者所披尋出的中國茶道形成與發展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