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為什麼那麼強壯

  袋鼠是任一種屬於袋鼠目的有袋動物 ,主要分佈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袋鼠為什麼那般強壯?他們有一套獨特的的育兒方法,你們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袋鼠那麼強壯的特點,一起來看看吧!

  

  袋鼠的強壯主要體現在它強健的後腿和粗長的尾巴上。其原因在於其功能和使用方式。

  袋鼠不會行走,只會跳躍,或在前腳和後腿的幫助下奔跳前行。袋鼠屬夜間生活的動物,通常在太陽下山後幾個小時才出來尋食,而在太陽出來後不久就回巢。

  袋鼠用下肢跳動奔跑速度非常快,時速可達50公里以上。袋鼠有一條“多功能”的尾巴其作用非常大,在休息時它可以支撐於地與雙下肢共同起到平衡身體的作用,跑動中尾巴更是重要的平衡工具另外袋鼠尾巴還是重要的進攻與防衛的武器。

  袋鼠的生殖

  袋鼠每年生殖一至二次,小袋鼠在受精 30-40 天左右即出生,非常微小,無視力,少毛,生下後立即存放在袋鼠媽媽的保育袋內。直到 6-7 個月才開始短時間地離開保育袋學習生活。一年後才能正式斷奶,離開保育袋,但仍活動在媽媽袋鼠附近,隨時獲取幫助和保護。袋鼠媽媽可同時擁有一在袋外的小袋鼠,一在袋內的小袋鼠和一待產的小袋鼠。

  小袋鼠長到四個月的時候,全身的毛長齊了,背部黑灰色,腹部淺灰色,顯得挺漂亮。五個月的時候,有時候,小袋鼠探出頭來,母袋鼠就會把它的頭按下去。小袋鼠越來越調皮,頭被按下去,它又會把腿伸出來,有時還把小尾巴拖在袋口外邊。有時候,這麼大的小袋鼠也會在育兒袋裡拉屎撒尿,母袋鼠就得經常“打掃”育兒袋的衛生:它用前肢把袋口撐開,用舌頭仔仔細細地把袋裡袋外舔個乾淨。小袋鼠在育兒袋裡長到七個月以後,開始跳出袋外來活動。可一受驚嚇,它會很快鑽回到育兒袋裡去。這時候的育兒袋也變得像橡皮袋似的,很有彈性,能拉開能合攏,小袋鼠出出進進很方便。最後,小袋鼠長到育兒袋裡再也容納不下了,它只好搬到袋外來住。可它還得靠吃媽媽的奶過日子,就把頭鑽到育兒袋裡去吃奶。經過三四年,袋鼠才能發育成熟,成為身高1.6米、體重100多公斤的大袋鼠。

  這時候,它的體力發展到了頂點,每小時能跳走65公里路;尾巴一掃,就可以致人於死地。而母袋鼠呢,由於長著兩個子宮,右邊子宮裡的小仔剛剛出生,左邊子宮裡又懷了小仔的胚胎。袋鼠長大,完全離開育兒袋以後,這個胚胎才開始發育。等到40天左右,再用相同的方式降生下來。這樣左右子宮輪流懷孕,如果外界條件適宜的話,袋鼠媽媽就得一直忙著帶孩子。

  袋鼠的經濟價值

  作為澳大利亞的象徵之一,袋鼠一直是當地人的驕傲。澳大利亞現有6000萬隻野生袋鼠,袋鼠肉製品和其他衍生產品市場每年可帶來1.72億美元的收益。袋鼠皮具有獨特的纖維結構,是製革的優良原料,袋鼠皮的張幅約5~6平方英尺,皮型呈三角形。袋鼠皮的膠原纖維束與一般哺乳類動物皮***如牛皮***的膠原纖維束相比,編織形式不同,大部分膠原纖維束平行於皮面呈波浪式層狀編織,不同層次間相互交錯連線,層與層之間的交錯角小於90°,各部位膠原纖維的編織形式基本相同,只是在緊密程度上稍有差別,一般臀部和頸部較厚,而腹部較薄,袋鼠皮的彈性纖維較小,但分佈比較均勻。澳大利亞之所以讓袋鼠作為國徽上動物之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永遠只會往前跳,永遠不會後退。希望人們也有像袋鼠一樣,永不退縮的精神

  袋鼠的醫學價值

  有趣的是,袋鼠媽媽這一套奇妙的育兒方法,還引起了醫學家的興趣。1984年,兩位美國醫生從袋鼠的育兒方法得到啟示,發明了一種養育人的早產嬰兒的新方法。早產嬰兒的生活力很差,過去都是放在醫院的暖箱裡養育的。沒有暖箱,早產嬰兒很容易死亡。這兩位醫生掛一個人工製造的育兒袋,嬰兒放在育兒袋裡,又溫暖,又能及時吃到媽媽的奶。而且,嬰兒貼著媽媽的身體,聽著媽媽的心跳,生活力可以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