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愛國主義教育論文

  如何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幼兒稚嫩的心田裡播種下愛國主義的種子,是幫助他們樹立愛國主義信念、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將來成長為四有新人的關鍵所在。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談如何對幼兒進行愛國教育》

  摘要:愛國主義是人們一切良好行為的動力,也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更應該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在學前教育階段,應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研究出一套有效的活動形式和方法,為培養跨世紀的一代作出最大的努力。

  關鍵詞:幼兒;愛國主義教育;學前教育

  列寧曾說:“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情感。”如何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幼兒稚嫩的心田裡播種下愛國主義的種子,是幫助他們樹立愛國主義信念、培養愛國主義情操,將來成長為四有新人的關鍵所在。對處於啟蒙階段,可塑性極強,而各方面知識又非常貧乏的幼兒,應該如何進行愛國主義方面的教育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看法:

  一、培養幼兒愛國主義情懷,養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途徑

  我們主要是以養成教育為主,首先要進行常規培養,禮貌教育,培養幼兒尊長***的良好品質。在這樣薰陶下,幼兒情感就會逐步擴充套件到富有社會意義的情感。雖然這些與祖國的概念並不直接相聯絡,但這種愛正是愛祖國的情感基礎。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孩子如果連自己的父母也不愛,身邊的夥伴也不願幫助是根本不可能愛家鄉、愛人民、愛祖國的。”我們的實踐也證明幼兒愛父母、愛同伴、***兒園易懂易做,他是愛國教育不可缺少的基礎工作。然後培養幼兒從愛父母、愛同伴發展到愛家鄉,知道家鄉美,家鄉好,從愛家鄉延伸到愛祖國的教育。

  二、合理構建幼兒園的環境來實施幼兒愛國教育

  人的行為的變化不只是由個人的內在因素單獨決定的,它還是與環境相互作用結果來決定的。為此,我們重視通過合理構建幼兒園的環境來實施幼兒愛國教育的內容。

  ***一***通過升旗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之幼苗,必須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在幼兒園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應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採用幼兒可接受的方式,把複雜的、抽象的事物轉化為簡單的、形象具體的東西,才能成為幼兒可接受的事物。

  我們利用每週一升國旗時間,全體教工和幼兒共同參加升國旗、唱國歌,並由幼兒在國旗下進行愛國的、環保的、安全知識的講話。通過升國旗活動,讓幼兒知道國旗是一個國家的標誌,大家都要尊重國旗,因此在升旗時要做到眼看國旗行注目禮,並唱出莊嚴的國歌。通過升旗儀式教育,增強了幼兒的國旗意識,加深了對祖國的認識。知道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標誌,代表著祖國的形象,懂得要愛護國旗,珍惜國旗,要為祖國爭光。通過升旗儀式教育,許多幼兒都能回答如“我們祖國的名字叫什麼?”“我國的首都在哪裡?”“我國最長的城牆在哪裡?叫什麼?”等等,幼兒對祖國的認識進一步加深了。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環保、安全等小知識。

  ***二***結合主題活動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利用“3.28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活動,通過觀看影片、新舊社會圖片展、唱紅歌等形式,讓幼兒知道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活動,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

  幼兒園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還要儘可能利用社會各種渠道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意識,給他們以良好的影響。例如:邀請武警戰士講解國旗的來歷,講勇鬥歹徒,保護人民及財產安全的故事,使幼兒瞭解了武警的工作,當幼兒看到武警戰士刻苦地訓練,整潔的內務,對武警戰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個個表示要向武警叔叔學習。同時,我們又與福利院建立了常年聯絡,每年定期組織幼兒去福利院進行獻愛心活動,慰問那裡的孤兒和智障兒童。孩子們帶著自己的圖書,小衣物自制手工作品及精彩的小節目和福利院的孩子一起聯歡。這樣的活動使幼兒進一步瞭解社會,引發幼兒關注社會中的弱視群體,學習關心幫助他人,培養了幼兒的人道主義精神。組織幼兒觀看附近的歷史古蹟、文物,簡單瞭解中國歷史和西藏曆史,並配以歷史故事、影片,激發幼兒民族的自豪感和歷史使命感,知道中國媽媽的過去、現在,樹立長大為國爭光的理想。或外請駐地官兵進行現場技能操練,讓幼兒得到最直接真實的心理感受,激發其對軍人的神聖景仰之情等等。

  四、為孩子樹立人生的榜樣,通過榜樣提高孩子的愛國主義品德。

  每年的“4.5清明節”我們帶幼兒去烈士陵園參觀,通過向烈士默哀、獻花、掃墓、參觀陳列館等環節,讓幼兒知道為了我們能過上幸福生活,這些烈士付出了他們年輕的生命,我們應該從心裡尊敬這些烈士並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時,我們還選擇新時期的新材料,也作為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素材。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情卻時時衝擊著孩子們:中國戰勝了非典啦,“神舟六號”上天啦,奧運會中國得獎牌啦,劉翔哥哥得第一太棒啦,得了冠軍的女排隊員激動地哭了……等等,這些時不時成為孩子們非常熱烈的新聞話題,而這些也正是進行現實愛國教育的很好內容。讓幼兒學會關注發生在身邊的小事,關注社會及祖國大事,引發幼兒對周圍人與事的興趣,從而建立自我與社會關係的意識,這種意識正是幼兒愛國意識的最初萌芽。新時代的許多內容讓我們去選擇時機,恰當施教,則能更好體現教育的良好效果。取捨傳統教育內容,增添富有時代特色的為孩子們喜聞樂聽的、易接受的新時代內容,這本身應是愛國主義教育發展的需要。

  五、利用家園合作,鞏固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結合點,也是受教育者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道德觀和政治觀的交匯點。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幼兒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及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是學校、社會教育的基礎。因此,必須重視和發揮家庭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促使家校同步,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

  我們在幼兒園設定家園共育宣傳欄,展板,向家長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意義以及教育幼兒的方法和要求,使家長能密切配合幼兒園,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愛國主義教育是幼兒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讓幼兒從小萌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意識和情感,是奠定幼兒樹立偉大崇高理想的基礎。在幼兒期的德育教育中,應注重幼兒的愛國情感教育。有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滲透到各項活動中,滲透到周圍環境中,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愛國主義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朱家雄、朱家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01***

  2.《發展心理學》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幼兒心理學》高月梅/張泓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