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棒球的技巧

  棒球是集體專案,但就其組成部份而言,大多數是一對一,個人對個人的對抗,在比賽當中主要是投手和擊球員之間的對抗,可以說,51%是個人之間的對抗,49%才是集體對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棒球的比賽技巧,歡迎閱讀!

  棒球的比賽技巧:投手

  棒球的每個攻守行為,也就是集體行動都首先從投手投球開始,首先從投手向擊球員投球,擊球員把投手投出來的球擊出去開始。投手投球時,他是孤獨的,沒有人能幫助他;擊球員擊球時,他也是孤獨的,也沒人能幫助他。一投一擊之間是個人的對抗。擊球員把投來的球擊出之後,才有集體的攻守對抗。因此,先有個人之間的對抗,才有集體之間的對抗,個人對抗產生集體對抗,集體對抗是由於個人對抗而產生。在個人和集體對抗之中,投手投球又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投手把球投得很好,就能控制擊球員的擊球,就能全面控制對方的進攻。有沒有進攻,有怎樣的進攻,產生不產生集體對抗,產生怎樣的集體對抗,是由投手發動的,在極大程度上也是由投手決定的。因此說,投手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全域性的比賽,且在一場比賽中起70%至80%的作用,這是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才得出的結論。

  投球技巧:

  1、保持出球時的身體平衡:

  在人類的任何行動中,保持身體平衡是最為重要的,而對於有效的投球技術則尤有生物力學上的重要性,在正面投球和側身投球中,從第一個動作到最後一個動作,平衡是控制體力的中心。

  正面投球和側面投球在軸心腳前掌落在投球板前時,身體的運動實際上是一樣的,提腿的力量會在頭部置於腹部鈕釦***體力的中心***前而被上身和軸心腳所吸收,雙手應放在身體中部,與下巴和腹部鈕釦成一直線,提腿的膝部;臀部和雙肩的角度和轉動每次都必須一致,正如提腿的高度每次都必一致一樣,腳部則應放在提腿的膝部下面。

  如果身體重心在提腿達到最高點時,固定在軸心腳的前掌,那麼身體的平衡是可以做到的。在正面投球,投手之所以後撤一步,其唯一理由是便於把軸心腳放投手板之上,在投手板後面作多餘的動作只會有礙平衡。

  在提腿提到最高點時,任何動作都有短斬的停頓,這時,投手具有最大的潛在力量,以便在伸踏腳向本壘板伸踏時變成投球動力。

  2、投球的開始:

  a、投球動作從伸踏腳後撤一步開始;

  b、便於軸心腳放在投球板前;

  c、當提腿到達最高點,雙肩又靠近體前時,身體一定要取得平衡。

  投手在提腿提到最高點,雙肩靠近體前時必須保持身體的平衡,後腳***軸心腳***膝微屈,以保持穩定,此時投手絕不可挺立不住而垮下來,在後腳膝保持彎曲來保持身體向本壘板下俯動作的穩定同時,他的提腿膝部應在向本壘板移動前向下移動,雙手靠攏直至身體開始向投球方向下俯。

  3、身體重心的轉移:

  當從投球土墩上向下傳球時,身體向本壘板移動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所謂方向,就是投手從軸心腳前掌觸板到伸踏腳前掌落地過程身體重心的位置。如果動作是從平衡開始,那麼,雙腳把身體重心從後移前時***由於力學使用***應該還是平衡的。按技術效應,這種轉移在伸踏過程中仍然是平衡重心的轉移,而且只能通過軸心腳前掌觸板到伸踏腳前掌落地來完成。

  投手投球是由雙腳到指尖的過程,投球是帶有旋轉成分的方向性技術。良好的指向能增大身體重心從軸心腳轉移到身踏腳落地並以投球土墩下移到土墩陡坡而產生的力學動量。

  棒球的比賽技巧:打擊基本技術

  從連續動作中可看到打擊的過程中,視線始終沒離開球,保持了眼睛的高度。跨步很適中,從跨步到扭腰,重心非常穩定。跨步不要太小,因為這樣重心不會穩,當然也不能太大,因為跨步太大會讓重心的高度一下子改變,揮棒的準度會降低。應該是在揮動球棒的瞬間很自然的將腳直接跨出,不要刻意去注意跨步的大小。

  揮棒是一個很複雜的動作,用到身體很多的肌肉群,所以要能把棒子揮快,當然肌力的好壞是很重要,有好的肌力才有力量把棒子揮得快,不過,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的地方還有很多:首先,應該要注意的是自己的揮棒動作,是不是力求簡潔,有沒有把多餘的動作儘量改掉。接下來要注意自己的揮棒路徑,是不是在收棒準備要出手的時候作的得體,讓自己在出棒的瞬間能夠直接將棒投往球揮去,而沒有任何累贅的路徑。我想,揮棒動作最重要的就是這樣了,力求簡潔,讓自己能夠順暢的加快動作,力量自然就會出來了。

  當然,除了這些要點之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要訓練自己訓練到揮棒的瞬間身體的每一個部分一起爆發,這唯有透過大量的揮棒才能夠達成。練習的時候,自己要在心裡面假想著投手的球飛過來,然後自己的以最快的速度去揮動棒子,但是不要出力,揮棒快有一個很重要的要領是要求快而不是用力,然後當自己很準確的命中了球,就趕快用全身的力量把球打遠,說真的,這樣講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很難,需要一段時間練習!

  球棒的選擇:

  棒球的球棒有木質和金屬兩種。木質棒,球感較好,不震手,彈性稍比金屬差,比金屬棒易斷,職業球員較喜歡用;金屬棒較經濟實用,彈性好,比木質棒的球感差,震不易斷,響聲較大,業餘球員常用金屬棒。目前日本的大學棒球選手也趨向於使用木棒,目的是為入選職業棒球隊做好準備。

  持棒位置***右打者***:

  較理想的持棒位置是:右手握棒處在好球區的上部,大約與肩同高,並離右肩10釐米左右。

  擊球點:

  在棒速最快,手臂伸直的瞬間擊中球,這是最理想的擊球點,即擊球點於肚臍的連線垂直髖部。擊中球時,兩手腕應有擰溼毛巾的感覺。擊球點最好在本壘板前,但內角高球只有一個擊球點,即必須在本壘板前,否則棒頭將擊不到球。

  棒球的比賽技巧:接球的基本方法

  接球和傳球是防守技術的統一體,兩者不能分開。沒有傳球,就談不上接球、沒有接球,也談不上傳球,接球是為了傳球;有傳球,必有接球者。因此,接球是防守隊員處理基礎和傳出的球、阻止擊跑員上壘、進壘或進分,以及進行區域性或全場戰術配合必不可少的技術。

  手套接球部位和正確使用:

  a、接球部位應在虎口和掌心之間,是手套的最深處;

  b、用掌跟接,球易彈出、用虎口接,向後緩衝突然、部安全、皮條易打斷;夾不緊,球易掉;

  c、手套掌心和手臂基本成直線;手套的正面和來球應垂直。無論來球方向如何,均用手套的掌心對著球;

  d、接球時,務必做到球在手套之上,否則易掉球;

  e、接球好的人有響聲,主要是緩衝好和空氣壓力起作用;

  f、戴手套不宜過深或太淺。過深則不靈活,太淺則易被球打掉;

  g、戴手套是可將食指放在手套背後。接手和游擊手用此方法較常見,主要是接球多,食指放在手套背後,以防傷痛;

  h、儘量用雙手接球。

  棒球的比賽技巧:如何撲壘

  撲壘基本上是先墊步一步,然後整個人就往前撲***頭在前面***,接著在著地時,以胸部及腹部平均的在地面滑動,然後雙手延伸去觸控壘包。所以最理想的墊步應該是在你的身長加上手的長度再多一點點的地方進行,撲下去之後剛好在摸到壘包的時候停止,這樣就不會因為撞擊壘包而受傷。

  還有,撲壘要儘量不去碰撞對方的野手,能從他們身後繞過應該是最好的角度。另外一個重點則是任何的滑壘都不能猶豫,否則很容易因為猶豫而延緩動作,造成太慢進行,通常在這種情形下,很容易因為延緩而在距離不夠的時候滑壘進而造成受傷。

  要做到毫不猶豫的滑壘,平常的熟練非常重要,而且不只是單獨對動作的練習重要,狀況的演練也是必須的,否則一到比賽,平常明明可以做出來的動作也常常會做不出來。

  延伸閱讀:肩部力量的鍛鍊方法

  伸展運動:

  現在我們知道進行過多的伸展活動會有害肩部和不利於比賽場上的成績,我們只有肩的後部才需要經常鍛鍊的。每日進行下列鍛鍊三之五次,每次堅持數十下的時間。

  肩軸後部的練習:

  1、把主導胳膊提升與肩同高;

  2、用另一胳膊拉住主導胳膊,橫過體前,直到你感到你肩後部肌肉繃緊為止;

  你背部的肌肉是最容易受傷的,並且很難伸展,特別是棒球運動員。

  長菱形肌練習:

  1、站立或坐著雙手交叉抱胸,盡力用你相反的手去摸你的肩胛骨;

  2、下巴向下,近量降到胸前;

  3、吸足氣,堅持從一數到十,你要感到你的肩胛骨邊緣在伸展

  手腕曲肌伸肌伸展練習:

  1、站立或坐著,把胳膊上舉八十度,肘部保持伸直,手心向上;

  2、用你的異側手使另一隻手彎曲朝下,直到手指指向地面。你會感到你的手腕筋帶和前肩內被側肌肉群拉身;

  3、手臂上舉八十度肘部保持伸直,手心向下;

  4、用你的異側手彎曲另一隻手,直到掌心指向地面。要感到手腕和前臂外部的肌肉群被拉伸。

  增強肩部肌肉的鍛鍊方法:

  雖然投棒球或其它上肢運動的運動員不需要過分的力量,但是,進行一項運動如果超過恰當的時間而不致受傷,仍需進行鍛鍊和持續。開始練習時,把一磅或兩磅重的器械慢慢上舉,每組做十次。只要你能輕鬆的做完三組才可以增加重量。當你感到太重時,可減到兩組,一直到輕鬆完成,每週練習三至五次。

  肩部彎曲練習:

  此練習增強肱二頭肌和肩前部肌肉。

  1、站立或坐著,胳膊放體側,掌心向大腿;

  2、肘部伸直,抬高胳膊,用大拇指來引導;

  3、胳膊慢慢上舉,直到高於頭部。後副原再做。

  肩部外展練習:

  增強肩部最強的三角肌,為了減少在運動中肩部受傷的危險,一定要做此項運動;

  1、站立胳膊放體側使胳膊慢慢提高到肩的高度;

  2、慢慢復原在做。

  肩袖迴旋肌上舉練習:

  1、兩肩放體側,握器械站立,兩側伸直,兩肩向內,使拇指向下;

  2、兩肩放於體前,兩肩抬高八十度,兩肘保持伸直,拇指朝下;

  3、兩臂慢慢放下復員在做。

  聳肩練習:

  1、兩肩放體側站立,雙腳分開同肩寬;

  2、向上聳肩近耳,兩肘在練習中保持放鬆;

  3、緩慢腹原,緊接再做,以免對肩部有不必要的牽引。

  推舉練習:

  1、如持械作著;

  2、舉肩伸直高於頭部,拇指朝內;

  3、緩慢復原,你可兩肩並舉,或單臂輪流做。

  水平***主臥式***外展練習:

  本練習有助於加強肩後部各肌肉群,並在作肩上運動時有助於正確位置的穩定。

  1、肩部靠桌子或椅子站立,伸臂與地面垂直;

  2、側手舉,肘關節伸直,不要過肩,與地面平行;

  3、慢慢復原,緊接再做,以免對肩有不必要的牽引。

  注:你可以不依靠桌椅,或靠桌邊或用椅子做此練習。

  肩部伸展練習:

  人們在制定計劃時,有時對肩後部肌肉的鍛鍊有所忽略。這部分肌肉對肩上運動員作後曲動做時能否正確控制是重要的。

  1、肩部靠桌椅邊站立,一隻胳膊緊靠椅子以保持身體平衡,另一隻胳膊垂直放下;

  2、手持器械向後舉,直至與軀幹平衡,肘關節伸直,靠近軀幹;

  3、緩慢復原,緊接再做,以免對肩部有不必要的牽引。

  注:此練習可以不依靠桌椅做,也可以在桌上或把胳膊放在桌邊做。

  岡下肌和小圓肌外旋練習:

  1、側身躺,主導胳膊位於體側。向上伸直;

  2、另一隻胳膊放體側,肘曲成九十度;

  3、舉手朝天花板九十度,保持臂肘緊靠軀幹;

  4、緩慢復原,再做。

  肩胛下肌內旋練習:

  1、主導臂側身躺,肘從體下拉出,稍近曲幹;

  2、主導臂稍前伸,肘彎曲;

  3、在胸下放一枕頭或軟墊;

  4、手臂慢慢上舉到胸部,肘保持九十度,軀幹不動,動作只限肩部;

  5、慢慢復原再做。

  仰臥式***水平***內收練習:

  1、平躺在地板上或長凳上;

  2、手臂伸出體側,肘關節伸直,掌心朝天花板;

  3、慢慢舉臂,直至手指向天花板,慢慢放下還原,但要注意把臂放下時不要通過水平位置。

  附臥撐練習:

  俯臥撐練習有助於加強胸部和雙肩肌肉群。

  1、雙手撐地,膝關節跪地板;

  2、曲肘使肘部與肩部在同一水平高度;

  3、伸直手臂,保持背部全部平直。

  為增強胸肌和臂肌,還要練習:

  1、俯臥,腹部不著地板,把雙手提高到薺肩高,兩臂彎曲,雙肘靠體側;

  2、雙臂伸直,把身體從腳尖起全部提起,雙肩伸直時保持背部和雙腿平直。

  引體向上練習:

  1、按作引體向上動作站立,為避免肩部被部拉傷,腳下可放一小凳;

  2、掌心向自己,把身體拉起直至下巴達到握手高度。不要靠腳蹬提動軀幹;

  3、慢慢復原,但雙肩不完全伸直;

  4、再做。

  加強前臂和肘部力量的練習:

  曲肘練習:

  肘關節周圍的肌肉群在手臂加速或減速運動時起重要作用,用下面四組練習可增強前肩和肘部的力量。

  1、手臂放體側站立,掌心向前;

  2、曲肘,性輕舉重物。復原再做。

  肘部伸展練習:

  三頭肌是一種初步的肘部伸展肌,俯臥撐可以發展這部分肌肉的力量。本練習是特別為增強該肌肉力量而設計的。

  1、仰臥,肘部指向天花板,曲臂;

  2、把另一隻手扶持三頭肌;

  3、肘部完全伸直;

  4、復原,再做。

  前臂旋後練習:

  前臂和腕部的肌肉群在控制球,分別進行下列練習:

  1、坐著,把你的手臂放在大腿上或支撐在一張桌子上,手心向下,握住鐵棒的一頭;

  2、翻轉前臂,直到鐵棒指向天花板,肘部儘量保持不動;

  3、復原再做。

  前臂前旋練習:

  1、坐下,一臂在桌上扶持。掌心朝上,握鐵棒柄;

  2、旋動鐵棒柄,直至鐵棒朝天花板,直到完成這套練習;

  3、復原再做。

  注:肘關節還是儘量不動。

  加強手腕力量的練習:

  曲腕練習:

  1、坐著,用一臂支撐在桌椅上,掌心必須朝上;

  2、用另一臂固定前臂,慢慢舉起重物,只做曲腕動作;

  3、復原再做。

  伸腕練習:

  1、坐下,用胳膊支援在桌椅上,掌心朝下;

  2、用另一隻手固定前臂,伸展腕部,慢慢提舉重物;

  3、復原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