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中傳統釣魚的方法有哪些

  流水中垂釣比靜水釣魚要複雜一些、難度大一些,在流水中釣魚需要一定的技巧。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流水中傳統釣魚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水中傳統釣魚的方法一:走標釣法

  當上述條件相同,但水的流速較大、釣底站不住標時我就會採用減鉛釣走標方法。

  具體做法:減鉛皮使標的浮力大於鉤餌、線、墜的重力,讓鉤餌離底,水面只留2~3粒標,使線組隨水流移動。操作時要將鉤餌拋到釣點上游,利用水流使鉤餌漂過釣點,如此迴圈操作。在此過程中,魚如果從鉤餌的水平或下方吃鉤,標相一般是黑標,要是從上面吃鉤一般是送標。當發現魚的泳層較高時,要及時調整鉤餌高度以應對其變化。

  流水中傳統釣魚的方法二:加鉛釣法

  首先是在水流較緩的地方調標。我的調法是空鉤調平水,上了餌後釣2~3粒。如果走標,可上拉散標並增加各星標之間的距離,釣4~5粒。如果這樣還是走標,就只好加鉛皮,直至不走標。在野外水域底釣,水底存在水底凹凸不平現象,而且常有枯枝爛葉,鉤餌下去後有時會被掩蓋住,魚看不到釣餌;而如果調釣太靈,又會走標,這“墜上鉤”就有用武之地了。做法是將鉛皮逐步往下移動,讓鉤餌離底,便於被魚發現。移動的距離以有魚吃鉤為好,這樣既解決了魚看不到餌的問題,也不影響釣組的靈敏度。再加上蚯蚓本身是活的,再隨著水流的推動,更具動態效果,極具誘惑力。

  1、在投竿下鉤時一定要保證落點在誘餌包的下游並靠近餌料包。這麼做是因為水流會把香味向下遊沖刷,而不像在靜水中那樣餌香是向四周擴散的。

  2、蚯蚓被小魚吃鉤露出鉤尖後,提竿時不注意就很容易掛到餌料包,給垂釣帶來麻煩。我們要勤檢查鉤尖是否外露,還要在提竿時注意向下遊方向提。

  流水中傳統釣魚的方法三:無標拖釣法

  在水流很大或有大風時前兩種方法已無法施釣,這時我就採用無標拖釣法。此法要求釣竿的竿梢要軟,要配用小鉤細線,墜重一點,必須要用蟲餌施釣。

  具體釣法:將鉤餌拋到釣點下游,然後將鉤餌慢慢地往上游拖,使之經過釣點。拖釣過程中風線要始終繃直,竿梢略有彎曲,拖動速度不要快但要連貫,如無魚吃鉤則從頭再重複操作。

  在拖的過程中如有魚吃鉤一般會出現兩種魚訊:一是拖鉤,由於竿梢較軟,魚吃鉤後竿梢會出現點動、連續及加大彎曲幅度現象,出現此魚訊後默數兩秒即可起竿;二是送鉤,拖過程中出現風線突然鬆軟下來,這是因魚吃口好,直接將餌逮到口中並抬頭所致,這時應馬上起竿。

  1、拖力要均勻,儘量保持連貫;

  2、眼睛要時刻不離竿梢及風線,以便及時發現魚訊;

  3、注意水層深度,先釣底若無魚吃鉤再逐步提高水層,直至水皮。

  釣魚的八個要點

  一,定點微誘餌優於頻繁變位誘餌。確定一個釣點後,應堅持經常在此多撒誘餌,讓魚群常游到定點水域"開飯"覓食,形成習慣。定點撒誘餌水域面積在l-5平方米左右,面積不要太大。此外,不要常變位,變動釣點越多越頻繁,得魚就越少,甚至釣不上魚。當然變動誘餌可以,今天撤雞鴨豬內臟葷腥餌,明天投魚蝦、昆蟲、蚯蚓葷腥餌或素餌,千萬不要頻繁換位,堅持耐心守點甩釣,不久將有魚群人"窩"吃餌上鉤。

  其二,使用中鉤優於大鉤和小鉤。大中型水庫和大湖泊中什麼魚都有,但多為幾千至上萬克重的魚,故用中型鉤,可兼釣大小魚,比之單純使用小鉤或大鉤,要實在得多。

  其三,使用組合鉤優於使用單鉤。使用組合鉤,一旦釣中大魚,8-10只的組合鉤,即使斷三四隻鉤,由於魚的掙扎和滾動,還有六七隻鉤發揮作用。如果使用單鉤,一旦線斷、鉤直,必定大魚逃脫。

  其四,使用多支海竿優於長手竿。手竿再長,畢竟釣域太窄小,而使用多支海竿,可遠釣也可近釣,遠可釣五六十米遠水域,近可釣七八米水域。而且數支海竿集中投餌,可以形"窩子"。一旦釣中大魚,海竿可以放長線,大有迴旋餘地,通魚疲累,再抄兜上岸,十分方便靈活。而長手竿垂釣水域窄小,不方便釣大魚。

  其五,遠投優於近投。寬闊水域,魚密度小,警惕性高,一有動靜馬上竄進。遠投底釣和浮釣能減少驚動魚群,而近投近釣,人說話、走動、投竿,常會驚動近水域魚群,不便垂釣。寬闊水域投遠底釣可釣鯉魚、草魚、鱗魚、黑魚、羅非魚等,遠投浮釣可釣鏈魚、鱅魚,特別是方便釣大魚。

  其六.葷素餌榮用優於只用單味餌。廣闊水域,既有吃昆蟲、蚯蚓、小蝦、小魚、蟋蟀等的葷食性魚,又有吃玉米麵、豆類、花生。米粉等素食性魚。因此,葷素齊備垂釣比只用葷餌或只用素餌垂釣好得多。

  其七,勤撒和多撒誘餌優於懶撒和少撒誘餌。遼闊水域,勤撒誘餌和多撒誘餌,能增大誘魚目標,能使魚群常聚集搶食、經常遊至釣點覓食。魚群吃完便遊竄而去,聚魚就減少,釣獲量必然不多。

  其八,慢提竿優於快揮竿。寬敞水域,不管釣底釣浮,只見一點動靜,馬上揮竿,常常空竿或脫鉤。實際上野生大魚一般吃鉤緩慢、沉穩,常常是先聞一聞,輕輕嘗一點,才大口咬吃,讓大魚吃深一些,遲一些揮竿,收穫量必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