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就優秀律師口才的十項技能

  口才對律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公共演講是律師口才的集中體現,每個律師都希望擁有非凡的演講能力。今天小編為你介紹關於如何練就卓越律師口才,希望能幫到你。

  

  1

  口才的第一項技能,不是說,是聽。

  會不會聽,也是有講究的。我曾經見過一位律師,他接待當事人的時候,不正眼看當事人,當事人在說話,他看窗邊,惹得當事人很有意見。所以聽的時候要看著對方,讓對方覺得你很重視這件事。說之前,要學會傾聽。聽,要入神、入情、入戲。

  2

  口才的第二項技能,是問。

  大家在聊天,比如律師在辦案單位,和律師、當事人、嫌疑人進行交流,互動的方式,就是問,如果你不問,交流就沒辦法進行了。關於這個問,我是提出了這麼三點看法,第一個,是不恥上問,一般我們是說不恥下問,那為什麼說不恥上問呢,這就是我們年輕人很需要去考慮的,你要去問一些比你資深的年長的,不要覺得很羞愧羞恥,要積極去問,通過問問題,積極去思考,讓你的老師有成就感。其實很多老師啊,都是很盼望學生來問自己的。

  有一次我帶一個助手去開庭,在路上一個多小時,我就等著他問我問題,結果一個多小時,他竟然一個問題都沒問!我這一個多小時專屬於他,竟然一個問題都沒問!到了目的地,我停下車,很嚴肅跟他提出這個問題。他說,主任,您這麼辛苦,我問你問題會不會打攪你啊。我說,不會,我最喜歡別人問我問題了。我們在年輕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老師平時很忙,去問他問題打攪他會不會不太好。其實我們這些資深的律師、老師,是很希望別人來問問題的。問,說明你有思考;問,就能交到朋友;問,才會有進步。第二個,隨性中問,我指的是大家水平差不多,大家可以隨便問,交流探討。最後一個,溫柔下問,就是學校老師、管理層要經常問下屬問題,這是對他的關心,而不能不聞不問。

  作為一個刑辯律師,在法庭上的發問,是個特殊的專業技能。律師的發問,首先是明知故問,律師問給誰聽呢,問給法官聽。一個當事人站在法庭上,律師要問,比如說,案發時候你在什麼地方呀?說,我在國外。那是不是說明案發時候你不在現場啊?說,是的。如果說他的從犯,我們說,這個事情誰指揮的,張三。錢都分給誰了?張三。要把這些資訊都問出來,給法官聽。其次要問出模糊,對控方證人,要拋根問底,去偽存真,問出模糊為止。

  3

  口才的第三項技能,是說。

  說,是說自己的觀點、意見。說,首先要有層次性。要用首先、其次、第三。特別在法庭上發表看法更要用首先、其次、第三,因為法庭上法官不知道律師要說多久,沒有層次性法官往往會打斷律師,容易造成辯審衝突。如果能夠把自己需要要說多久,也提前說清楚,就更好了。比如說:法官,我的意見有三點,大概需要五分鐘。第二呢,要有趣味性。你這樣講那樣講也行,但是要讓大家感覺有趣味性,用點成語啊,案例啊,讓大家覺得有興趣聽。第三要有新穎性。角度要跟別人不一樣,別人都說是,你說不。第四要有互動性。說的目的是讓對方聽,要隨時注意聽者的感受。如果只是為了自己宣洩,那叫偽口才。

  4

  口才的第四項技能,是聊。

  聊,就是聊天,閒聊。聊天可以增進了解、促進了解,事半功倍。很多問題往往就在互聊中解決了。聊,要有話題、有素材、有時間、有空間。一般呢,聊的時候,最好帶點資料,送上一本,請求指正,這就有了素材和話題。聊還要有時間和空間,如果一個人非常的忙,那就留個電話說,下次有機會我們再聊。如果周圍人都在忙,那也不方便聊,就下次再找機會,體現對別人的尊重。

  聊天

  瞭解

  5

  口才的第五項技能,是談。

  談,就是談方案。我們律師的服務,最吸引當事人的,就是法律服務方案,律師最需要去研究的,也就是如何做好法律服務方案。我覺得,要養成一個習慣,不要簡單地去發牢騷,比如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怎麼這麼笨啊,這些都是負能量,這些是沒有意義的。而是要養成,直接提出有利於解決問題的可操作性的最佳方案。在談判的過程中,把最好的方案拿出來,那你就是最優秀的。

  6

  口才的第六項技能,是評。

  評就是評論。如辯論賽等各類競賽、活動,都要有人來點評的。我們法律人為什麼要練這個呢,因為我們在法庭上,發言的時候,要對法庭的各方表現發表意見,各種現象、事件,我們法律人也經常評論。評,首先需要有專注度。什麼是專注度,就是你要全神貫注把全場都聽下來,點評的時候能發現裡面的小毛病或不易察覺的優點,這樣別人會覺得你很認真,而不是泛泛而談。第二呢要有專業度。比如你對一個辯論賽進行點評,對他破題、點題和時間分配進行點評,這體現了你的專業,要外行聽了也叫好,內行聽了也叫好。第三,要有精彩度,運用一些成語、諺語、故事、類比、案例。一個點評,要點評好,是需要很深的功力的。

  評論

  口才的第七項技能,是讀。

  07

  讀,分為朗讀和宣讀。朗讀呢,是個很好的口才訓練方法。我出生在福建,普通話呢是很不標準。當公訴人,普通話不好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我用了一些方法練習,一是跟著新聞聯播對口形、跟著讀,二是買了小學生的那種有拼音的書,每天早晨對著湖邊讀,像周星馳電影那樣。大聲朗讀讀《史記》,對練講話的抑揚頓挫很有作用。這樣堅持了幾年,表達就好了很多。第二是宣讀。口才不一定說一定要脫稿,在引用證據內容、法律條文、政策規定、名人名言時,拿著書面讀,更顯鄭重,會有更好的效果。

  口才的第八項技能,是演。

  08

  演,就是要將手勢、表情、姿勢、眼神、語氣、語調與講話的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增強表達效果。手勢一般也不宜太多;表情代表情感,悲、喜、鄭重、輕鬆,要符合講話的內容;眼神呢,我要強調一下,有些人不注意自己的眼神,殺氣騰騰,給人緊張感,不利交流。建議大家出行,不管認不認識,都先對人家微笑,點個頭,萬一他認識我呢?我們要與人為善,目光柔和。

  口才訓練技能

  口才在於訓練

  9

  口才第九項技能,是論。

  論,指較長篇幅地論證一個問題。在實踐中,主要體現在法庭上第一輪辯論,公訴人發表公訴意見,律師發表辯護意見。論,需要有層次感、現場感和正義感。層次感,是指層次清晰,邏輯準確;現場感,是指結合現場情況,讓我在場聽眾都有存在感、代入感;正義感,是指所引證據、法律、法理及道理,都是通行及普遍認可的。

  口才第十項技能,是辯。

  10

  辯是非,辯真假,辯曲直。辯,就是說不。律師作為辯護人,他的工作,就是說不。法不辯不清,理不辯不明,辯論是我們法律人應該具備的能力。我們在庭審中的第二輪辯護,就屬於典型的辯的環節。辯,要爭鋒相對、引經據典、言簡意賅及概括提升。

  我今天講的口才的上述十項技能和訓練方法,供大家在提升口才時參考。口才訓練,看似技能訓練,實為思維訓練,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錘鍊。希望同學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持續提升口才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升自己綜合能力的目標。

  律師口才具有下列特徵:

  1、物件的特定性

  律師口語表達物件,是指律師工作的物件,它包括兩個大類:一類是特定的人,即委託人;另一類是相對特定的人,即與律師法律事務有密切聯絡的人,如對方當事人及代理人、證人及審判人員等。因此,針對不同的物件,律師應採取不同的口語表達方式。

  2、時間的特定性

  一般口語表達,並沒有時間的特定性,但律師口才有其特定的時間觀念。律師工作一方面受著法律規定的時間制約,另一方面也受著案件或事件發展及訴訟程式時間的制約。如調解時間、辯論時間、談判時間等,並非均由律師控制。就一個具體的案件而言,律師進行口語表達的時間及次數也是有限的。因此,律師要想取得辦案的有效成果,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發揮其口語表達能力。由此可見,時間在律師口才的發揮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抓準時機和有效利用時間,是律師口才的必然要求。抓準時機,就是要把握講話的最好機會;有效利用時間,就是要在最短時間內最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環境的特定性

  律師口才的環境,是指律師進行口語表達時,親身感受到的場所狀態,包括常規環境和非常規環境兩個方面。前者是律師相對熟悉的、固定的環境,如辦公室、法庭等;後者指開放的、相對陌生的環境,如一般指公共場所、流動場所等。律師在口語表達實踐中,應當具有適應和善於利用環境的能力。

  4、目的的特定性

  律師口才的目的與律師工作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即為了保證法律的正確實施,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有了明確的目的,律師就可以因地制宜地選擇相應的對策,使整個口才機制能動、和諧地運轉。

  律師提高口才能力的途徑

  提高律師口才的最根本途徑就是“學習”。“學習”包括三方面的內容,即學看、學聽、學說。其中看、聽是向別人學習,說是直接提高自己。

  學看是初為律師的人提高口才藝術的有效途徑。“看”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多看理論書籍和體會文章。有關口才藝術的理論書籍有很多,通過學習可以全面系統地瞭解口才藝術的特點和規律,掌握各種語體的內部構造和生成規律,然後重點學習口才藝術的各種技能和技巧,這樣對指導實際練習具有重要作用。

  二是多看精典的口語作品。古今中外名人的演講作品有很多,如:鄧析的兩可之辯、宴子的兩淮橘枳之辯、施洋大律師的京漢鐵路命案真相之辯、美國費城律師漢密爾頓的新聞自由之辯,等等。閱讀這些傳世名篇要認真分析其思想觀點的闡述、語言修辭的特色、篇章結構的安排和表達技巧的運用,並把其中精妙之處,化為自己練習口才的營養。

  三是多看視聽資料。心理學上有一個公式:一個資訊的表達=15%言語+30%聲音+55%態勢語。因此,我們在重點分析學習演講者思想和表達技巧的同時,更要注意觀察學習其運用態勢語言的藝術,揣摩其如何結合現場表述觀點、選擇服裝、修飾儀容,如何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等等。

  學聽,除了接受聲音資訊外,還要通過大腦思維,吸收、理解所接受的資訊。與此同時,要善於判斷髮現對方說話的聲音技巧和表達藝術,吸取其特長,以提高自己說話的能力。學聽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多聽錄音材料,包括演講、辯論實況錄音、評書,等等。在聽錄音時,可重點琢磨怎樣準確清晰地發音,如何掌握語調的高低輕重,怎樣合理地安排停頓,如何根據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確定適當語速,做到聲情並茂,等等。要邊聽邊分析邊體會,理解其妙處,為我所用。

  二是現場傾聽。現場傾聽可著重學習說者的表達藝術,包括要準確理解話語的表面意思和深層意思,瞭解說話人的真正意圖和目的。

  三是掌握說話人表達自己意圖的方式和方法。

  學說是鍛鍊口才的實戰練習。在學習了別人的經驗之後,口語表達能力是否有所提高關鍵就取決於自己是否勤說苦練。學說,就要抓住一切機會進行鍛鍊。

  朗讀、朗誦是律師口才鍛鍊的有效方法。朗讀是律師把書面語言還原成有聲語言,以期產生強烈的感染力。而朗誦是在朗讀的基礎上進一步昇華,它要求律師表情、動作、形體相互配合,以發揮更強烈的感染力。通過朗讀、朗誦,可以幫助律師提高說話的技巧和水平,鍛鍊口齒清晰,糾正不正確的發音,培養語言的表現力。因此,經常找一些材料進行朗讀、朗誦是鍛鍊律師口才能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