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關於平等的演講稿

  人,生而平等,不單是人,所有的萬物生靈,都有大自然賦予的平等。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人類比其他物類痛苦,就因人類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重要。”這是一句極精明的話,它的精明在於它的透徹。人類的確是如此,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類都高貴,以為改造自然就是可以隨意侵害動物,砍伐植物,毀壞自然的和諧與安寧。這是屬於人類的專制,殘忍。

  在人類社會裡,每一個人都要求得到平等的待遇,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在人類內部,大家都是同類,得到平等的權利是合情合理的。那麼,自然中的其他生靈呢?當我們把目光放的更廣一些,在大自然中,人類與其他物類不都是一種生命嗎?本源不也一樣嗎?生命不該是平等的嗎?

  每個人都要求自己的生命得到尊重,得到應有的保障,誰又知道,動物就沒有同樣的想法呢?動物生存的權利也是神聖不容侵犯的啊,這是世界本是為我們和它們共同創造的。

  當我接近小鳥,與它同在一個小小的空間時,我感到從未體會過的愉悅,我想我的心和它的心也是這樣貼近著,也為靠近對方而感動著顫抖。這短時刻的相依,我體會到人與動物是相互信任,相互吸引,但,這信任與吸引在淡淡散去了,在人類無禮的踐踏中散去了。

  《藏羚羊的跪拜》講述了一隻藏羚羊為保護腹中已成形的孩子而向獵人跪拜乞求獲生的故事。當看到藏羚羊跪在獵人面前,流下兩行熱淚這些語句時,我想那淚光折射出了母愛偉大,更流露出了生命的莊嚴、悲悽。動物也有尊嚴,它們同樣不會隨意出賣靈魂,在我看來,藏羚羊的跪拜不是妥協,而是一種控訴,是對人類良知的譴責!

  生命是平等。人類不能隨自己的需要而肆意殘害動物,不能輕視它們的生命!人類的智慧必須包含善良,博愛,否則那將是最可笑的愚蠢!

  篇二

  據說,人最寶貴的是東西是-生命。

  我很感謝它,讓我來到這個其妙的世界,讓我經歷最痛苦的情感和一次又一次的磨難,讓我學會蛻變,讓我學會成長,讓我學會什麼叫做珍惜。

  也許我還小,不可能把生命看得如此透徹,但總比亡命徒更懂得去擁有,我會比那些只注重外在美的女孩要強得多,旨在與我有個永遠支援我的朋友-生命。我會毫不吝嗇的陪伴他,時常爆粗口,依賴責罵它,卻一點也不影響我跟他的感情及默契。

  我很尊敬明知道自己為其不多的癌症患者,他們讓微笑面對生活,樂觀對待生活,從不跳樓自盡,儘管他們以前的自己有多麼壞,但會明白自己將會用僅有的時間去回報生命賜予給他們的力量,擁有生命的人才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

  我很尊敬那些天生智障,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士。他們不因自己的身份而卑微,並感謝生命賜予他們不一樣的東西,讓他們的人生變得更有刺激性。

  我很尊敬那些在孤兒院工作的服務人員。只是因為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呵護了一個又一個孤僻的生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溫暖以及旅途中的陪伴,讓這些小生命的人生不再有缺陷,灑滿道路的不再是一陣陣哭泣聲,而是一串串笑聲。

  我很尊敬堅韌不拔的小草,只是因為怎麼的狂風暴雨也衝不走它零碎的生命。

  幸福不分貧賤,生命不分高貴。世界上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無論是癌症患者、殘疾人士,服務人員以及小草,他們都有著追求平等待遇的機會,都有權利為自己的人生而奮鬥,別人異樣的眼光不是阻礙他們前進道路的物品。

  因此,冷暖人生擁有平等生命。

  篇三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句話來源於1776年發表的著名的《獨立宣言》。

  人人生而平等。平等是與生俱來的,是上天對人性的關懷而賜予每個人的禮物。每個人一出生就與他人平等,不分地位,不分貴賤,不分種族,即使有任何差別。是平等讓人與人之間存在公平的待遇,是平等讓人擁有了追求幸福的權利。

  一架飛往紐約的飛機上,一位富有的中年白人婦女被安排坐在一位黑人旁邊。她怒目而視,而黑人卻以微笑迴應。白人婦女發脾氣,說不能忍受坐在黑人身旁,要求換位子。幾分鐘後,空服員回來了說,經濟艙已經客滿了,但頭等艙還有一個空位。而且她已經獲得機長的特別許可,他認為要一名乘客不應該和一個這麼令人討厭的人同坐。隨後空服員轉向那名黑人邀請他到頭等艙。頓時周邊的乘客熱烈鼓掌。

  美國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髮表演講:“我夢想有一天,我的四個孩子將生活在一個不是以他們的膚色,而是以他們的品格優劣來評價他們的國度裡。”

  每個種族都是有尊嚴的,詆譭,謾罵的話不應數落在他們身上,友好的待遇不應被剝奪。白人婦女的無禮行為表明種族歧視思想在她腦海裡已像毒霧揮之不去,平等從來不屬於一個令人討厭的人,尤其是黑人,即使他很善良。而機長和空服員的表現讓乘客明白,上帝的兒女都是平等的,公平的待遇從不缺失。

  杭州有一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因此也有乞丐或拾荒者進去閱覽。唯一他們要求是把手洗乾淨。有人不能忍受,找到館長諸樹青,說允許他們進入是對其他人的不尊重。而他回答道:“我無法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選擇離開。”

  他們也是一群平凡的小市民,輕蔑,厭惡的眼光不應聚集在他們身上,進入圖書館的權利不應被剝奪。人們的過分言語表明貴賤有別的思想矇蔽他們的雙眼,讓他們看不到那些和他們一樣平等的人,即使是卑微的拾荒者。而館長諸樹青恰恰歡迎他們的到來,讓眾人明白,大家是平等的,正義的天平從不傾斜。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說:“大殿的角石,並不高於那最低的基石。”我們是人生殿堂上的石塊,因為平等,所以地位作用不能否定我們處於相同的高度。

  請記住:平等是我們一出生就被賦予的禮物,而平等對待每一個人是我們被賦予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