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演繹讓演講說服聽眾

  一次成功的演講對於一個演講者來說十分重要,作為一名演講者,總想讓自己的演講受到聽眾的歡迎,總想讓自己慷慨激昂、縱橫捭闔的滔滔言談打動聽眾,感染聽眾,那麼,怎樣使你的演講具備這種深入人心的效果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於,歡迎借鑑參考。

  一、把你的想法安排得條理分明

  如果你想讓一次演講清楚明瞭地印在聽眾腦子裡,有個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在演講時明白地指出你要講的第一點是什麼,第二點是什麼……直至末尾。

  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有一次演講的題目就是《每天四問》,整篇演講即圍繞以下四個問題展開“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在演講中,演講者先總擺問題,再分四大層次論證,最後以一小段總結,這樣就使得觀點集中而明晰,內容安排有條不紊,結構開合有度,所提的四個問題不僅給聽眾留下鮮明印象,且引人深思,至今讀來猶有現實意義。

  二、從你自己的背景中尋找話題

  如果一件事在多年之後依然在你記憶中栩栩如生,這就幾乎確保它會引起聽眾的興趣,另外,聽眾對演講者在成長過程中如何對待困境,如何戰勝困境亦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在演講中,最好能從自己的背景中尋找話題。

  女作家張潔在一次演講中,十分動情地向聽眾講述了早年生活的貧困:

  “我的母親是一個很要強的人,我們最窮困的時候,有過把三頓飯變成兩頓或一頓的記錄,但她從來沒有向人借過一分錢,她靠自己的勤勞,供養我上了大學,我沒有申請過一分錢獎學金,每天下班以後,我要給手套工廠加工機器不能完成的部分,每副三分錢。……有一次,我帶女兒到商店裡買東西,她那時可能是6歲,我看到她站在一盒盒巧克力面前,眼睛裡滿是渴望。但是她不對我說,媽媽,給我買一塊巧克力吧。她不說,因為她從小就知道,我們家每一分錢,都是計劃好的,什麼樣額外的支出,都會使我們月底沒有米下鍋。那一次女兒的眼神,給我的刺激非常之大。”

  當張潔聲情並茂地把早年生活的貧困栩栩如生地烙印在聽眾心上,她與乖蹇的命運的不屈不撓的抗爭,她在逆境中對文學事業的執著追求就格外能打動在場的聽眾。因為演講的目的就是使聽眾看見你所見過的,聽見你所聽過的,感覺你所感覺過的。

  三、讓你與聽眾融為一體

  一般而言,聽眾討厭那些慣於賣弄、喜歡炫耀,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演講者,所以,要想博取聽眾的好感,再有名望的人也不能居高臨下、頤指氣使,只有這樣,才能與聽眾融為一體。

  比如作家老舍在一次演講中是這樣說的:“聽了同志們發言,得到很大好處,可惜前兩次沒來,損失不小。……今天來的都是專家,我很怕說話,只好亂談吧。”

  如此“抑己揚人”的開場白,如此謙遜坦誠的口吻,一下子拉近了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消除了聽眾對一位名人可能產生的敬畏心理。另外,老舍說自己是“亂談”,也就表明自己不是居高臨下作演講,而是平等地和大家交流意見罷了,如此平易近人,自然會獲取聽眾的好感。

  四、把你的心靈投入你的演講中

  誠實、熱情和真摯會使你的演講動人心絃、感人肺腑,獲得這一效果的前提是“把你的心靈投入你的演講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做到這一點。

  1、實話實說。

  演講者若能開誠佈公、實話實說,演講的效果就會格外好,一位當代作家在談及自己執筆從文的最初動機時,說“母親年紀越來越大,日日勞作在風吹日晒下,為貼補我們的生活叫賣冰棍,讓我非常痛心,而我這個頂門立戶的人,卻沒有能力給她們一個比較***、更不要說有質量的生活,還讓她們跟我一起在貧困線上掙扎。“我開始想出路,我沒有錢做生意,也不會走上層路線,我面前只有一支筆和一張紙,還有我自己的智力。而我又不是學文學的,起步又晚,相當艱難。”如此推心置腹,坦誠真率,演講者與聽眾即刻心心相通了。

  2、個性風采。

  一個有思想有頭腦的演講者,決不會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他們的話總是因富有個性而充滿魅力。

  一個當紅女影星在一次演講中這樣說:

  “在商品社會中,什麼都可以用來交換,包括聲譽和所謂的‘成功’,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可以走一條比較容易的路,比如,以‘女’字做賣點。雖然很多人都說,在男性社會中,婦女所受到的待遇是不公正的,但這是一柄雙刃劍。一些婦女覺得不公正的同時,另一些婦女也可以用‘女’字做賣點,輕而易舉地得到她們想要的東西,那麼,這對一個具有同等競爭條件的男性對手,公正還是不公正呢?

  “我曾經為愛情冒天下之大不韙,但絕不會用‘女’字做賣點,如果把演藝比做‘金字塔’,那麼我的‘金字塔’,是我自己一個腳印、一個腳印壘起來的,從未藉助過其它手段,我一生做過很多錯事,但這一點,是我一生中最為自豪,也是堪可告慰自己的事。”

  這段話既顯露了女演員直麵人生的勇氣,又展示了她自尊自愛自強自立的人格魅力,女演員擲地有聲的話令人肅然起敬,她的潔身自好也為聽眾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演講光靠以上幾種技巧還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講究個“奇”“短”“謙”。

  一、重視一個“奇”字

  在發言過程中,我緊緊抓住聽眾獵奇的心理,既把自己為人處事的觀點和盤托出,也不失時機地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實事求是地“點”了出來,在談到“為人”的問題時,我主張“忠誠”,反對“虛偽”,既委婉揭露出了僅靠金錢而建立起來的關係是虛偽的、不牢固的,也指出了虛偽的人際關係是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背道而馳的,於國、於己都不利。對於“處事”,我主張“實幹”,反對“漂浮”,一針見血地指出人浮於事的嚴峻問題,辭藻平淡,但立意深刻,鍼砭時弊,比起簡單地介紹本單位或本人的“工作日記”吸引力大得多。

  二、突出一個“短”字

  經驗交流會的時間定在星期五下午,許多學員要在下午返回家裡過“雙休日”,因事先沒有規定學員的發言時間,加上絕大部分發言者沒有意識到星期五下午這一特殊的時間,有相當一部分發言者掏出的發言稿是一大把,臺下的學員一見到大把大把的稿子就心煩,聽不下去,嘰嘰喳喳,指指點點,我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馬上把僅有兩千多字的稿子再刪去了三分之一,當我用約5分鐘的時間講完,大聲道出“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時,教室裡再度響起了陣陣掌聲,有人大聲喊道:“好!”

  三、堅持一個“謙”字

  在這種自己工作時間最短、年齡最小,而職務級別又與其他學員一致的特定場合,哪怕自己的本事再高,成績再大,也只能謙虛,否則,就會給人以“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印象,在談到去除“漂浮”作風時,我深知當今有相當一部分機關幹部或多或少地存在漂浮作風。為取得更好的闡述效果,本來勤奮肯幹的我,乾脆為自己也抹了一道“黑”:“我有時也想‘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算了,但因受責任心的驅使,面對領導的信任,我只好立即打消‘漂浮’的念頭,去紮紮實實辦事。”用這樣的口吻,既消除了其他學員認為“在吹牛,在盛氣凌人”的感覺,使觀點易於被學員接受,又襯托出了自己強烈的責任心和領導的高度信任,可以說起到了“一箭雙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