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經典文章誦讀與欣賞

  朗誦是一種語言表達藝術,它除了需要表達清晰的語義外還需要將其中的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傳遞給欣賞者,要求朗誦者要做到聲情並茂,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北大荒的秋天

  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雲。這些流雲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像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綿緞。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裡。一群小魚頂著水游過來,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原野熱鬧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出了嘩嘩的笑聲;挺拔的高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像是在樂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生活在這裡的人,喜歡用“大豆搖鈴千里金”來讚美遍地金黃的九月,這裡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裡用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砸魚/尹正茂

  好冷的天啊,太陽都凍得發灰了。可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正是孩子們砸魚的好季節。

  我們村裡的小胖水生,砸魚的本事最大。太陽一下山他就嚷著:“砸魚去呀!”不一會兒,七八個小夥伴聚攏來了。有的提著馬燈,有的帶著手電筒,有的揹著魚簍。水生扛著木榔頭跑在前頭。

  小河早結了冰。冰層下面,隱隱約約看到魚兒在遊動。水生帶領大家找了一個光滑透明的冰面,畫上圓圈,作好標記。天一暗,我們就開啟手電筒,點亮小馬燈。燈光引著魚兒,魚兒追著燈光,穿過水草,吐著氣泡,朝著有標記的冰面游去。魚兒越聚越多,大家把燈停下,魚群也停下了。水生高興地朝大夥兒做個鬼臉,掄起木榔頭,往下猛一砸,“撲通!”冰面上砸出了一個大窟窿,只見一股水柱噴出來,那些魚兒呀,活蹦亂跳地順著水柱到冰面上來了,有趣極了!大家不顧手凍得通紅,急忙把一條條銀白色的鮮魚扔進了魚簍。

  快快回家,讓媽媽給咱們做烤魚吃去!

  :雨/劉半農

  媽!我今天要睡了——要靠著我的媽早些睡了。聽!後面草地上,更沒有半點聲音;是我的小朋友們,都靠著他們的媽早些去睡了。

  聽!後面草地上,更沒有半點聲音;只是墨也似的黑!怕啊!野貓野狗在遠遠的叫,可不要來啊!只是叮叮咚咚的雨為什麼還在那裡叮叮咚咚的響?

  媽!我要睡了!那不怕野貓野狗的雨,還在墨黑的草地上,叮叮咚咚的響。它為什麼不回去呢?它為什麼不靠著它的媽,早些睡呢?

  媽!你為什麼笑?你說它沒有家麼?——昨天不下雨的時候,草地上卻是月光,它到哪裡去了呢?你說它沒有媽麼?——不是你前天說,天上的黑雲,便是它的媽麼?

  媽!我要睡了!你就關上了窗,不要讓雨來打溼我們的床。你就把我的小雨衣借給雨,不要讓雨打溼了雨的衣裳。