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水利是對水力資源的開發和防止水災。從大禹治水到三峽水壩,也是水利工程,下面,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水利工程介紹

  水利工程是用於控制和調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達到除害興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稱為水工程。水是人類生產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寶貴資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狀態並不完全符合人類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澇災害,並進行水量的調節和分配,以滿足人民生活和生產對水資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壩、堤、溢洪道、水閘、進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魚道等不同型別的水工建築物,以實現其目標。

  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 ——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工程投資:5000億元,工程期限:2002年——2020年

  “南水北調”工程介紹

  南水北調是繼三峽工程之後,我國又一個重大的國土建設工程,它對中國社會進步和經濟持續發展的意義甚至超過了三峽工程。這一浩大的工程,對於我們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資源、增強環境意識和社會公益責任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五十年代提出“南水北調”的設想後,經過幾十年研究,南水北調的總體佈局確定為: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以適應西北、華北各地的發展需要,即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建成後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將構成我國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中線工程可緩解京、津、華北地區水資源危機,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線城市生活、工業增加供水64億m3,增供農業30億m3。大大改善供水區生態環境和投資環境,推動我國中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提高漢江中下游防洪標準,保障漢北平原及武漢市安全。從長江下游引水,基本沿京杭運河逐級提水北送,向黃淮海平原東部供水,終點天津。

  東線工程自50年代初就有設想,1972年華北大旱後,水電部組織進行研究。二十多年來由南水北調規劃辦公室牽頭,淮河水利委員會、海河水利委員會、水利部天津勘測設計院與有關省市、部門協作做了大量勘測、設計、科研工作。1976年提出《南水北調近期工程規劃報告》,上報國務院,並進行初審。1983年3月國務院批准了水電部上報的《南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1993年9月水利部會同有關省市共同審查並通過《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修訂規劃報告》和《甫水北調東線第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修訂報告》。南水北調工程2002年12月開工,截至2007年底累計完成投資佔在建設計單元專案總投資的60.7%。

  東線工程可為蘇、皖、魯、冀、津五省市淨增供水量143.3億m3,其中生活、工業及航運用水66.56億m3。農業76.76億m3。東線工程實施後可基本解決天津市、河北黑龍港運東地區、山東魯北、魯西南和膠東部分城市的水資源緊缺問題,並具備向北京供水的條件。促進環渤海地帶和黃淮海平原東部經濟發展,改善因缺水而惡化的環境。為京杭運河濟寧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證了水源。使魯西和蘇北兩個商品糧基地得到鞏固和發展。西線工程:在長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游築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的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游。

  西線工程的供水目標主要是解決涉及青、甘、寧、內蒙古、陝、晉等6省***自治區***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結合興建黃河干流上的骨幹水利樞紐工程,還可以向鄰近黃河流域的甘肅河西走廊地區供水,必要時也可向黃河下游補水。

  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舉措。受地理位置、調出區水資源量等條件限制,西、中、東三條調水線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範圍,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前期工作情況和國家財力狀況等條件分步實施。

  專案意義

  社會意義1、解決北方缺水;2、增加水資源承載能力,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3、使中國北方地區逐步成為水資源配置合理、水環境良好的節水、防汙型社會;4、有利於緩解水資源短缺對北方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制約,促進當地城市化程序;5、為京杭運河濟寧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證了水源。使魯西和蘇北兩個商品糧基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經濟意義1、為北方經濟發展提供保障;2、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3、通過改善水資源條件來促進潛在生產力,形成經濟增長;4、擴大內需,促和諧發展,提高了國內GDP。

  生態意義1、改善黃淮海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2、改善北方當地飲水質量,有效解決北方一些地區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質問題,如高氟水、苦鹹水和其他含有對人體不利的有害物質的水源問題;3、利於回補北方地下水,保護當地溼地和生物多樣性;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惡化的環境;5、較大地改善北方地區的生態和環境特別是水資源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