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初中作文素材積累

  暑假剛剛過去,在暑假裡你都積累了哪些優秀的作文素材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

  放暑假了,爺爺帶我去了鎮江大伯家。早上五點鐘,爺爺就帶我和哥哥陳茂去江邊玩,然後又到焦山去玩。

  先說說江邊吧!早晨江邊涼風習習,不少人在江邊釣魚,一些老人繞江邊跑步。快看,那年輕的小夥子釣到一條魚,唉,可惜是一條小魚,將近一分米左右。

  我們又往前面走,爺爺手指指向一塊深棕色的石板後面說:“你們看那兒有各種各樣的水……”我是個急性子,還沒等爺爺說完,就如離弦的箭飛過去,一看,天哪,這兒哪裡有水,一滴也沒有。我又匆匆忙忙跑回去,跺著腳說:“可惡!爺爺麻煩你下次說話快一點好嘛!”爺爺哈哈大笑,哥哥則笑得比白痴還白痴。聽了他們那狂笑聲,我氣得火冒三丈,我恨不得……

  後來,我們又到了焦山公園。去焦山要坐船才能到達,在船上一晃晃的,心想船要是翻了怎麼辦?一個個可怕又恐怖的畫面出現在我眼前。終於,船靠岸了,我第一衝下船,心裡才踏實。我們走啊走啊,一路上花朵紅的如霞,黃的似金,白的如雪,藍的似天……草這兒一叢,那兒一簇,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花草。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放生池,這裡有好多烏龜和鯉魚,有的烏龜還在晒太陽呢!

  我們又來到了九曲橋,在那裡拍了一張我拿芭蕉扇和哥哥啃西瓜的照片。

  玩了一上午,我們三個又累又渴又熱,然後爺爺就建議我們回家了,並承諾下次再帶我們過來玩。這次遊玩雖然累點,但是我也大開眼界,增長了不少見識。

  2

  著名的天文學家和科普工作者卡爾•薩根1988年在康奈爾大學曾發表演講《科學家為什麼應該普及科學》。對於中國來說,尤其要討論的是,中國為什麼需要科普工作者。

  科學和科普工作者某種程度上在中國的公眾面前有一個很奇怪的形象。一方面,科學被視為象牙塔,科學家則被描繪成沒有生活常識,每天拿一些奇怪而深奧的數字、公式唬人的教授、學者:另一方面,公眾對於科學知識、科技程序要麼望而卻步,認為自己沒有理解它們的能力,要麼不屑一顧,認為他們與自己毫無關聯。這正是我們為什麼需要科普工作者的原因。

  西方作為科學精神的起源,很早便有了科普著作。到近代,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貝爾寫出《數學大師——從芝諾到龐加萊》後,科學普及工作便蓬勃開展,這一百年來,很多優秀的科學家致力於科學普及,例如俄裔美籍科學家喬治•伽莫夫,美國科學家阿西莫夫、卡爾•薩根,英國科學家霍金、彭羅斯、約翰•格里賓等等。而這些科普工作很快便收到了成效。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翰•納什正是因為幼年時閱讀貝爾的科學著作《數學大師》才立志於數學研究:約翰•格里賓因為喬治•伽莫夫和其筆下的“湯普金斯先生”才想到要探索宇宙的起源,而他自己日後也成為一名科學家和科普工作者。科學的接力棒就是這樣代代相傳。

  但是,科學普及的意義遠不止培養一代代的科學家。公眾在日常生活中也許不需要那些繁雜的公式,但他們需要一種科學思想。他們需要科學的認識世界的方法。有了這樣的科學精神,懂得了這樣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公眾會更有意義地、更充實地生活,並且知道為什麼而活,他們將略略領會人類是如何如一步步地改造世界,我們為什麼要探索太空而不是呆在地球溫暖的家裡,更重要的,他們會擺脫愚昧,更科學有效的處理日常事務,當然,他們也決不會讓他們的孩子輟學打工,也決不會聽信謠傳***例如,搶鹽***。他們雖不會成為科學家,但他們應當認識科學的力量。

  3

  呼喚和平 佳豐素質教育學校 楊姜雪 是誰打破了寧靜的世界,卻讓戰火燒透人類的家園? 是誰抹去了孩童的笑顏,卻讓淚水陶盡生命的硝煙? 是誰偷走了皎潔的月光,卻讓烈火燒出地獄般的輝煌? 是誰?是誰?到底是誰讓世界變成這樣? 這一切都是“戰爭”這兩個小小的字造成的。小孩子在戰爭中失去了父母,妻子在戰爭中失去了丈夫,父母在戰爭中失去了骨肉……,。我不明白,戰爭都是因為大人和大人之間為了得到自己的利益而發動的,為什麼要讓無辜的人受到傷害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坐在一起好好談談,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一想呢? 讓我用一個事例來告訴你們戰爭帶給孩子們的惡果吧! 1937年8月28日 ,日本侵略者轟炸後的上海火車站的廢墟中,我們看見一個小孩坐在那裡,放聲大哭。那聲音是多麼的悽慘;他的臉上被薰得黑黑的,大眼睛已經哭紅了,從眼睛裡流露出驚恐的眼神;他的身上滿是血跡,佈滿傷痕,衣服破舊不堪;小孩的腿上還有傷痕,血從傷口裡湧出,那樣子讓人慘不忍睹。 這樣一個可憐的小孩,他能怎麼辦呢?誰給他吃?誰給他穿?他生病了怎麼辦呢? 我們渴望和平,渴望有一張課桌,平穩的課桌,不被導彈的氣浪掀翻!有一間教室,潔白的教室,以免遭受彈片擊穿! 我們渴望和平!渴望在鮮花中讀書,渴望享受春天!!! 指導老師: 楊 老師 習作評析:小作者理解並靈活運用了學到的好詞佳句,為文章增色不少,能夠仔細觀察圖片上的內容並做具體描述,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和平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